废物强基计划(142)
他受够了旺盛的好奇心带来的坏运气,没必要追问。
说是这么说,费明秋入座时瞥了一眼商远的右手,福至心灵地把筷子轻轻推到商远手边。
商远搭在桌沿的右手慢悠悠地碾过桌面的水渍,再握住木筷。
距离应龙来袭已经过去了好些天,他的手却没有完全恢复,无名指仍旧是银红色的一截。
……
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解决了,什么麻烦都不是问题。
费明秋留意到奴隶们的担忧,稍稍调整了玩家的日常任务内容,让玩家分担部分储粮工作。
好在玩家不需要吃饭,否则这次大洪水一来,他还真不能确保几万人的口粮都有着落。
可惜的是连日的雨淹没了城内大量农田,十余株刚开花的稻苗从根部开始腐烂,没救了。
因此连山兄弟后来找到的小麦和稻子的种子就尤为珍贵。
最好能建一个大温室,地基要夯实堆高,室内干燥又温暖,这样冬天来了也不怕缺粮。
18世纪才有现代意义的温室,温室的基础材料要么是塑料要么是玻璃。
塑料——暂时不考虑。
做玻璃不是不行,但加热原料对炉温的要求很高,如果能烧玻璃,也就能炼铁炼钢了。
青铜器太脆,无论是用作农具还是兵刃都勉勉强强,锋利坚硬的铁器当然好得多。
等等,这样一推想,结论岂不是炼铁是当下最紧迫最合适的方向?
会不会太快了?
费明秋闭目进入天门,见四周光点飘散,不确定地说:“山神,在吗?”
第76章 你们神仙肯定完蛋了!
等了半分钟。
两团深绿色的光点先后飘过来,化作两个马头人身的山神。
小马两手捧着瓜果零食拱了拱身边山神的肩膀,“快说呀,机会难得。”
那山神的马鬃比小马更茂密些,紧张地朝费明秋鞠躬,“小的在。刚旅游回来,好在赶上了。”
小马也点头,大概是最近窝在山里疗养太久没见到活人,两只马耳朵频频抖动引人注目。
费明秋淡定地接受了山神的鞠躬和恭维式的问候,问他们两知不知道附近的铁矿在哪里。
河南地大物博,但铁矿资源相对贫乏。
尤其需要考虑一点:目前他们没有现代化工具挖掘地下矿脉,裸露在地表的贫矿是最佳选择。
两个马头转过去贴在一起嘀嘀咕咕半晌。
小马:“我隔壁好像是有的,您老等等,我们小辈总归给您凑出一点来使。”
所谓无功不受禄,被山神如此追捧,费明秋有点不好意思,“也不是很急。”
小马立刻顺坡下驴:“嗨呀,其实铁矿一事实在是难办,我们山神属土,铁矿属金,本不是同根生,如何急相煎……既然您老发话了,那我们想办法搞几小筐来,您老先用着?”
费明秋颔首。
他没想到从那天开始,每天出门都能看见一大筐经过初步筛捡的铁矿,有时还附带点土特产。
比如野芋头、紫桑葚,土特产的范围越来越广,后来甚至出现了新鲜的山竹和野香蕉。
就、就离谱。
这些玩意根据常识应该产自更南边的沿海地方吧?
这里是河南不是海南啊各位。
结果马头山神一听,理所当然地掏出一枚琉璃质地的方牌,说他们山神之间有小群的。
费明秋:“???”
山神边用手指滑动方牌上出现的好友分组和黑名单,边告诉他:“天门是诸神联络的地方,不知怎么被凡人闯进来,中低层总是乱哄哄的,太吵了。我们喜静——也喜欢八卦的啦,两万年前大家仿照后世凡人的做法,做了这个‘小灵通’,有事没事交流点吃的喝的方便吃瓜。”
费明秋:“???”
山神:“这次管辖我们的大山神提出团建旅游的计划,我们都去了,才没能第一时间回应您老的召唤。我们实在过意不去,但大家聚在一起吃瓜真的太快乐了——咳咳,回来后便想着有所补救。您老别嫌弃,这野香蕉虽然又小又苦,却是此地吃不着的风味。”
费明秋想了想,忍住了某些吐槽,拜托山神们替他寻找一些植物和动物。
特别是从西北和南海逐渐流入中原的棉花。
为了减少城市内土著们的死亡率,除了保障日常食物储备,保暖也十分重要。
山神们从未听过棉花这种东西,但拍胸担保而已。琉璃方牌不比天门、更不比现代卫星便捷迅速,八十座大山头的山神们要想完成一次遥远的联络,可能要耗费几个月乃至几十年。
因此费明秋只是提了一句,没有放在心上。
就在两万名玩家大兴土木修建屋舍、提高炉温准备打铁的时候,有外人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