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孟(123)
严辞镜答:“我想上街看看。”
其实不用特意上街,城中各处都是疫病的痕迹,刚进城门,严辞镜就看见了地上的焦黑,烧断的柴火堆了满满一车,周围被水冲洗得发白。
罗生见严辞镜沉默不语,拉着他往前走:“多亏了京中太医,是他们快速找出治疗疫病的良方,太医也说了,如果不是城中大夫应对得当,恐怕江陵……”
见严辞镜有些沉闷,罗生又道:“赈灾的薛大人也说,多亏严大人第一时间派人封城,要不然病患四处流窜,南地将会陷入一片混乱。”
真的么?严辞镜暗暗想,若是他去城南巡视再早些,或许能让更多的人幸免于难……
罗生说城中已经逐渐恢复,可严辞镜看着眼前滚过的暗黄纸钱,还有私人家宅门前还未换下的白灯笼,又不免愧疚,江陵最脆弱的时候,他正浑然不觉地躺在病床上。
“罗大人……多亏有你。”
罗生见他言辞恳切,也十分动容:“我在此地做官,已经做了三十年,江陵早就成为了下官的家。”
“三十年?”严辞镜问,“那你可都记得在江陵任职过的大人?”
“城中哪间铺子转卖我记得,怎么会不记得有哪些大人来过?”罗生扳着手指说,“您刚上任,严大人,之前是姜大人,再往前……”
罗生默默收回三根手指:“再往前确实有些不记得了,你看我这脑子,年纪大了哈哈!”
严辞镜知道孟霄大人的名字是忌讳,罗生不说也能理解,只是前人曾留下的痕迹后人却不敢轻易提及,刻意留空比自然遗忘要残忍得多。
罗正指着前面:“严大人,前面就是医馆了,您要去看看吗?”
严辞镜点点头,罗生有些犹豫:“大人才刚痊愈,医馆病患多,病气重,而且现在大夫都忙碌,抽不开身迎接,还是下回再去吧?”
严辞镜也怕耽误大夫诊治,路过的时候,在外面看两眼便作罢,不进去了。
医馆里的人确实多,但大多都是来拿药的,拿完就走了,罗生看着有些欣慰:“病患终于都不是抬进去的了!”
严辞镜也觉得挺好,往里多看了两眼。
医馆门上悬了两块帘,只能看见下半个身子,严辞镜认出走路稳重的唐霜,也看见了一个倚靠在柜台的身影。
这身影就算藏在人群中,他也能一眼认出。
此时有人掀帘出来,里面那人也顺势望了出来,像是早有准备,脸上挂着笑。
帘子落下去了,再掀起来,那抹惬意的笑已经近在迟尺。
“你进城为何不与我说?”严辞镜问他。
语方知提着药包晃了晃:“家中病人更需要照顾。”
更字就很微妙,严辞镜想着,他刚醒的时候虚弱得很,需要侍疾的人寸步不离,既然如此,那语家的病人想必更是严重。
严辞镜担忧道:“无碍吗?要不你快些回家去?”
语方知把药扔罗生:“麻烦罗大人顺路帮我把药捎回去,我陪严大人走走。”
罗生哎哎地应着,走了。
严辞镜不解:“为何他这般听你的话?”
语方知走在他外侧,又比他高些,偏脸过来说话的时候,严辞镜能清楚地看到他嘴角的弧度。
“不听我话的,从始至终就严大人一个。”
好狂妄!偏偏严辞镜难以反驳,还要反过来谢谢他:“还是……多谢你。”
语方知很有兴致:“严大人怎么谢我?”
严辞镜垂眸认真思考起来:“此次防汛抗疫,语家出力不小,皇上减了赋税不够,肯定还有赏赐的……”
“就这?”虚名语方知自是不屑,“若我不是语家人呢?救严大人是我一人所为,严大人不亲自答谢就算了,怎么还借花献佛?”
救命之恩自是要谢,严辞镜一时想不出该如何,有些苦恼地抓了抓袖子。
“若你是个女子,此时该唤声恩公,然后以身相许罢?”没等严辞镜怔神,语方知摸着下巴思索,“救下严大人也不是头次,若是要以身相许,也许了好几回了……”
若是个姑娘家,必定当街羞死,严辞镜也好不过哪里去,绷着脸骂了句胡闹,许是大病初愈,没什么威慑力就是了。
语方知也不怕他,自顾自说着:“不如……严大人允我一件事?”
语方知半点也不正经,严辞镜拿他没办法,只说:“何事?”
“还没想好,先欠着,等哪天想好了再说罢。”
严辞镜迟疑地点点头,再看过去,语方知已经超他好几步,严辞镜追上去,带动一阵暖风,环绕在语方知周围。
“大人,你还没见过江陵荷花初绽的盛景罢?”
“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