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考试(女穿男)(130)
她瞬间觉得以后她要是有机会儿跟圣上讲讲心里话,一定要告诉他,她小姜就是今儿因为这顿饭下了决心要为他这个包饭的老板,抛头颅洒热血轰轰烈烈干它四十年!
姜榆觉得考舍里的考生,虽然没有她如此淳朴的想法,但是想来大部分人都是被收买了的。
毕竟谁也不想在这种天里,吃着自己烤得不怎样的蒸饼,喝着自己手艺尚不成熟的粥。
你瞧瞧这饭菜,它不仅热乎,它还有荤有素,姜榆从菜中寻寻觅觅寻寻觅觅,挑出一条细小的肉丝。
这个待遇,还有谁?还有谁?以后在朝做官,她可以和前辈们低调炫耀,俺们可是在会试上吃过肉的人。
跟后辈们也可以炫耀,俺们可是第一批在会试上吃上热乎肉的人。
这事吧,你说他要是提前通知,大家还不至于如此激动。
你说咱都做好吃三天馒头的准备了,突然吃上肉,就把咱给激动得,姜榆吃完晚饭,怀着愉悦的心情,掏出考篮里的生姜片干,放进清水锅里,给自己煮了一壶热腾腾的姜水,喝了整整一大碗,她别的不怕,就怕她还没考完就给感冒了。
考卷自此已经发下来,但是天色已晚,姜榆只大致看了题目,心里有数,就睡下了。
只要在第一场结束前,也就是第三天交上第一场的试卷即可,时间充裕。
再说第一场的本经大义是三场中较为简单的一场了,若是今天晚上就点上蜡烛写卷子,到了后面两场恐怕没有蜡烛用了。
姜榆把贡院提供的炭盆小心地放置在板子底下,刚烧完水,如今正热乎着,晚上取暖用正正好,只是要多加小心。
万一给点着了,那整场考试就毁了,贡院规定了,就算是着火了,若是考生擅自离开自己的号舍,那就算是没了接着考试的资格了。
所以往年也有一些考生,明明不小心把火给点着了,还舍不得出来,出来就还要再等三年啊!最后命陨于此,实在可惜。
第二天一早姜榆觉得自己的精神状态良好,简直就是下笔如有神…
头先一场还不用很费脑筋,但是后边的两场,被关在号房里已经两三天了,精神渐渐萎靡了不说…
纵然贡院提供了热饭菜,但是这如同蹲大牢一样,上个厕所还要举起个出恭的牌子,也没法像乡试那般,考完一场就出去修正一番。
第二场考的是论,第三场考的是时务策,姜榆在江家学习的时候也问过老师,在会试上该用哪种风格写文章,上次乡试的排名,老师已经明确告诉过她,两位考官的看法不一,最后是因为甄大人的坚持,她和小钱才能名列前茅的。
会试的主考官,都是临近考试前,才有圣上亲自任命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防止泄题,并且为了防止考官平时就想好题目透露给家中子弟。
朝廷还规定,凡是考官的后辈子弟之类正好参加这届的会试,则另外开考,不与其他人一起参加考试,称为别头试。
可是说为了防止舞弊行为,也是费尽了心思。
任命的考官,他们猜不准,但是江晏素来会琢磨圣上的想法,他只让姜榆按着他自己的风格写就是了,甄大人作为圣上的心腹,圣上的偏好可见一斑。
…
且不说考生们在考场轰轰烈烈地考试,皇宫这边,这几年太上皇都在别宫养着身子。
皇上自从即位以来,初时装样子也是每个月都要来别宫拜见他这个老父亲几次,现在他翅膀硬了,可以不用来了,却还是如往常一样会来的。
他二人的每次会面,并没有跟愉快,毕竟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对于这个侄子,太上皇谢峥以前都是没怎么关注的,他自己儿子多了去了,都关心不过来,怎么会关心一个不受宠的侄子呢。
当初会选这个侄子继承皇位,不过是因为他是自己亲弟弟的次子罢了。
谢睿和他妹妹谢容自出生就导致王妃难产大出血,差点就一尸三命上了黄泉路,只是王妃卢氏命大,生下来的两个双胎也命大,都活了下来。
但是那卢王妃从此就再不能生产了,加上生下的这两个孽障,她统共才二子一女,正值生育的年纪,不能生产对她来说是大打击。
且这两个小的差点害死她,卢王妃从来不掩饰她对这对双胞胎的不喜,所以谢睿虽贵为王府嫡子,却自小就不受宠的。
而对于太上皇谢峥来说,不受宠的侄子更得他心,毕竟他也不想以后死了自己的窝让个孝顺侄子让给了他弟弟。
说来他们二人,一个晚年丧子,还是丧了所有子,一个自小被母亲不喜,家中父亲又是个软弱无能的,半道上的搭伙父子,倒是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