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考试(女穿男)(153)
如此也好,只是纵然加上蒋家,还有钱衡几个兄弟,来的亲眷到底不多,所以姜铎吕氏还有江家能在婚礼前到京城,蒋氏还高兴了好一阵,可不是吗,她家五郎娶的可是郡主,能没有点排面吗?
再加上翰林院的同僚,也算是热热闹闹了。
谢睿自然给玉娘赐了郡主府,只是作为四姓头一回外嫁的女郎,谢睿是打高门的脸,也是向寒门们放出跟着他干有肉吃的信号。
自然不好叫玉娘一开始就太端着,所以成亲自然是在钱衡买的宅子里,至于以后他们住哪,要看玉娘怎么想的了。
婚嫁当日,整个京城都热闹了一番,谢睿对这个外甥女是实打实地疼爱,十里红妆也不过如此。
谢睿贵为天子,自然不好出面儿,不过太子谢邡婚宴全程都在,态度摆得正正的,玉和郡主的受宠程度,大家有目共睹,来贺喜的人家不会少。
只是那天去参加昏礼的另外三姓中,只有郑家面子给得足足的,派出的是嫡支的郑瑛。
另外两家,态度冷淡得很,只让送上了贺礼,人却是没来的。
玉娘自然知道自己这场婚礼的意义,她只有叫那些人看她过得幸福美满别闹了笑话才算没给舅舅拖后腿,所以她一进门也不摆什么架子,对着蒋氏再孝顺不过。
蒋氏这辈子一连串生了五个带把的,如今儿媳妇贵为一个郡主,她原本还怕这个儿媳不好相处。
想着若是实在不好相处,以后她住在这宅子里,五郎跟着郡主去郡主府也不是不行。
没想到是个再软和不过的女郎了,顿时觉得捡到宝了,越发对她好起来。
玉娘自小没了娘,进宫后有舅舅疼爱,舅母自然不会在物质上短了她的,但是对她也没多热情,如今咋然有个娘如此疼她,一时娘俩感情直线升温。
钱衡成亲后没几日,姜家和江家也正式定了亲,姜榆翻了年也就十九了,宝娘也有十七,年纪都不小了。
这门婚事不能再拖了这是两家的共识,江晏也不知道自己的任职什么时候会下来,两家就把好日子定在八月初八,还有小半年的时间可以让两家准备相关的事宜,倒也还算稳妥。
姜铎自来了以后就帮着看着修缮的进度,如今大头已经休整得七七八八,能住人了,只是细节上还要完善,姜铎也没其他的事,就把这事儿接了。
只是姜榆并没有因此而轻松,或者说,如今翰林院一点儿也不轻松。
概因谢睿亲命翰林院编写一本姓氏录,只是排位再也不是按照血统。
而是按照在朝为官的官职,换言之,只要在圣上眼里你是上得了排面的人,你就有可能一脚走进世家的行列。
这事一经传出来,朝中为之沸腾,那些二三流的世家也没想到自己有可能有一天能够超过这三家,自然支持这件事儿。
而那些寒门,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还能成为一个世家,那是何等的荣耀,对谢睿更加地忠心起来。
这本姓氏录,明确地发出一个信号,只要足够听皇上的话,就能跟着吃肉,只要在朝做官,就有可能跻身世家行列,而那些没有在朝为官的所谓老牌世家,全部要被剔除的。
只是如今卢崔郑三家都有人在朝为官,所以短期之内,四姓的排名还是领先于其他世家。
只是有眼光的人,都能够看到,这只是现在,未来,会有更多对圣上忠诚度更高的新世家崛起,世家,不再是根据传承底蕴决定,而是由上位者决定的。
卢崔两家只觉得这简直就是无理取闹,搞个破书就要当世家了,先把腿上的泥巴洗干净再说吧!
没几百年的底蕴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世家的呢,不过是那竖子哄着他们玩得罢了。
这谢家真是贪心,一百年前也不知道是从哪个旮瘩里走出来了,当初不过是给他们面子,方才让□□扒拉上谢家,排在他们前头,如今想着卸磨杀驴了?
更气是,那郑家不过是有个女儿做皇后罢了,这姓氏录上郑家居然排在谢家之后。
若是几十年前,这样的排名他们自然不敢有异议,但是那都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怎么好意思的呢?
说起这个嫁女儿,他们两家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啥也没捞到,还赔了几个女郎出去。
那崔家心够狠,一条绳子把个女郎给送走了,卢家对他家的两个女郎却下不了这等死手。
只是他们卢家首当其冲,四月就要嫁女儿,这几个月卢家的两个女儿无时无刻不被教导,嫁入了寒门,不能把自己该有的世家大族的身份给忘记了。
那卢颖娘本来心里就对寒门瞧不上,她自小就是被教养着要送进宫的,如今不仅进不了宫,还得下嫁给一个什么都不是的寒门,更令她厌恶,势必要叫那寒门破落户明白什么叫世家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