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吸欧气抽卡种田(110)
陶安便有些骄傲地扬了扬脑袋。
陶宁雨带着陶安走进一家带着白家标志的家具铺。一个头顶“A”的店员马上迎了上来,笑道:“客官,看些什么?小的为你介绍一些。”
陶宁雨道:“买些新房的家具,最好一套一套的。”
店员眼睛一亮,心道好像来了个大单。他笑着带着陶宁雨姐弟在待客区坐下,道:“客官们先坐一会儿,小的去倒杯茶,咱们慢慢瞧。”
店员王柱去准备茶水了,旁边有人问他道:“大单?”
王柱点了点头,开心地咧嘴笑了笑。
旁边那人有些羡慕,略带酸溜溜地开口道:“你也别高兴太早了,说不定人家看了半天只买把凳子呢。”
王柱道:“买把凳子怎么了,瞧不起凳子?”
他心里可有着数呢,瞧这姑娘的衣服面料就知道家里想必是有些钱的,一看面色就知道家中是不缺吃喝的,又张口就是一套一套的,就算不买也肯定不能得罪了去。
王柱端了茶过去,又拿了本册子递给陶宁雨瞧。陶宁雨对建筑没什么特别的审美,况且这古代的家具,长得又都是同一个风格,她实在有些挑不出来。
倒是陶安,看得津津有味,眼睛就没从画册上离开过。
“阿姊,这个好看!”陶安指着一张梳妆台道。
陶宁雨看了眼其他的梳妆台,觉得和别的都差不多,根本分不出那个好看,那个难看些。
“客官眼光真好!这是我们今年刚出的新款!最受像这位姑娘这样漂亮小姐的欢迎了!”王柱殷勤道。
陶宁雨怀疑地看了他一眼,有理由怀疑他是在乱说。于是她指了指前面那张图,问道:“那这幅呢?”
“小姐,这是去年的款式了。当然当时也是颇受欢迎的,只是没今年这个受欢迎。”
王柱顺势讲解起来,指了指后面那幅,道:“其实刚才那件并不能算是去年卖得最好的,这件才是,这件的木料是上好的沉罗木,自带香味,香味经久不散,并且会随着年份的增长色泽愈显高雅。”
“方才小客官夸赞的那件,正是这件的升级版,我们把版型美化了一番,比去年的更美观了。”
陶宁雨面无表情地听着,听得云里雾里,还是没觉得这些东西有什么差别,长得真的很像。
她想起了陶安能看出自家鸡长得特别好看这件事,忍不住有些怀疑自己,难道自己真的对美观缺乏敏感度?
她看了眼认真研究图册的陶安,不禁有些心情复杂。
她放弃了挣扎,基本上只要陶安说最好看的那个她就直接下了决定说要了,然后再买了些其他的七七八八的。
王柱接过画册时激动得手都在抖,“客,客官,您真的决定好了吗?这些都要吗?”
陶宁雨点了点头,又从兜里掏出银票和玉佩来。
王柱瞧见玉佩便奇迹般地冷静下来了,他接过东西,笑道:“客官您稍等一下,我这就去给您算算。”
他走到算账的地方,算盘上下翻飞,他仿佛看见了他的钱也在上下翻飞着进入他的衣兜。
王柱心道:怪不得这么大气,原来是白家的贵客呢,冲着这枚玉佩,就算她来这儿啥都不买他们店里每个人也得招待得妥妥当当了。
王柱算完了钱,拿着找零回去,道:“客官,这是找回的钱,您稍后把地址留一留,我们会把东西送到您府上的。”
陶宁雨便留了地址,王柱看着“大牛村”这三个字,微微有些愣神,心道:贵客就是不一样,连这样的小山村里的房子都舍得花大钱。
离开家具铺时已经差不多到饭点了,陶宁雨便带着陶安寻了一家食肆。本着该省省该花花的原则,食肆自然选的也是白家的。
不看不知道,仔细一看,白家的食肆却是开得够多,这条街上,有一小半的食肆都挂着白家的标志。
陶宁雨和陶安随便挑了一家进去。点了几道小二口中的最受欢迎的菜,又点了两杯冰雪粉红。
菜上来了,四道菜里就有两道是加了辣椒的。
陶宁雨尝了一口,心想果然还是要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瞧这些厨师,真不愧是干这个吃饭的,一个个的都灵活得很,把食材和调料处理得相当协调。
比她随手炒的好得多了。
陶宁雨看了眼边吸鼻子边扒饭的陶安,忽然有些恶趣味地道:“阿安,是阿姊做的菜好吃还是这里的菜好吃呀?”
陶安犹豫了一下,看了她一眼,吸了吸鼻子,诚实道:“这里的菜好吃。”
虽然知道是事实,但是被这么直接地戳穿还是有些尴尬的。陶宁雨想起从前随便煮点东西吃都会捧场地吃得精光并且大呼“好吃”的日子,不免感到有些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