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成了首辅的心头好(175)
“绮南姐姐——”两个小宫女慌忙给她行礼。
“你在宫里这般口无遮拦,有几个脑袋够你掉的,没得你这般失分寸,去领罚吧!下次若再让我瞧见了,定然不是领罚这么简单了!”
“是,我们不敢了。”两个小宫女噤若寒蝉,慌忙退下。
绮南眉头微皱。
不管自家殿下与江大人之间到底如何……
若这样的事传到了宫里去,还不知道要被多少有心人利用呢。
绮南叹了一口气,开始继续点燃手中的艾叶。
“绮南,你做什么呢?”沈长安刚刚完成江煜留给她的策论,走过来望着绮南问道。
“啊,殿下,奴婢在熏艾叶啊。殿下不知晓吗,近日凉城那边闹灾疫,如今阖宫上下都得了指令,要拿这艾叶驱一驱邪气呢。”
第260章 你的人生,全都被母后毁了。
“灾疫?”沈长安瞳孔微缩,周身的血液都凉了一半,喃喃地念了一遍。
凉城毗邻平京城。
眼下正是靖和二十八年四月。
一切都如上一世一样。
上一世也是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凉城莫名就流行起了一场疾病。
说是时疫又不是时疫,人人起症的时候都只是腹泻而已。
百姓们常常会有吃坏了或是吃凉了东西的时候,腹泻的时候也不以为意。
然而这个疾病却发病很急,往往在人们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时便开始剧烈的腹泻呕吐,起初是水,后来竟然变成了血。
就这样持续泻吐几日之后,人们往往都会脱水而虚脱,严重的水分丢失导致人神志不清,皮肤发绀。
因为太过剧烈又发病太快,除了缓慢的补充水分没有好的治疗办法,患上这个疾病的人几乎会有一半的人死亡。
这一年,这个疾病就在凉城有了一场大流行。
因为人员的流动,京城也被波及了几许,随着天气渐渐变冷,这疾病的趋势才自行消散。
饶是如此,死了上万人不止。
而沈长安之所以印象这般深刻。
是因为母后也死于这场灾疫。
思绪一点点聚散,沈长安恍惚间好像看见了那年六月,母后隔着屏风躺在床榻上和她交代后事的样子。
因为不晓得这病到底靠什么传播,宫里对患上了这样的病的人向来都是采取的强制隔离的手段,所以沈长安连母后的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
……
那年宫中氛围萧瑟肃杀,四处都弥漫着惊心而浓重的艾叶味道。
四周寂静无声,沈长安跪在高大的屏风之外,眼眶早就已经红透。
“卿卿……”皇后有气无力的唤着她的名字。
“儿臣在。”沈长安勉力压下喉中的哽咽,缓声答道。
“这里没有旁人,母后,只想同你说几句贴心话……”皇后气若游丝地说道。
“是,您说,儿臣听着。”
“从此以后,母后不在你身边了,你要好好的……”
“儿臣知道,儿臣一定好好学习国事,对百姓负责,亲贤臣远小人。”
母后对她的期望一向就是如此,想必如今也是希望她能做一个明君,她这样想着,语气不由也染上几分坚定。
屏风内躺在床榻上的女子此刻神色憔悴,蹙着眉无声地摇了摇头,无奈又心痛。
她眼眶微微泛红,轻声道,“卿卿啊,你可怪母后?”
“母后说的是什么话,儿臣何曾怪过您?”沈长安有些急,连忙开口道。
“你的人生……本该安安稳稳的做一个女子,前娇万宠下嫁一个如意郎君,同他举案齐眉,可如今,却全都被母后毁了。”皇后躺在榻上,声音有些发紧,缓缓说道。
手臂极无力地缓缓举起,阳光透过指缝照到她憔悴的脸颊上,她在这刺眼的光下苦笑一声,也不知是被光灼痛,还是心痛,眼角缓缓留下一滴泪来。
“不……儿臣从未怨怼过您,儿臣出生在皇家,身上本就担负与寻常儿女不同的责任,儿臣晓得。”
第261章 母后都知道
“不……母后知晓你心中是曾怨过的……宫中旁的公主可以自由自在地长大,你却整日里只能与四书五经骑射大弓为伴。你有一手好琴艺,却因为是东宫太子的身份,怕被人说是不务正业而不能示于人前……”
“你身子软,从小就爱丝竹舞乐,跳的舞也好看,母后曾瞧见过你在东宫内室偷偷换上侍女的衣裳依兴作舞……你跳得很好,母后知道。”皇后眼眸半阖,似是想起了那些过往,唇角勾起了苦涩的笑意。
“你羡慕念溪和端成,羡慕这宫中所有的公主,你也想那样正常自由地长大……朝中诡谲的风云你不想参与,政事纷争你也不想干涉,母后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