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医她千娇百媚(1172)+番外

作者: 明药 阅读记录

等我成亲了,平时没什么事,我就到处逛逛,说不定一年有半年住在楚国呢。”薛湄道。

她这么一说,薛池心中松快了不少。

晚夕,薛池直接住在蕙宁苑的厢房,因为他的正院被拆掉,东西要么入了库房,要么搬到东宫去了。

蕙宁苑里,其实库房搬得差不多了。平时日用,半天就能搬完,薛湄一直在等薛池。

翌日,薛池天不亮起来去上朝。

朝堂上,皇帝没说什么过分的话,只是说他最近不太舒服,让太子多处理些朝政,现在又是冬日了。

“若没有大的灾祸,或者叛乱起兵事,就十天一次早朝。冬日了,天气冷,你们松快松快,朕也休养休养。身子养好了,再多活几年,扶持年轻的太子一段路,免得他什么也不懂。”皇帝道。

皇帝很有策略。

先是莫名其妙失踪,让朝臣们心慌慌的;现在再告诉朝臣,十天一次早朝,好歹有了规律。

虽然这非常不适合。

御史们怎么骂,皇帝全部听不见,一封奏章也不肯看。

他是打定了主意要退位,自然不可能受任何人或者事的影响。他只是让这件事更加顺理成章。

一个不怎么上朝的皇帝,朝臣们估计巴不得他赶紧让位。

一步步来,最后他退位的时候,朝臣们还以为是他们求来的。

当然,现在这些朝臣并不知皇帝用意,只当他是真的病了。

“病”,可能意味着驾崩,不少朝臣心中咯噔了下,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应该早做打算。

新朝要来临了。

每次新皇登基,总会有些改变。若是不能抓住时机,未来可能就是看别人飞黄腾达,自己原地踏步了。

薛池这天下朝,没有去御书房处理政务,而是直接回了东宫。

东宫里气氛变了点。

薛湄和戴妈妈、锦屏、彩鸢、照影,正在他的正院,改变他寝卧的布局,让一切更温馨点。

不仅如此,戴妈妈还重新挑选了服侍的宫人。

太子身边,一共是三十二名小内侍、八名太监、十二名宫娥伺候、四名管事嬷嬷。

别说宫娥了,就连这些小内侍,也一个个眉清目秀,形容不俗。

大户人家,伺候人的活儿也有各种讲究,甚至如何排班,都有技巧。

戴妈妈是这方面的老手了,把所有人的背景来历摸了一遍,虽然和外头有些差别,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这么点事儿。

半天功夫,戴妈妈就全部理顺了。

一旦理顺了,服侍的人就很用心,因为各司其职即可。

到了饭点,有人从内廷的御膳房抬了太子的份例来。

太子的份例是十六菜四汤,十个薛池也吃不完,不需要再另外安排饭菜。

故而,这顿饭是太子坐在前面的大几上,薛湄和戴妈妈坐在旁边小几,锦屏、彩鸢和照影依次坐在下首,分了太子的份例饭菜。

最后也没吃完,只吃了三分之一。

“这也太奢侈了。”薛池说。

他正在说着话,外面小内侍回禀,说靖王殿下来了。

薛池看了眼这小内侍,居然等靖王快到了饭厅门口才通禀,这等于直接放了靖王进来。

可这是东宫,耳目众多,薛池只得起身去迎接萧靖承,以免旁人有所猜疑。

薛湄等人也站起身,看着萧靖承走了进来。

第847章 第一抬陪嫁用什么

靖王是第一个到东宫恭贺的人。

不是其他人故意冷落新人太子,而是这位太子上位以来,行踪不定,总是被关在皇帝的御书房,东宫里没他人影。

总不能主人家不在,客人自己坐下来的吧?

靖王正好知晓了太子的行踪,特意登门,成了第一名贵客。

“……我来得不巧?还以为太子殿下用过了膳。”萧靖承嘴上这么说,却丝毫不愧疚,目光扫了下薛湄。

薛湄当着东宫宫人的面,笑容温婉,简直有点大家闺秀的婉约雅致了。

萧靖承差点没笑出声。

“已用完了,八哥吃了不曾?”薛池问。

萧靖承:“用过了,在娘娘那里用的。娘娘让我过来看看,你这边缺什么不?我是奉了娘娘旨意过来的,所以内侍没先通禀,你不要往心里去。”

薛池忙说多谢德妃娘娘。

“……娘娘很担心你这里缺东西,我说肯定什么都不缺,内务省都安排妥当了。唯一缺的,是美人儿。”萧靖承道。

薛池:“……”

他有点装不下去了。

萧靖承:“依照份例,太子殿下应该有正妃一人,侧妃四人,良娣八人,美人三十二人。一共得有四十五个女人服侍太子殿下才行。

现在呢,一个也没有,德妃娘娘也说不像话。去年选秀,有一批秀女还养在朝华宫。德妃跟陛下提了一次,陛下让赏赐给王爷们,只可惜今年事多,总没适合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