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医她千娇百媚(168)+番外

作者: 明药 阅读记录

老夫人心中忐忑,看了眼永宁侯。

永宁侯的心情也很沉重,他有种非常糟糕的预感。

他前一刻还在高兴。

赶走了家里的累赘,心爱的女儿又可以封亲王正妃,他永宁侯春风得意。

不成想,后一瞬一切都变了。

他赶走的累赘、他不太喜欢的大女儿,居然要接旨。

隐隐的,像是有什么好事。

到底什么事?

就在永宁侯的前思后想中,薛湄到了。

她先上前,给老太监行礼:“公公。”

老太监让她免礼,然后打量了好几眼这位薛大小姐。

“眉心有痣,是个有福气的。”老太监想。

老太监在皇帝跟前服侍,听安诚郡王说过好几次这位薛大小姐。

皇帝的态度,始终不冷不热,可安诚郡王有些虔诚和热切。

安诚郡王的身份,老太监自然知晓。现如今的诸位王爷,包括太子爷,没人有安诚郡王富足,也没人比他更受皇帝器重——昏迷的瑞王除外。

“公公久等了。我二叔因多年赋闲在家,被人说吃闲饭的,今日一早赶了出去。这会儿在城郊破客栈落脚,故而回来要迟一会儿。”薛湄道。

老太监:“……”

永宁侯厉喝:“湄儿!”

“怎么了,父侯?”薛湄似不懂,转过脸问他。

永宁侯:“休要胡言。”

“我句句属实,哪里来的胡言?”薛湄笑了笑,“陛下明察秋毫,这些事他将来会知晓的,不怕被人听了去。”

永宁侯快要气死了。

就在他愤怒之后,二老爷带着他两个儿子,急匆匆回了永宁侯府。

他们父子三人脸上带着悲怆,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第119章 郡主飞了

永宁侯府的前院,跪了满地的人,香案也点上了。

老太监拿出两份黄卷圣旨。

第一份是给薛湄的。

“制曰:咨尔薛氏,永宁侯薛景鸿之长女,毓秀名门,秉性温柔,度娴礼法,以立尔为成阳县主,赏赐黄金一百两,钦哉。”

古代圣旨,开头分三种:皇帝诏曰、制曰与敕曰。

诏曰,是指昭告天下,比如说封了太子、皇后之类的;制曰,就是皇帝对臣下的赏赐;而敕曰,是皇帝的警告、训斥。

薛湄这件事,不需要告知天下,仅仅是皇帝对她的赏赐,故而是“制曰”开头。

她还在脑海中搜寻这个典故,慢半拍才发现,自己被封的,不是郡主,而是县主。

县主比郡主低一个品级。

薛湄:“……”

好无语,这个皇帝实在太小气了。她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她还以为这个郡主妥妥到手了呢。

不过,皇帝封她的低,那么封二叔的可能就高。

“既然压了我一级,给二叔的官位,应该不是六品主事了吧?”薛湄想。

她上前接旨,磕头谢恩。

前院鸦雀无声。

老夫人诧异看了眼薛湄,再也没想到,皇帝突然就封了她为“县主”。

好好的,怎么封薛湄?

永宁侯也有相同的想法,一头雾水。

老太监念完了薛湄的圣旨,就是念薛景盛的。

薛景盛跟所有人一样,非常的震惊和意外,跪地接旨。

“制曰……”

听到这一句的时候,二老爷薛景盛身子抖了下:他的圣旨,也是制曰,就是说,是皇帝对他的奖赏。

他做什么了,皇帝特意下旨奖他?

“制曰:朕治天下,以威武安黔黎未,武职以卫治功受,薛景盛韬武略,忠心为主,功劳卓著,进尔为兵部侍郎,尔妻窦氏封恭人。”

圣旨读完,二老爷的热血,全部涌入了脑子里,他差点失态。

接旨时,他双手不停打颤。

他被封了四品兵部侍郎,可是为什么呢?他的妻子被封了四品外命妇——恭人。

天降大运,薛景盛整个人懵了。他先谢主隆恩,然后接了旨,站起身时,去问那老太监:“公公,我……”

薛湄在旁撞了他一下,用力踩住了他的脚,不准他多嘴。

然后,薛湄自己上前,对那公公行礼:“有劳公公了。”

她不着痕迹递过两个荷包。

其他四名小太监,薛湄也一一把荷包奉上。

这是谢礼。

内侍们出宫办事,受谢礼是很常见的。

薛湄知道二叔肯定没准备,也没钱准备,所以都替他办好了。

永宁侯这个时候才回神。

老太监接过了荷包,心情不错。

众人将他们送出永宁侯府的大门。

上了各自的马车,老太监打开了荷包,然后倒吸了一口凉气:薛湄给的,一个荷包里是一千两的银票。

“这位新封的县主,也太大方了。”老太监喜上眉梢。

他出宫办差,还从来没收到过这么大的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