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她千娇百媚(193)+番外
“这……这是缝合的?”右院判惊呆了,“这么长的伤口,你是如何活下来的?”
卢殊:“是成阳县主治的。”
左院判微微眯了眯眼睛,有点阴谋论了。
这到底是真的剖开了肚子,还是仅仅在肚子上划了个痕迹,糊弄陛下来了?
反正他不信。
没人能治如此重的伤!
“好了,把衣服穿上。”卢老太爷在旁道。
卢殊赶紧穿好了衣服,然后跪下,低头不敢说话。
皇帝沉吟了。
宝庆公主略有所思。她觉得真有可能,薛湄那贱婢就是有这点能耐。
公主不想母妃去世。
她之所以能耀武扬威,是父皇将对母妃的亏欠补偿给了她;外祖家疼爱她,是因为母妃还在。
若母妃死了,她还能有现在的好日子吗?
“父皇,您是天子,您救救我母妃。”宝庆公主给皇帝跪下了。
裕王看得一愣一愣的,旋即才明白他姐姐说了什么,心中大怒。他也跪下:“父皇,万万不可,您饶母妃一命。”
他们姐弟俩起了分歧。
两名院判是站在裕王这边的,不相信薛湄;孙太医和卢老太爷觉得,应该早点给贵妃手术,别耽误时间。
众人各执一词。
在这个时候,皇帝也有点为难了。
他不想贵妃死。
他和宝庆公主一样,知晓贵妃是连接皇家和澹台氏的。
澹台氏乃是门阀,很多官都是他们推举出来的,天下之师,威望很重。比不上当年的谢氏、王氏,却也是豪族。
可若是不尝试,听太医们的意思,贵妃活命的机会也不大。
贵妃这次突然发烧,又昏厥,很危险。
皇帝心中没个定数,他就下意识看了眼戚氏。
这些年,戚氏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他一点暗示,指明他的方向。事后,戚氏绝不会多提,更不会邀功,会把所有功劳都说成是他自己的英明决断。
而戚氏每次帮他的,结果都很理想。
他习惯性的这么一眼,就看到了戚太后轻轻冲他点点头。
然后,戚太后往前站了一步,自己揽过了皇帝不愿意揽的责任,对薛湄道:“成阳,哀家信你。你好好救治贵妃,治好了哀家有赏,治不好是贵妃的造化。”
两位院判只觉当头一棒,此事定下了。
戚太后轻易不开口,一开口就是定局,谁也推翻不了。
两位院判舌尖发苦。
其实再努力一下,贵妃未必没得救。如今,贵妃死定了。
裕王眼睛里也蹦出了怒焰,愤怒里掺杂了无尽的哀痛——母妃活不成了。
其他人,包括皇帝,则很想开开眼界,看看薛湄的能耐。
卢殊尤其好奇。
他自己手术的时候,是昏睡着的,他不知道。
第137章 贵妃的肚子外男看不得
在古代,推行西医是如此难。
薛湄却很想尝试。
如果她成功,在很早的年代里,华夏就是中西医并存,将来历史会走向何方?
会更糟糕,还是更好?
薛湄不知道,因为发展是双刃剑,进步越大,带来的危险也越大。
曾经论坛上,讨论过很多:如果穿越了,是尊重历史,还是改变历史?
薛湄是后者。
她拥护改变。
穿越是天意的话,改变就是天意,否则她回到古代没有任何意义。
薛湄深吸一口气,决定好好做澹台贵妃这个手术。
她对卢老太爷和卢殊道:“我需要两名助手,帮我牵引。卢殊,你怕不怕?”
卢老太爷是不怕的。
在卢殊的手术里,他就是薛湄的助手。第一次他都能坚持,第二次更应该可以。
其实,有一名助手也行。
只是薛湄需要发展,她需要拥趸。卢殊医术很好,他可以中西医贯通,学完了中医,为什么不能掌握西医?
他是个人才,薛湄很想让他尽可能发挥最大的潜能。
他可是过目不忘啊。
“我不怕!”卢殊立马道。
薛湄颔首,又给皇帝跪下:“陛下,民女这就要治疗了。民女需要一间干净的屋子、需要两名助手。”
两位院判一起给皇帝跪下了:“陛下,微臣需得看着,不能任由县主胡来。”
裕王也跪在了皇帝跟前:“父皇,儿臣……”
“好了!”皇帝声音拔高,带出了他的不悦,“此事由成阳县主说了算。”
他把决断权给了薛湄。
薛湄看了眼众人,见其他人没有要观摩的意思,皇帝自己也不想亲眼瞧着,她舒了口气。
为了皇帝放心,薛湄也不可能真的太过分。
她妥协道:“陛下,院判们是大夫,又是太医院执掌,他们在场是应该的。裕王殿下关心则乱,会妨碍我们,还是请殿下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