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全家回到十七岁陪我考清华(16)

沈星晚中考是以全学校第三名考进来的,分配到高一三班,全校前两名去了一班和二班,她这个第三名在三班就自然而然成为了第一。

起初老师对她还抱有希望,没想到第一次月考,沈星晚只考了全班中游,年级排名就更不用说了,前面两一名根本见不着她的人影。

后来她越考越差,最后成绩倒是稳定下来了,在中下游徘徊。

老杨提起她,都直摇头。

第二天早上,沈建国问沈星晚:“对今天的考试有把握吗?”

沈星晚用力点头:“爸,我暑假有好好复习的,昨晚还偷偷做了一张卷子,虽然没对答案,但是我对自己很有信心!我是爸的孩子,有其父必有其女!爸,你有信心吗?”

沈建国当然不能灭女儿的士气,掷地有声地表示:“当然有。”

沈星晚:“爸,好好考试啊!”

沈建国:“你也要好好考试啊!”

父女俩的内心想法此时此刻是一致。

我爸一定能带我躺赢!

我女儿一定能考上清华!

然而,想象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得让人窒息。

开学考的成绩在周五那天出来了。

沈家一家五口,包揽了高三三班的倒数五名。

沈星晚倒数第五,沈建国倒数四。

第9章 沈星晚悟了

四张考卷是一起发下来的。

父女俩做的第一件事都是看对方的试卷分数。

语文——

沈建国:60分。

沈星晚:90分。

数学——

沈建国:35分。

沈星晚:40分。

英语——

沈建国:50分。

沈星晚:55分。

文综——

沈建国:90分。

沈星晚:70分。

除了文综满分300分之外,每一门的满分是150分。

父女俩看到对方的分数都惊呆了,同样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两人瞪大着眼睛,看看对方,又看看对方的试卷,异口同声地质问:“为什么你会考得这么差?”

沈星晚比沈建国还要快开口:“你不是万里挑一的大学生吗?不是说这些题目太简单了,只要上课好好听老师讲,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吗?不是说这些题目我连草稿纸都不需要,当年要不是发生了意外肯定读研究生去了,再念个博士最后搞科研去吗?”

沈星晚的这一次考试费了不少功夫,草稿纸她都留下来了,上面还有她解题的过程,好多题目有把握做对的,她都专门做错了。这个做错,还不是随便填个答案的,在她的草稿纸上是有迹可循的,是能找到思路的。

出来的分数和她预估的只差了十分。丽嘉

可是万万没想到她爸考得比她还差!

沈星晚毫不留情地戳着老父亲的伤口:“爸!数学三十五分!你念哪门子的博士?考哪门子的科研?”

沈建国向来看重面子,此时此刻的脸色已经不大好看了,怒气酝酿了一半,还没喷发出来,上课铃响了。

第一节 是老杨的课。

说实话,老杨也很头疼。

班里的四位转学生是校长安排的,他没法拒绝,他们四个人转学的时候连上个学校的成绩单都没有,只有校长的口头夸赞:“小杨啊,你的班级多他们几个,是如虎添翼。”

现在一看成绩,这几位转学生了不得,别说添翼了,简直是凭一己之力直接锯了半条腿!

隔壁班老师都在笑话他了。

“你们班厉害,班长副班长都倒数!”

现在老杨一想起班干部竞选那天,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倒数的成绩竞选什么班长啊!

老杨心底也有怒气。

和沈建国不一样,他有再大的怒气,上课铃一响,作为学生他只能憋着,可老杨是班主任,这会儿就是他的个人专场。

他劈头盖脸地就将沈建国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沈家一家五口,一个挨一个地被批评了。

早上四节课,两节数学连堂,一节语文,一节英语。

作为班长的沈建国得到了老师们的重点关注,倒数的成绩每一堂课都被cue,一整个上午下来,高三三班的同学都知道了一件事——

他们的新班长不行啊!

一家五口里只有沈存学被语文老师重点表扬了。

开学考的语文作文是命题作文——这,才是成熟的模样。

要求是写一篇记叙文。

语文老师其实早在看见沈存学的卷子的第一眼,就心生好感。

……这一手字太漂亮了,铁画银钩,苍劲有力。

批阅到作文的时候,语文老师只觉惊艳,一个十七岁的少年竟然能写出如此饱含阅历的文字,文笔老练,切入角度新颖,透露出来的哲学与思想引人深思,拜读下来惊叹连二连三,要不是出现在试卷上,她恐怕会以为在拜读哪一位大家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