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拒绝嫁给权臣后(708)+番外

作者:沉欢 阅读记录

后来,顾夭夭让人去查了平城人做买卖的底案,其中原来同二姑娘定过亲的那家人,便就是一家买卖人。

只是,上面说他们做的茶叶生意,可按照记录来说,平城这边没有茶叶,要去外头贩,这一来二去花销便大,利润便小了。

可是,这李家在平城也算是富饶之家。

所以这定过亲的李家,定然还做着不可言说的生意。

再后来,说着这家遭了灾,全家人都下落不明。可是,平城志上,并未记录近些年,受过什么大灾。

旁人都没什么大事,只一个商户受了灭门灾,未免也太牵强了。

再则说了,二姑娘一个闺阁姑娘,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如何能同外头商户熟识?除非,他们原就是故人。

看贾丛海还不吱声,顾夭夭不耐烦的说了句,“莫不是,非要让我问了孙管事,你才肯认下?”

这铺子盘了不过几月,孙倚君那边也是警惕的,将管事们都调换了一下,就怕与旧奴有龌蹉。

贾丛海能来平城,必然不会是意外。

当初他如何说服的孙倚君,顾夭夭的一封信,便就能查的清清楚楚。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贾丛海自然再没有嘴硬的必要了。

他垂下头,终是应了下来,“罪人,见过东家。”

无论他家里受了何种罪过,可贩卖私盐这就是死罪,无可逃脱。

贾丛海这一跪下之后,便就将陈年旧事提了出来。

他家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茶叶商,诚如顾夭夭所言,贩卖茶叶路途遥远,其实银钱赚的不是很多,其实也就是个糊口的买卖。

偏偏有一次,适逢大风,车里取茶叶的马队,在过山路的时候,惊了马,连人带货全都掉下了悬崖。

这下,不仅损失了进货的银钱,那些家里的长工出了事,也得给人家赔偿,他们哪里有这么多银钱,祖父一惊之下,直接晕了过去。

等醒来,便成了口不能言手足不能动的样子,日日得用药吊着。

这更是让他们,已经落魄的家里,雪上加霜。

可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被父亲碰巧发现了西山的盐矿。

他们也不敢宣扬出去,每日晚上过来烧盐,可此事,到底还是泄露出来,被陶县令发现。

他们家本就是善家,时常布粥与衙门有交情,再加上苦苦哀求,才让陶县令生了怜悯之心,让他们一定要将盐烧好了,又给寻了门路,卖了出去。

不过,却也提前说好,他们做私盐,只是为了渡过难关,主要的买卖,还是得做茶叶的生意,等着过了年关,自然是要将盐矿,上报给朝廷的。

他们家自然感恩戴德的感谢,后来还主动求得陶县令,结儿女亲家。

这才有了,他同二姑娘的这门亲事。

第232章 分外体面

只是,好景不长,盐矿的事却被知府知道了。

那日,知府派人来他们家的时候,幸亏他下了学堂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给旁人买糖葫芦了。

人家说,定了亲是喜事,得给大家分享喜悦。

糖葫芦,每人得买一串。

可就因为晚了,他才躲过一劫。

他回去的时候,看见知府的人,正往外拉着他们家人的尸体。

每个人满身都是血,他还记得,母亲又有了身孕,父亲高兴了好些日子。

可现在,他的弟弟或者妹妹,还没来得及看见外头一眼,便就这么没了。

那时候,他想要冲出去,却被人给拦住了。

是陶县令,知晓知府行凶后,过来查看,看见没有他之后,便一直让人在暗处守着,瞧见人后,便将他拦下来了。

当时,他哭成个泪人,问陶县令为何会这样,这些日子,大人门常坐在一起聊这个事,说是知府的意思是,要让他们家,将盐矿让出去。

虽说,同陶县令说好的还没到日子,不过这本就是公家的东西,早一日晚一日也都无所谓,便欣然同意了。甚至,家里头置办的烧盐用的家伙什都给了公家。

只是,他们已经同意了,贾丛海始终想不明白,为何知府还要派人杀了他们。

当时,陶县令没有回答,只是冷冷的瞪着他,“想要活着,就要学会闭嘴。”

他永远记得,那夜的风有多么的冷。

陶县令没有告诉他原因,可却也没有将他带回家,只是让他走的越远越好。

他还是个孩子,大晚上的,能去哪,若非被猎户救了,他都得被狼给吃了。

小时候他不懂,为何陶县令放了他,却不派人将他送走。

等到长大后才明白,有些人,或许还有那么些良心,所以他偶尔也会做一件好事,却没有做的彻底,不过是想,让恶事发生的时候,心安理得罢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