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后嫁太子(54)
说完,还主动为嘉和帝斟了杯酒。
嘉和帝披散着头发,歪歪斜斜倚在屏宝座上,瞥了太子一眼,没精打采地问道:“吾儿何时给朕添个胖孙儿?”
赵修槿淡淡道:“还早。”
嘉和帝呵笑,扭头看向站在一旁的郑全贵,嘲讽道:“太子是个不行事儿的,呵,他们这辈儿,朕是不指望了,朕只盼着小皇孙是个乖巧听话的。”
殿中只有几个老宫侍,除了郑全贵,其余人低头做着手里的活,生怕被牵连。
郑全贵笑颤颤地躬身,哪敢接如此直白嘲讽太子的话儿啊,可眼底尽是算计。
无人迎合,嘉和帝灌了一口酒,看向太子,“还是说,吾儿对太子妃不满意,下不去手?”
如此粗鄙的话,实不该出自帝王之口,可嘉和帝就是这样,满口粗言,暴戾偏执。
“若是不满意朕给你选的妻子,就趁早提出来,朕倒要看看,谁家的闺女能将吾儿拉下云端。”
这时,三名皇子携着各自的正妃前来伴驾,先是叩拜了嘉和帝,随后又向太子夫妇行礼。
赵修槿与这三个皇弟没有任何交集,更何谈感情,只不走心地寒暄了几句。
嘉和帝更是看这三个窝囊皇子不顺眼,连寒暄都没有,上来就是劈头盖脸的臭骂,话里话外透露着一个意思——太子不在朝廷这些年,朕给过你们机会,你们争取过吗?
三人战战兢兢,三人的正妃亦是花容失色。一顿年夜饭,是在嘉和帝的责骂声中度过的。
四更天时,宁瑶随赵修槿离开,眼瞧着太医局的人前来送药,依稀记起,皇帝公爹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服用解郁抑躁的药丸,也不知有没有效用。
——
此刻距离朝会还有两个时辰,金銮殿的方向传来了三千营操练的声音,恢弘浑厚,震耳欲聋。
宁瑶从惊叹中回过味,看向走在前面的男人,发觉他情绪不对,“殿下?”
赵修槿慢下脚步,等着她靠近。
宁瑶屏退随行宫侍,颠颠跑过去,握起他的手,前后大幅度地晃悠起来,“新年新气象,殿下要开怀一些。”
身旁的女子灵动娇俏,打破了深宫的沉闷和压抑。赵修槿握紧她的手,忽然觉得,没有亲情,他还可以拥有别的感情,就好比此刻,珍惜眼前人,感受丝丝入扣的温馨。
天气干冷,女子的耳尖有些红,他抬起手,替她揉了揉,又为她戴上滚绒兜帽,隔着厚厚的斗篷拥住她,像是在汲取她身上的温暖。
何其有幸,能得到这么一个宝贝。
被喜欢的人紧紧拥住,宁瑶喜上眉梢,温声宽慰道:“若是有幸,我想做殿下心角缺失的那块,陪殿下共同面对前方的困阻,不会丢弃殿下,就像山谷遇狼那日,殿下没有丢弃我一样。”
赵修槿抚上她的后脑勺,将人按在怀里,“好。”
宁瑶也被这份温存熏染,心中盛了满满的爱意。她就是这样,喜欢一个人时热烈奔赴,决定放手时绝不拖泥带水。
不远处的拐角,唐絮之慢慢收紧拳头,转身离开。他进宫办事,刚巧瞧见这一幕。晨早的宫中甬道上,一对璧人静静相拥。
璧人......
他冷笑一声,告诉自己,宁瑶是他的。若清越的身份有假,他还会卷土重来。若清越的身份是真,那他就等着他们两败俱伤。
可心还是会痛,痛于爱他之人已经远去。
日光破云而出,倾洒世间,驱赶了人们心中的阴霾,新的一年来临了。
朝会上,宁瑶找机会寻到父亲,跟他说起被唐絮之威胁一事,以及后续没有被滋扰的缘由。
宁伯益泛起嘀咕:“你是说清越在中间调和了此事?”
宁瑶点点头,“唐絮之不是一个会轻易被人拿捏的人,爹爹还是调查一下清越的身世吧。”
宁伯益发出一声长叹:“当年就是因为查不出他的身世,才将他留在府中,这么多年过去,想要调查此事难上加难。不过,说不定能从唐絮之那里下手。这事交给为父吧,你别管了。”
说着,他塞给宁瑶一个福袋,“新的一年,愿吾儿平安顺遂。”
宁瑶塞给他两个福袋,笑道:“一个给爹爹,一个给娘亲。”
随着朝会结束,文武百官迎来了假宁,可归家休憩七日。
宁瑶心里高兴,前不久,太子允诺过会陪她回娘家小住,估计就在这几日。
因着夜晚还有宫宴,宁瑶随赵修槿回到东宫,拉着他走到面盆前净手,随后走到床边,“咱们睡会儿。”
赵修槿意味深长地看着她,像是看穿了一切。
宁瑶急忙辩解道:“我说的睡,就是睡嘛,你作何这么看着我?”
她像急色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