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就倾家荡产[娱乐圈](144)
“什么叫做不投就不投?!你以为我不知道《向死而生》已经靠着初审、复审全票通过的成绩进入央视献礼片备选名录第一名了吗?!你因为一己私利不投,害得我们家《向阳花开》差了两票,这会影响最终结果的你不知道吗!”
老杨当然知道,他当然是故意的。
虽然,他承认,《向阳花开》其实蛮好看的,也不是什么娘们唧唧的爱情剧,但是吧……但是他都答应苟老弟了!
他承诺了人家,人家兴高采烈(失魂落魄)喜极而泣(痛哭流涕),结果一转身他就要告诉他原本稳稳的献礼片没了?
真男人,就应该守承诺!
于是老杨坚持不投。
于是谢副局出离愤怒。
谢副局:“你为什么不投!Balabalabala,呸!”
老杨:“我就是不投!Labalabalaba,呸呸呸!”
李局长一开始是一脸懵逼,然后是欲言又止,最后觉得面前两个人估计还要吵一段时间,就决定还是不管面前两个人了,把电脑里积攒了有几天的文件给批了吧。
毕竟,这个官当到他这个级别了,这种场面也见的多了,虽然难得遇到这种两个副局长为了两部电视剧吵起来的,但这种都不算什么大事,等他们吵完气撒完再说吧!
李局长自然而然地打开了内部办公系统,输入自己的账号密码,紧急的文件他的秘书早就见缝插针在会议和会议中间休息的时间段给他签好了,所以系统里的都是不算那么紧急的文件。
既然如此,就从日期最久的那些文件开始签吧。
就这样签了一个文件,又一个文件。
从一周前,签到三天前,再到一天前,再到今天。
李局长签着签着,签到了一个特别的文件——《J市文旅局关于创设青年抗战纪念馆的请示》。
J市?
那是哪里?
依稀记得仿佛是一个当年抗战经过的地方?
那里为什么要发个请示报告给他们国家广电总局?
李局长有点好奇。
然后他点开开始从头至尾的阅读。
看了一行。
看了十行。
看了全文。
他一拍桌子,情不自禁道:“好!”
一个字惊到了还吵得热火朝天的两位副局长。
李局长心情舒畅,把文件打印出来给两个副局长看,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个文件你们看看,和你们现在正在吵的事情也算是有关。”
“J市发来请示,想要在他们当地成立一个抗战纪念馆,而且还是以抗战时期那些年纪不到三十的青年所作的贡献为主题的,用以激励更多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能够像当年的青年先辈一样,把自己的青春岁月奉献给更崇高的事业和理想,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好。”
“主题鲜明,针对对象也很具体,我们都是深入了解过那个时代的,抗战那段岁月啊,如果没有年轻人的奉献,那现如今的我们还不知道何去何从呢!”
“但历史的浪太大,能留有姓名的人又太少,初中历史课本高中历史课本加上语文课本,依旧是写不满,有太多先烈们在逐渐被大家遗忘,明明也做了贡献,只因为不够突出而被忘却,这着实的不应该。”
“J市愿意以年轻的烈士为突破口,在一个仿抗战时期的学校里陈列有关那个年代学生青年分子的种种壮举的历史照片、文字记录,甚至还愿意定期请话剧演员来这所学校实地表演给参观的游客们看,这种形式是我国目前还没有的。”
李局长激动地站了起来,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
“你们想,到时候学校组织学生们去参观,一进校门,就能看到当年青年学生站在高台上演讲号召大家抗战的身影,一进炮楼,就能听到外面传来轰炸声,看到有那个年代的学生们挤进炮楼,一到教室,就能看到老师们在课堂上激励学生们不要灰心丧气,胜利终将会属于我们——”
“那场面——”
“那场面想想就让人激动!”
“这个创意很好,能够想出这种方案的J市文旅局很好,能够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斥巨资建造的学校就这么捐出来的秦家娱乐也很好!”
“如果他们速度快一点,能赶上周年庆,那就更好了!”
李局长脑海里列出了四五条要叮嘱J市文旅局的意见,甚至酝酿了一个要到当地视察进度的方案,看了请示的谢副局长和杨副局长也赞同李局的意见。
然后谢副局长突然灵光一闪——
“李局!如果这样的话,那我建议,今年的献礼片就定《向阳花开》吧!”
老杨急得跳起来:“怎么就定《向阳花开》了!它可差了《向死而生》两票!”
谢副局“小人得志”的模样:“先不说这两票是怎么回事,就哪怕我们想要为J市的这个纪念馆做推广,也最好选择《向阳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