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系统穿越:楚王的农门辣妃(26)
村里人再苦再难都不会卖儿卖儿,叶大磊家一屋子读书人,满口的仁义道德,自己的儿子(兄弟)尸骨未寒,就急着用孙女(侄女)去换银子,真是给他们叶家人丢脸。
“那不纯粹是为了银子,更重要的是为了巴结王县丞。”有人小声的说。
“于氏他们得了这么大一笔银子,磊大伯他们会不会去找他们要银子?”有人神秘的问。
“不会吧?林三嫂他们是净身出户,不仅田地、铺子没有他们的份,连屋子也没有给一间,还说什么他家的儿子死了,不会把家产分给外人,也不需要他们养老,可以说是断了关系的,怎么可能再去找他们要银子?”有人回答。
“那就不一定了,你们也知道磊伯娘的思维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
“他们就是想要也要不到了,林三嫂子他们也是聪明的,银子一到手立马就换成了荒地,磊大伯他们想抢也抢不走了。”
“难道他们真的花光了?”
“几颗珍珠又能卖多少钱?他们买了院子,又买了两百多亩荒地,花了近五百两银子,现在家林嫂子和珉丫头母女两个都在种铁荆棘,一个女人,一个孩子,干这样的事不知道有多辛苦,如果不是手里没有银子,怎么可能不请人做”。
第21章 望而却步
“也是,几颗小小的珍珠而已,就是再值钱,能卖个几百两银子就顶了天了。”有人认同的点点头。
“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这么大一笔银子全都换成了荒地,就不怕全都打了水漂?”有人不解的说。
“还不是怕护不住,村里又没有水田可买,换成荒地总比被人抢走的好。”
“听说他们想用荒地种果树和养鸡,如果真的能成功倒也是好事,至少以后的生计不用愁了。”有人同情的说。
“嗯,本地很少有人种果树,果子的价格都很贵,如果真的能成功,能发财也说不定。”
“如果真的能种成功,我也去买块荒地种水果。”有人笑着说。
这边聊得热热闹闹,而叶家老宅的气压却低得吓人。
一家子人全都聚在堂屋里,坐在主位的叶大磊面沉如水,对着何氏发怒:“别做白日梦了,从明天起,都不准去摸河蚌了,该读书的读书,该下地的下地。”
“老头子,大家都下河摸河蚌,怎么我们就不行了?万一错过了机会岂不是可惜?”何氏不满的说。
“珍珠又不是地里的大白菜,你们想砍就能砍到,与其把时间浪费在那万分之一的机率上,还不如做好本分。”叶大磊板脸说。
再这样下去不仅几个儿子、孙子的学业会荒废,就是田里地里的庄稼也会被草吃掉。
他们家五十八亩水田,二十五亩旱地,叶家林在家里佃了三十八亩水亩,二十亩旱出去,自己种二十亩水亩,五亩旱地。
叶家林走后,就佃了四十八亩水亩、二十三亩旱地出去,留下十亩地和两亩旱地由于氏侍弄侍弄,另外还有自家院子后面的菜园要侍弄。
现在于氏带着孩子们走了,家务事自然落到了几个媳妇和孙女身上,田里地里的事则由几个儿子和孙子负责。
但是这些儿子和孙子都没有下过地,效率可想而知,还要分出时间去河里摸河蚌,田里地里都快荒掉了。
“爹,我们都不是干农活的料,再这样下去不仅田地荒掉了,还会影响大家的学业,还不如把田地都佃出去,反正家里也不少那几个钱。”叶家树这段时间累得差点虚脱了。
老大叶家木要加乡试,自然是家里的保护动物,老爷子又要打理铺子,做为次子的他就要挑起家里的担子,但这也太累了,他已经熬不下去了,这时他才知道于氏有多累。
“要佃出去也是下半年的事,我们至少给我把这季收回来。”
叶大磊当然知道几个儿子和孙子的德性,但是现在还不能把田地佃出去。
不然,于氏一出门他们就要佃田地,不是告诉人们家里的田地都是于氏种的吗?
“爷爷,收水稻可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靠我们不行的。”
叶涵也出言道,家里虽然有几个男人,但大伯要读书,四叔要养伤,他的堂兄弟全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干农活还真的不行。
“到时候再请短工做几天。”叶大磊咬着牙说。
“不行,到时候喊于氏母女来做就是。”何氏尖声反对。
“她们现在不是叶家的人,就不用再去麻烦别人了。”叶大磊没好气的说。
“她们在这个家里吃了十几年的饭,让她们帮忙收点稻子难道还不行?”何氏反驳道。
“娘,与其让她们回来收稻子还不如要她们拿点银子出来,能得实惠还不显眼。”李氏建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