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科研大佬的娇气包(260)
不说阅读理解能力怎么样,文学造诣确实比较一般,而对于语文特别是需要背诵的部分,更是没有耐心。
而且他总会觉得语文整个体系太庞大,就算他努力学,花费了很多时间,但却不能看到明显的成效。
这是一门注重积累的学科,不像理科一样学懂,一个题就是一个题,做完每个题他都有收获感。
但语文,考到相同题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以至于他后来都有些叛逆心理。
这一点徐漫知道短时间内也没法改变,但对于那种肉眼可抓的地方,她却并不想放弃。
很简单的,古诗词和文言文默写部分,现在还没有后世的很多花样,基本不会出需要理解上下文的情景式填空,更多直接填上下句。
这样的考法基本上只要能背会,记几个不会的生僻字,就能拿到那几分。
于是徐漫就试着教他方法,先通读一遍,到能把文言文的汉语意思全部翻译过来,背的时候内心想象文中描述的场景,用类似于记忆宫殿的方法脑内进行图画构建。
这样在记忆过程中,涉及到通假字,生僻字等,就会有一个比较突兀的印象点,然后再着重记一下这几个字,一篇文章基本也就能背下来了。
当然现在由于可参考的往届试题基本没有,不然还可以记录一下往年的重点考点。
她前世参加过出卷,研究过考题,是知道有的一篇文章虽然长,但是出名常考的也就那几句。
不过今年自己高考前徐漫也做了一个大概的梳理,但那也是在她把所有都熟悉的基础上。
所以他先教大虎这个方法,准备等他背得差不多了,再把自己整理的笔记给他抄一份。
几个孩子虽然在撒欢,但寒假作业还是每天都做,徐漫无聊时也会看着二虎三虎,三虎还好,二虎其实也快高考了,交给他哥的方法,她也同样交给他。
在小姨家前后待了近十天,这几天里小姨在家的时间并不多。
现在各方面都有一种逐渐解冻的现象,小姨也开始再次活跃了起来,不过她从二虎三虎那里知道,因为她们在,每天他们妈还是会早点回来。
而且基本上都会带点东西,对于这一点,徐漫也说过她,然小姨并不听,还说是给儿子补脑的,她们就是顺便。
知道她是怕自己有负担,但也知道小姨是真看她给孩子补习,觉得动脑子累。
估计心里也有点过意不去,让她放假回家也不得闲,见天而在辅导她儿子学习。
徐漫想了想,觉得这对她小姨现在来说也不算很大开支,她这个“家教自”我感觉还算称职,随即欣然接受,让她也能安心些。
第136章 . 世世欢拜会老熟人 ……
最后几天徐漫带着几个孩子, 回到了老家。她们修的房子一直请大队长帮忙看着,现在倒还算保存完好。
不过到底这么多年了,院子里因为经常有人过来晒东西, 荒草长得还不算深。
但屋檐前就没那么幸运了, 打开门走进去,刹时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进去就更惨淡了,墙角板缝间, 都长起了野草,更别说里面满屋的灰尘了, 炕上杂草堆里间或夹杂着几颗老鼠屎,以及几年南方潮湿气候积累下来的霉菌。
徐漫顿时没了在这歇下来的心思,为了住这几天,她还得把这打扫一遍,里里外外清扫下来,绝对能让她累得够呛。
所以她也就看一眼, 准备去村里走走, 到处串个门, 就带着几个孩子找个牛车回镇里招待所住。
拜访过大队长一家, 她们来找了能行,说实话徐漫
有点不太想来这里, 免得又碰上王凤仙。
当时王凤仙的事情虽然被牵制出来, 但毕竟她不是主谋, 没多久也就出来了。
后来随着搬家, 徐漫被各种事情缠绕,也就没再多关注这个人了。
她倒不是怕她会怎么样,只是回家探亲好的心情,不想因为这么个人, 全给毁了。
不过她们过去的时候倒没有看见人,还是出来倒水的宋谷雨见了她,脸上掠过一丝惊讶,随后堆起僵硬的笑意。
“嫂子回来了,快进屋坐!”她面容除了比以前苍老些,倒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不过之前见人的那种嚣张气焰没了,整个人看起来顺眼了不少,可以看出来,过得估计没有之前那么好。
想想也是,没了能能那份工资的支持,就算老太太有私心,之前存了点钱,也早该坐吃山空了。
总的来说她和这个三弟媳以前的事清了,后来也算不上有多大恩怨,或许是在外面呆得久了,徐漫的心态自然也就放宽了很多。
现在人家笑脸相迎,话里也不再阴阳怪气,她倒是不好再抓着不放,也对着她笑了笑道:“那就不用了,我们今天就是来看看二弟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