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渍青柠(20)
大家哄堂大笑。
多年好友挤在教室里海阔天空的聊。待到大家少年时的丑事说的差不多了,几个要好的女生挎成一排去学校里闲逛。
从教室里出来来到大厅中。玻璃天窗下的正中是一大片沙盘。
时柠打眼一看,这应该是新校园的建筑模型。
她想要大致了解新校园的布局,于是走过去围着沙盘闲闲的观赏。
“哎,知道吗?这是当年比咱们高两届的校草设计的。”一个女生说。
“那个考上清北建筑系的?高高个子的师兄?”另一个人问。
“对呀!”燕子点头。他们学校不算重点,因为离厂区近,学生基本是厂区子弟。
时柠知道他们说的是谁,毕竟这所学校里能考上清北大学的人凤毛麟角。
时柠走到沙盘旁的玻璃围挡前,只见主建筑模型的旁边有几行设计理念,落款是英文:Ian Song。
此时燕子也凑过来细瞧,她撇撇嘴说:“还起个洋名,不就是那个宋之砚吗?和我老公一个班的。”
时柠用手指轻轻扶着玻璃围挡,面上没什么表情。这个名字曾经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大家都知道宋之砚的妈妈是厂长。那时候整个厂区也没几栋楼房,其中一栋就在时柠外婆家的旁边。她上下学路上有时候能看到这个远近闻名的学霸。那时的时柠极力掩饰存在感,她所盼望的只是完成学业尽早离开这个家。宋之砚这样的神话与她无关。
学校冷冰冰的新建筑已经够无聊了,沙盘更加没什么看头。女生们从大厅后门鱼贯而出,往校园深处走。
沿路上时柠试图寻找旧时校园的痕迹,脑海里构思着师哥说的那幅画。
正毫无头绪之际,有人指着前方兴奋的叫:“看,小花园还在!”
时柠抬头顺着指引看。她因为近视只能看到一片高高的台阶。
“紫藤架也在!”燕子也喊起来。
几个女生加快脚步,时柠踏上台阶,还没走到尽头,眼前突然被一片绿意淹没。只见一扇半圆形的白色回廊环抱着这个台阶上的小广场。
回廊顶上被紫藤架遮得严严实实。廊下的白色石头座椅上遗落着干涸的紫藤花。
“哎呀。我要找找刻的字还在不在!”燕子拉着时柠快本走到廊下。南淮一中的人有一个传统,毕业时会在回廊的柱子上刻上自己的愿望。
“我的在这呢!”柱子后的燕子兴奋的向时柠招手。
时柠犹豫了一下,快步走到第三根柱子的底座上,那柱子虽然经过多次粉刷,可是上面的一行小字还依稀可见:爸爸,等等小青柠!
时柠伸出手,用指腹轻轻摩挲那凹凸不平的字迹。
那是高三暑假前夕,休学半年的时柠再次回到校园。同学和老师虽然多加试探,却没有人知道她休学的原因。她默默的回来考试,又默默的离开这座城市。临走时,在一个蝉声阵阵的夏夜刻下了这行字。
她那个时候确实是抱着追随父亲而去的决心的。只是后来在滚滚红尘的裹挟下每日忙于生计,当生存都成了问题,就没有精力思索生存的意义了。
“柠檬,快上这来,给你照一张相。”燕子自带喇叭大声朝她喊。
时柠整理情绪起身,来到石凳旁。
燕子指着这张椅子说:“你当年每天早上都坐在这。雷打不动都成了一景了。那个宋学长设计的时候应该给你来一个雕塑。就叫……紫藤架下的少女。”
“是紫藤架下的胖少女吧?”时柠自嘲着。用笑容掩饰眼中的情绪。
那时外婆不给她家里钥匙。老太太每天天不亮就要去摆摊。时柠离开家无处可去,每日里就在这紫藤架下看书写作业。她没想到同学们还记得这一幕。
“来,时隔十年故地重游,来一张照片作纪念。时柠你找本书假装看一下。”燕子拿出了手机。
“看手机行不行?”时柠坐下答。
“哎,没文化真可怕。你假装看这个吧!”燕子从书包里拿出校庆手册塞给时柠。上面密密麻麻是各界毕业生的花名册。
时柠巧笑着低头,目光所及是那个半生不熟的名字:零八级毕业生……宋之砚
宋之砚这天刚做完检查。麻药渐渐失效,腰间传来点点刺痛。他按照医嘱侧身躺着,眼睛看向窗外的薄云。
他出了很多汗,父亲去洗手间帮他拿了干毛巾。
床头柜上的手机震了一下。他示意父亲帮他把手机拿来。
时柠:师兄,我有创意了!
时柠似乎很兴奋。
宋之砚问:说说。
时柠:你看这个。
她开始发送图片。
医院里信号不好,图片接收的有点慢。模糊的照片用了好久才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