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她靠种田威震四方(326)
良笙很想说,都过去两个月了,再来找他,他很难找出真相,他又不是神仙。
话到嘴边,他突然反应过来,两个老人估计是想到当时他马上要参加乡试了,没敢打扰他,所以才拖到现在来找他。
心想,总算做了一件人事。
沉吟了片刻道:“已经过去两个月了,容我考虑一下再做决定……”
其实他主要是想和似锦商量一下,如果她同意让他帮这个忙,他才会帮,不然是不会帮里正老两口的。
他不想为了帮助里正老两口,而让似锦心里留一根刺。
人死如灯灭,似锦也就不想计较之前的种种恩怨,让良笙帮忙去调查一下梅香的死因。
良笙先把似锦送回县城的家,这才跟着里正老两口去了梅香的夫家。
在路上,良笙就从里正老两口嘴里得知了梅香“自杀”的前因后果。
说是梅香为了争宠,背着正妻在丈夫面前说正妻的坏话,没想到被正妻偷听了个正着。
正妻大怒,冲进来想要殴打梅香,却被丈夫给推了一下。
正妻当时也怀着个大肚子,已经有好几个月的身孕了,这么一推就摔在了地上,当场就流产了。
正妻的娘家在当地有些势力,于是闹上门来,梅香一害怕就上吊自杀了。
良笙听完他老两口的叙述,似乎合情合理。
可里正两口子却一口咬定梅香不会自杀,她孩子都快生了,即便自己不想活,也会等孩子出世再说。
再说她在丈夫跟前得宠,又是良妾,即便正妻和她娘家再怎么恼怒,也不会要了她性命,她哪就怕到要去死!
在古代,良妾和贱妾是有区别的。
良妾是清白人家出身的女孩,正妻哪怕不喜,也不能随意弄死,否则官府是会追究的。
贱妾要么是妓女从良,要么是奴婢出身,地位卑微,正妻弄死了,官府也不会管。
良笙想到以前梅香遭遇官司,受尽严刑拷打也不肯屈打成招,并不是那种因为害怕就会自杀的主,也觉得有些违和。
他们一行人就这么去梅香的夫家去调查,只怕正妻连门都不让进。
良笙带着里正老两口先去找了当地县令,以梅香死因成迷要求立案。
如果是换了别人,县令令肯定一口拒绝,可良笙现在是解元身份,县令还是要给他这几分薄面的。
因此立了案,派了两个捕快前往梅香的夫家杨家去调查。
果然和良笙估计的一模一样,正妻温氏根本就不让进门。
还大骂里正老两口不要脸,拿了她家好几百两银子的丧葬费,还要来讹一笔。
里正老两口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小声向良笙解释。
真相没有水落石出,他老两口根本就不想要丧葬费,可是他大儿子却收下了。
最后,还是良笙以官府都立了案,温氏不得推拒,推拒就是心里有鬼,强硬逼着温氏让他们进去调查。
梅香的尸体早就已经入土为安,上吊的房间也打扫过了很多遍,现场什么都找不到。
良笙只得通过询问来调查。
但他只是解元,并非官员,直接问话是不行的,只能他说一句,随行的捕快问一句被调查之人。
良笙让捕快把几个知情人分开,各自审问了一遍,很快就把重点集中到了大丫环金钗身上。
梅香的夫君喜欢梅香水嫩温柔,梅香有孕之后,她夫君亲自给她安置了一处院子住着,又安排了一个大丫鬟和两个小丫鬟加一个婆子伺候她。
身为梅香的大丫环,主子有些什么心事,金钗应该是知道的最清楚的那一个。
金钗虽然有些害怕,倒也端正跪着把她知道的情况全说了:
“姨娘听说夫人小产掉落了一个哥儿,当时就吓坏了,嘴里直说夫人肯定饶不了她,害怕的又是哭又是砸茶杯。
然后就说要静一静,把奴婢撵了出来。
奴婢心想姨娘从昨天晚上到现在都没吃一口东西,于是出门去给她买她最爱吃的烧鸡……”
她所说的这些倒是跟那两个小丫头说的口供全都对得上。
难道梅香真的是害怕被温家追查责任,所以自缢了?
可是两个小丫头都提到过自杀的前一晚,梅香一直流泪摸着肚子,说,即便死也要护着肚子里的孩子,这一点金钗却没提一句。
良笙不由得瞟了一眼金钗。
而且根据几个丫鬟的口供,还有一点让他起疑,梅香在房间里上吊的时候,房门并没有从里面拴上,以至于金钗发现不对劲一推门就进去了。
真要寻短见,怎么还留着门等人随时进来发现?
金钗的口供还有一处疑点。
她明明知道梅香害怕的要命,就没料到她会自寻短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