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吻(35)
最重要的是,那里没有梁沐秋。
可是飞机票已经在他手上,转学申请也已经办好,梁沐秋答应了等他回国,要他早点完成学业。
他想着他跟梁沐秋的未来,决定还是听梁沐秋的劝,转身上了飞机。
岑南靠在车门边上,点了根烟。
梁沐秋已经进了大厅,连背影都不见了。
他叼着烟低头看了眼手表,现在是下午四点半。
当年他离开,好像也就是这个时间。
大概是他站着的身影过于萧索,旁边一个也是来送行的哥们儿,了然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兄弟,一看你就也是来送女友的吧,” 这人是个大大咧咧的自来熟,感叹道,“我也是,我来送我老婆,她要出差大半个月。我这还是新婚呢,真舍不得。她们倒好,走得潇洒。”
岑南瞄了旁边这人一眼,二十几岁的年纪,小寸头,长得挺阳光,比他还小一些。
他没纠正这人的错误,只是笑了笑,默认了。
但他心里颇有点羡慕。
这人是新婚。
多好,如此光明正大。
他在国外也能结婚,坐在芝加哥大学的图书馆里写课题的时候,他也曾计划过要带梁沐秋来领证。
梁沐秋要去的云州离滨城两个小时,到了地方,天已经黑了,他们要去采访的那个古村落算个风景区,派了接待人员来接他。
除了他以外,还有两个编剧也差不多这个点到,三个人凑齐了,才出了火车站上车。
梁沐秋认识其中的那个女编剧,三十来岁,齐耳短发,穿着白 T 恤和牛仔裤,干净又利索,是他以前合作过的庄悦,两个人一上车便是一阵寒暄。
另一个叫洪朝的编剧他倒是不太熟,不过这人善谈,一路上倒也热闹。
他们这次来云州的古村采访,是剧协安排的,也没什么特别的任务,就是希望编剧们参观后有些灵感,写点通稿,多帮着宣传。
梁沐秋是最不喜欢参加社交的,这次来也是被他老师罗文推荐来的,但来都来了,总不好丢了老师的面子,只能强撑着跟人往来应酬,好在在座的都算客气,没谁端着架子。
他们一群人先聚在一块儿吃了顿晚饭,就算是彼此认识了。
吃过晚饭,时间也不早了,今天也没安排什么活动,给他们分配了房间,让他们好好休息。
梁沐秋跟洪朝分配到了一块儿。
虽然房间挺大,两张床分得也很开,但他不习惯跟不熟的人同住,多少有些尴尬,放下行李就借口出门逛逛。
这个古村落保存得挺好,虽说是风景区,却还没过度开发,所以游客也不算多,这里依山傍水的,一些小竹楼就沿着山依次排开,夜晚不像城市里霓虹闪烁,只有零星的暖色灯光一路点缀,空气也格外新鲜,远远能听见小院子里传来孩子的笑声。
梁沐秋找了个便利店,买了杯饮料,顺便跟老板聊天。
老板是本地人,听说他是来旅游的,倒是很热情,给他推荐了好几个地方。
“来我们这儿肯定要坐竹筏逛一逛的,看看好山好水,” 现在店里没人,老板干脆坐在旁边跟他聊天,“山神庙要去的了,庙旁边还有相思树,小年轻最喜欢这些传说了,喜欢木器金器也可以买点,不喜欢就算了,还有沱桥也可以去,桥边晚上好看,可以放灯。”
梁沐秋一一都记在了备忘录里。
他看着过于年轻了,老板知道他已经工作还是编剧,惊讶了一下。
“你看着和我女儿差不多大,” 老板笑眯眯道,“她上大学,也喜欢旅游。”
两个人聊了一会儿,店内来了客人,老板就走了。
梁沐秋一个人坐在高脚凳上,脚尖轻轻晃着,拿着随身带的笔和本子写着东西。
没多会儿,他的手机震了一下,点开一看,是岑南终于憋不住问他到了没。
梁沐秋一点也不惊讶,回了句,“到了。”
岑南又问了几句他住哪儿,累不累,当地温度怎样。
梁沐秋简短地回了几句,就不理他了,把手机扔在了一边。
他喝着热柠檬茶望着窗外,青石板路上有几个行人走过,是几个年轻男孩,看着像过来玩的学生,嘻嘻哈哈的,笑得肆无忌惮。
虽然刚才便利店老板夸他年轻,但梁沐秋心知肚明,他跟这些真正年轻的学生站在一起,终究是不一样的。
他咬着吸管发呆,依稀记得自己当初也经常跟岑南出去玩儿,他不爱旅游,却也分人,被岑南牵着手,不管是山里还是海边,都市还是古镇,他好像哪里都可以去。
岑南一路规划好行程,他就负责跟着走。
坐在车上看山看水,岑南还笑他,说,“你就这么跟着我走,被我卖了还得帮我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