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夫人病好了(57)
莫名的,她就忍不住瞪了仍处于惊讶中的刘知雅一眼。
卫芙这时候面上带着笑容收回了手。
呵,真是个可爱的小姑娘,也就比她的甜姐儿不可爱那么一点点而已。
将双手重新放回膝上,就好像先前伸手掐人家小姑娘脸的不是自己一样,卫芙淡淡笑着,道:“既然刘夫人和刘小姐是来赔罪的,那……国公府莲花池里的莲花这几日就要开了,届时我会设了赏花宴,到时就请刘夫人与刘小姐一同赴宴,如何?”
办赏花宴,并不是卫芙这会儿一时兴起所言。
众所周知的,这高门贵族之间婚嫁之时大多是通过这种宴那种宴来相看的,卫芙会想着设这赏花宴,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
韬哥儿已经定亲,略哥儿和甜姐儿还小,倒是不用急着考虑婚嫁之事,可卫芙的两个侄儿,卫南和卫北,一个十八,一个十六,却是已经到了年纪了。
事实上,这几年周氏也不是没有操心两个儿子的婚事,但如今的卫南和卫北,同样面临了和当初的卫明远以及卫琅一样的尴尬。
靖安伯府本就没落,就算卫琅袭爵之后一心想着要振兴伯府,但积弱已久,背后又没有人帮扶着,想要振兴伯府又谈何容易?
-
第45章 出行
当初的卫明远是有钱氏帮着算计,才娶到了秦氏。
而卫琅,则是秦氏拿了诚心打动了周家,才娶了周氏。
可现在的卫南和卫北……
周氏倒也想替两个儿子打算,可一来靖安伯府因为卫明远的原因乱得不成样子,二来卫芙这些年来得罪了不少人,再加上外面又有镇国公厌了镇国公夫人,已生了休妻之意的传言在,不管是门当户对的人家,还是门第差一些的人家,在这个时候,又怎么会乐意让女儿嫁进卫家?
这不,卫南都已经十八岁了,亲事却始终没个着落。
卫芙知道,两个侄儿这是受了她的拖累了,现在她既然已经回来了,自然再不能让母亲和大嫂为了两个侄儿的婚事而忧心,更不会让两个侄儿继续面临这样的尴尬。
办一场赏花宴……
自然也就是势在必行了。
而且,她还可以送了帖子去沈家,借此看一看韬哥儿那未过门的媳妇。
虽然有刘总管调查到的那些,对于沈家以及沈珺已经有了些了解,但总得要亲眼看过了,才能心里有个底不是?
刘夫人和刘小姐自然不知道卫芙心里所思所想,听到卫芙只是想邀请自己二人参加国公府的赏花宴,都是一怔。
再然后,刘夫人就只余欣喜了。
刘知雅今年已经十六,已经到了定亲的年纪了,刘夫人会将刘知雅接回京城,除了确实思念女儿,也是想要替刘知雅定一门好亲。
只不过,事与愿违的是,刘知雅回了京城还没几日,亲事还没个影儿,倒是因为与镇国公夫人打了这一架而声名大噪。
不管是因为刘知雅居然会与人打架,还是因为跟她打架的那个人是镇国公夫人,总之,原本前些日子还遣了人上门探口风的几家,这几日是再没有回音了。
刘夫人原以为,自己定要等到这件事的风声过去了,才能再考虑刘知雅的婚事,却不想,来了镇国公府赔罪不仅没有被镇国公夫人奚落,反而事情还峰回路转了。
镇国公夫人办这赏花宴,不管目的为何,邀请自己母女是事实,这本来就已经是在向外人传达镇国公夫人的一个态度了。
有这样的态度,对于刘夫人来说也就足够了。
自家老爷是一部尚书,就算刘知雅的名声有暇,但有镇国公夫人这样的态度,也可以用孩子性重这样的话来遮掩过去,到时候,结下一门好亲,又怎么就不能够呢?
想到这些,刘夫人站起身,用着比方才不知道真诚了多少倍的语气道:“多谢夫人。”
刘知雅也不是真的不知好歹,先前之所以不乐意向卫芙道歉,也是因为她不认为两人能打起来是她一个人的错,现在见卫芙是真的没有要计较下去的意思,而且从头到尾也没让她们母女没脸,自然也是知道什么叫适可而止的。
于是,跟在刘夫人之后,刘知雅也道:“知雅谢夫人仁慈,往后知雅定会谨遵夫人教诲,再不敢行事如此无状。”
卫芙笑了笑。
她可没有对刘知雅有什么教诲,只不过是知晓自己也有错,因而不好意思跟一个小姑娘计较太多而已。
不过,不管如何,这件叫全京城的人们都看了笑话的事,也总算是得到了解决。
刘夫人和刘知雅也没有多作逗留,很快也就向卫芙告辞离开了镇国公府。
而这件事的结果,也很快的就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