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夫人病好了(714)
同时,几位阁臣心里也确实有些诧异,镇国公姜珩可不是会仗着功劳就跋扈的人,这么多年来都从未做过出格之事,如今又是为何惹得景文帝如此震怒呢?
景文帝顿了顿,道:“镇国公想将家眷都接到边关去。”
虽然景文帝的语气淡淡的,但听到几位阁臣的耳中,却是让他们心中都不由一惊。
镇国公想将家眷都接到边关去!
如若是普通的官员,想要带着家眷一起去任上,那自然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可镇国公这种地位极为重要的武将,却是不同的。
姜珩如今镇守边关,带着边关的将士们抵御北蛮人的侵袭,可以说是在替天子看守国门,他起到的作用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的。
镇国公姜珩对于如今的景朝来说有多重要,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
而历来,这种地位非同寻常的武将,他们的家眷,都是会留在京城的。
至于原因……
若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那自然是京城乃是景朝最繁华也是最安全的所在,但凡是景朝尚存,京城便一定不会出事,这些武将的家眷留在京城,至少安全是绝对无虞的。
说得再好听一些,这些武将们替景朝出生入死,景朝自然也要护好他们的家眷才是,总不能既叫人抛头颅洒热血,还要叫其家眷担惊受怕吧?
但这也只是明面上的说法而已,只要是在朝中多呆了几年的人都不难看出,这些武将的家眷留在京城,其实是有一层充作人质的意思在里面的。
武将的地位越是高,若有朝一日叛逃,给景朝带来的危害也就越大,这一点,不仅是圣上,便是那些镇守国门的武将自己,其实也都心知肚明。
帝王本就多疑,自然不可能完全信任一个臣子,如此一来,也不知从何时起,便有了武将的家眷都会留在京城这样一个谁都不曾明说,却一直在遵守的隐形规矩。
在此之前,姜珩也是如此做的。
姜珩镇守边关二十余载,这些年来,姜家的家眷从来没有去过边关,反而是姜珩,便是再如何忙,也能抽出一些时间回京城来与家人团聚。
这本也是姜珩在遵守那约定俗成的规矩。
可现在……
为何姜珩会突然向景文帝提出,要将家眷接到边关去呢?
这次姜珩出征之时,可是将姜家的两个儿子都带去了边关的,听说姜家那两个儿子一文一武,去了边关之后表现都极为不俗,颇有乃父之风。
如此,姜家还留在京城的家眷,其实也就只有镇国公夫人,世子夫人,以及姜家的姑娘三个人女眷而已。
几位阁臣想到姜家的女眷,又不由得想到了前不久,长宁长公主领着人打上镇国公府,又说了那些让人寒心的话的事。
这件事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叫人想不知道都难,几位阁臣自然不会不知道。
他们都觉得,镇国公突然向景文帝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是不是,就与这件事有关呢?
想想,其实也能理解。
姜家世代出武将,且世代出忠臣良将,这是世人皆知的。
镇国公如今虽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那本也是他多年来在战场上用自己的鲜血,甚至是冒着性命的危险拼杀而来的,他完全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这样的位高权重,任谁也不能指责于他。
而如今,不仅镇国公自己,便是他的两个儿子也都踏上了战场。
在镇国公带着两个儿子抵御外敌的时候,长宁长公主作为皇室的一员,却是公然说出了那等叫人心寒的话来,这又如何能不寒了镇国公的心?
镇国公征战多年,可以说是护住了他身后的景朝,以及景朝的百姓,可若是他连自己的妻女都护不住,那又该是何等悲哀的一件事。
如此,镇国公想要将家眷接到边关去,其实也就不难让人理解了。
第562章 威胁
将心比心,若是换了他们自己,心里只怕也不可能毫无芥蒂。
只不过,他们就算心中有所芥蒂,顶多也就是将这样的想法压在心底而已,绝不会像姜珩这般,竟然直接写信给景文帝,要求将妻女都接到边关去。
景文帝是君,而他们是臣,这本就不是什么对等的关系,又如何能奢望得到所谓的公平呢?
但显然,镇国公与他们几人不是一样的想法。
想到这里,几位阁老都不由得在心里微微叹息一声。
见几位阁老都沉默不语,景文帝淡淡地道:“长宁确实行事不当,镇国公会因此而动怒,也是常理。”
几位阁老面上虽然称“是”,但心里如何想的,就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
别看景文帝这话说得大度,语气也极为平静,可几位阁老又哪里能听不出来他话中的恼怒呢,不过他们现在也拿不准景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因而也不敢贸然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