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夫人病好了(773)
再则,边关面积极广,而景朝与周边一些小国接壤之地几乎都在这片土地上,将这里划为了姜珩的封地,也就意味着,周边蛮夷若是再想进军景朝,第一个就要攻破姜珩的封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景文帝一个字也不说,姜珩也定会尽全力将所有的外敌都抵御在外。
毕竟,若是外敌入侵,第一个遭殃的就是姜珩。
甚至可以说,姜珩这个镇北王,以及他的封地,成了外敌入侵景朝的第一道屏障。
还是不用景文帝给一两银子的那种。
不得不说,景文帝虽然因为卫芙三人成功离京一事而懊恼许久,但这点懊恼,并没有影响到他的算计。
瞧瞧,这算计得简直精得不能再精了!
不过……
卫芙很快就重拾信心。
“夫君,打仗的事我不懂,但其他的事你就交给我好了!”她信心满满地道。
卫芙倒也不是对自己有盲目的自信。
边关在京城的许多人看来,确实不是一个好地方,但边关也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别的不说,诸如西夷的皮毛等物,在景朝也是有着很大的市场的,只不过从前景朝与周边蛮夷小国并不通商,所以这些东西除了在边关小范围的流通之外,并不能送到京城等富庶之地。
要知道,京中的夫人小姐们,到了冬日,谁不以得了一块稀有的皮子做衣裳为荣,可想而知的,这些东西若是送到京城去,一定是不愁销路的。
除了这些皮毛,还有许多周边蛮夷小国的特产,在景朝其实都是很受欢迎的。
而且,据卫芙所知,边城其实是有一片盐田的,实在不行,这片盐田也是大有可为的。
虽然盐的买卖向来是由朝廷严格把控的,但镇北王府若是真的连将士们的饷银都发不出来了,那自然是要想尽一切的办法,哪里还能顾忌这许多?
总之,虽然不容易,但总是有办法可想的。
这才是卫芙在姜珩面前这般信心满满的底气所在。
姜珩看着卫芙,眼里带着笑意。
“好。”他道,“以后……就要辛苦夫人了。”
卫芙偏过头,回以姜珩一笑。
他们是夫妻,也是一家人,自然各有分工,姜珩在外为了他们这个家的安宁而打拼,她自然也要尽自己所能,解决他的后顾之忧。
所谓夫妻,正该如此。
-
第608章 终章
镇国公成了镇北王,这件事在整个景朝都引起了轰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都被人热议着。
有身居京城位高权重的明眼人,自然能够看得出来,景文帝之所以下了这样一道旨意,也只是因为骑虎难下,但在普通百姓看来,这却无疑是景文帝对姜珩这些年来立下的功劳的肯定。
镇国公立功无数,就算被封了王,那也是能当得起的!
正因如此,在普通百姓眼里,景文帝和姜珩,这对君臣一个是忠臣良将,一个是慧眼识才的明君,互相之间相处得再是融洽不过了。
镇国公,不,如今是镇北王了,本就镇守在边关二十余年,如今边城成了镇北王的封地,这自然又再给镇北王增加了一个绝不会让外敌踏进景朝国土一步的理由。
景朝的百姓,因着如此,竟是又平添了许多的信心,哪怕北蛮还未被击退,却都觉得这也只不过是时间的事。
一时之间,民间对于景朝将会迎来胜利一事,竟是有着空前的肯定。
从这一方面来说,这也是好事。
只不过……
那些当事人,他们心中到底是怎样想的,那就只有他们自己才知晓了。
而就如百姓们所希望看到的那般,镇北王姜珩也确实势如破竹的奇袭了北蛮大军的大后方,将北蛮人的粮草一把火烧了个精光,直接断了北蛮人的补给,也断了他们的后路。
再之后,姜珩带着将士们不仅抵挡住了北蛮人破釜沉舟之下的进攻,还将北蛮人打得七零八落,溃败而逃。
至此,北蛮再不能成为景朝的祸患。
而这,也只不过是卫芙抵达边关之后几个月之内的事。
虽然镇北王姜珩平定了北蛮之患,但许多明眼人却都知道,镇北王府接下来的日子,只怕是不怎么好过了。
边城被景文帝划给了姜珩作为封地,但除了拿到这么一块封地之外,姜珩却是需要自己提供边关大军的军饷。
不得不说,景文帝纵是不得已之下做了封姜珩为王的决定,但其中的算计,却也是再明白不过的。
边关并不富庶,姜珩这个镇北王能收到的税赋自然也极其有限,仅凭着税赋,甚至连边关大军的军饷都有所不足,想要让边关驻守的大军不饿肚子,只这件事怕就让姜珩得愁白了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