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瑛没回答他的话,说道:“你刚才的提议很好,你今日让里面的都搬走,我明日会将孩子们送来。”
之前没考虑过住到村里,一是没想过赵族长竟如此恶,二也是村民对他们很排斥。住到村里来,可能会有不知名的危险。现在赵铁根主动提出来,这些顾虑可以暂时放下。
楚瑛在城外做的事,隔两天就传回城内了。
楚锦知道以后不仅没有开心,反而很难受地说道:“也不知道阿瑛这些日子经历了什么?”
淮王最看不得他这个样子,怼他道:“这不是你所希望的吗?阿瑛已经能独挡一面了,以后也不需要我们担心了。”
楚锦没吱声了,楚瑛成长他是欣慰但同时又很心疼。
淮王看他这样也没再骂了,说道:“等官府出面赈灾,我就跟阿瑛进京,这儿的事就都交给你了。”
楚锦不赞同他的决定,说道:“父王,皇帝还没死,汉王跟冯钰没有彻底失势。这个时候上京不仅危险皇帝也不可能给我们平反的。”
淮王的想法与他不一样,说道:“若是皇帝给我定了案,太子登基以后也不好再给我们平冤,不然会被人指责不孝。现在皇帝重病在身,只要我们能说服太子,他就能以皇帝的名义为我们平反。”
“想说服太子谈何容易?”
淮王说道:“没做又怎么知道不行呢?阿瑛救过李勉,忠勤伯跟皇后欠了我们一个大人情。咱们只要运用得当,未必没有成功的可能。”
见楚锦还要再说,淮王摆摆手道:“不要再说,我意已定。等我们离开洪城以后,阿瑛办的那个收容所还得你暗中照料才好。”
楚锦点头应下。
第两百一十八章 收容所(2)
赵家族长的宅子确实很大,大大小小房间有二十三间。楚瑛现在收留了二十八个孩子,将他们安置在五个房间内。以后孩子增多,每个房间的人数也都要增加的。
这些孩子安顿好了以后,楚瑛又向赵铁根要了几间屋子,这些屋子她准备用来安置生病的孩子。在这里最怕的不是少吃喝而是生病,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一生病很容易夭折。
现在是夏天只要让他们吃饱就好,等天气转凉得准备御寒的衣服以及医药了,所以说办个收容所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将需要的物资列成一张清单,准备回洪城交给淮王跟楚锦。早做准备,等天气变冷了也不会手忙脚乱。
难民营听闻楚瑛这儿有八千斤粮食,他们将十岁以下的孩子都送了来。有些怕被送回去,将孩子扔在村口就离开这儿了。
楚瑛也不可能都收,她让大夫帮着诊脉,身体健康的留下身体不好的根据线索送回去。
送走的楚瑛也找不着他们,无奈之下只能将这些孩子安置在备用的屋子。也没放弃,她让大夫尽心救治。
过了两日楚瑛回了一趟城内,见到淮王的第一句话就是:“父王,你知道朝廷什么时候赈灾吗?”
淮王摇头说道:“没有,朝廷已经决定赈灾只是还在筹款,只是什么时候筹到款这个就不好说了。”
楚瑛非常生气,说道:“旱灾都三个多月,朝廷还在筹集赈灾款。等他们筹到了钱,老百姓都死光了。”
淮王神色平静地说道:“就是筹到了钱这钱也用不到百姓身上。西北这两年旱灾频出,朝廷筹集了三百万赈灾,用到百姓身上的不超过三十万。”
楚瑛震惊了:“已经腐败到这个地步吗?”
淮王摇摇头说道:“比你想得还要严重。接连一个月没下雨,就有官员跟富商勾结囤粮,一些百姓贪图那点小利连家中存粮都卖掉了。只这一波,他们就能赚得钵满盆满。”
“他们赚这样的钱,也不怕死无全尸。”
淮王叹息一声说道:“所以李天王每占一个地方就先杀官员跟富户,就是因为被他们迫害太深了。若是江西这边干旱得不到解决,宁县的事还会发生,到时候官府肯定是控制不住的。”
楚瑛没说话。百姓起义基本都是以失败告终的,因为他们没有严明的军纪、稳定的后方跟长远的目光。青壮年死了,留下他们的妻儿很难活下去。
淮王看楚瑛神色黯然,说道:“中原混乱,外敌虎视眈眈,大楚的江山估计是保不住了。”
楚瑛仰头说道:“父王,咱们该准备后路了。”
不去海外,也该做其他的准备。
淮王点点头说道:“阿瑛,若是大楚真的被推翻了,到时候你跟你哥就坐船出海。到了那儿,你们兄妹再不用顾忌身份想做什么都可以。”
楚瑛说道:“父王,我跟哥哥怎么可能丢下你不管。”
淮王笑了下,摇头说道:“阿瑛,虽然我受了很多委屈,但我毕竟是太祖嫡长一脉身体里留着楚家人的血。我不可能弃楚家天下于不顾,就算死也要死在这儿葬在这儿。”
他想象过自己许多种死法,却从没有远逃海外的,因为他是宁死也不会漂泊异乡的。
楚瑛态度很坚定,一家人要在一起。
谈完这事,楚瑛就将自己写的清单给淮王:“父王,我需要这些东西,你看能筹集到多少?”
淮王接过来看了下,说道:“若人数在两百之内,囤的粮食可以支撑他们用到明年开春。布料的话,铺子里应该还有不少存货。至于药材,我没有囤积市面上也很紧缺,这个恐怕弄不到。”
楚瑛其实早有预料,说道:“父王,苏州那边旱情不严重,能不能去那儿购置粮食跟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