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主总在套路我(189)+番外
……
这片与大周相邻的杏花林,每年春天都会来一个年轻英俊的客人,一身青衫风流倜傥,只是俊秀·轩昂的眉宇间似乎永远都笼着一片轻愁,与屋外无边无际的雨雾一般。
而今已是第四年了。
杏花林旁有个“临风”小酒庐,酒庐的掌柜宋伯此刻将刚烫好的一小壶酒和两碟配酒的小菜送到这个年轻客人的桌上,笑道:“公子,你真是好兴致,年年都是这个时候来这里赏杏花,风雨不改。”
年轻人倚窗而坐,听了此言,伸出修长的手指执起酒壶加满面前的酒盏,浅浅品了一口,方淡淡一笑道:“赏杏花?此处离她最近罢了……”
他似是言犹未尽,却又不再言语,只是低垂眼帘,眸光落在酒盏之中,不喝也不动。
宋伯也不敢多言,讷讷退到了柜台之后。这个客人虽然一袭普通青衫,举手投足间却气势逼人,尤其是不笑时威仪天生,让人不由自主心生惧意,要不是这几年来每年都看到他来这片杏华林站上几个时辰,然后再到自己这个小酒庐中坐上一回,他是断然不敢跟他说刚才那番话的。
原来不是来赏杏花的。也是,这粗野乡村,几人有这雅兴年年来这里赏花。
离他近些罢了?离谁近?
抬头瞟了眼酒庐中唯一的客人,见他依然呆呆怔怔凝着手中的酒盏。
轻轻摇了摇头,拿起算盘晃了晃,专心致志地算起了帐。
正此刻,后堂传来了一阵□□,然后一个老妇人急步走了出来,口中喊道:“老头子,这姑娘又发病了,满身红疹又痒又痛,碰都碰不得,这可如何是好?”
宋伯慌忙放下手中的算盘,往后堂瞧了一眼,又往外看了看渐大的雨势,叹道:“今日雨大,想来也没什么客人,老婆子你照管着店里,我这就赶着牛车去镇上请大夫过来瞧瞧吧,不然这姑娘迟早要没了命。”
他话音甫落,就听一个清隽的声音响起道:“掌柜可是家中有人得了急病?在下略通医术,若是不弃,在下倒是可以帮忙先看上一看。”
店中除了那个青衫男子,别无他人。
宋伯夫妻顺着语声抬眼望去,果然那个青衫俊秀男子此刻放下了酒盏,正望着这边等着他们的回答。
夫妻俩大喜。此时春雨连绵,到镇上又有十多里的路程,来回至少要花费两三个时辰,而且上回请了个大夫回来诊金是花了不少,却说不出什么病来,开了几贴药,也只是稍微缓解了下那姑娘的痒症而已,这不,现在越来越严重了。
若是这青衫男子能帮忙看上一看,万一治得了那姑娘的病,那实在是一举数得的事。
当下宋婶往前一步敛妊行礼道:“多谢公子,公子有所不知,此处是有人病了,却又并非老妇家中之人……”
她三言两语将事情说了个清楚。
原来七日之前,“临风”小酒庐的门口忽然来了个装束颇为奇怪的姑娘,穿得倒也是裙袄,但裁剪样式说不出的奇怪,而且脸上长满了红疹,瞧不清相貌。
只见她进了酒庐喊了宋婶一句:“伯母,对不起,我无家可归又长了红疹,能不能借住在这里一段时间?”捋下腕间的一枚翡翠手镯道,“我身上还有这个值些钱,就在你这当些银子可以吗?”
宋婶瞧着她奇怪,打听了下,却原来这姑娘因长了红疹被自己兄长骗到此处弃到了杏花林外,她一个姑娘家如今无处可去,走到了这里,只好求救他夫妻俩了。
宋家老两口膝下无儿无女,人又良善,一听这姑娘是因为得了怪病被弃,义愤填膺,当下也没拿姑娘的手镯,就将她收留了下来,想着若是治好了姑娘的病,性情合适就收了她为干女儿。
谁知请了镇上大夫来,大夫也看不出什么病来,而姑娘的病情日益加重,如今红疹遍身都是,又痛又痒。
这姑娘却是极为硬气,一声不吭,而且性情柔和,宋婶看着她被怪病折磨心疼得不得了,她却一直向宋婶道歉说给他们添了麻烦,心里过意不去。
还说她那个手镯水头极好,至少值个百多两的银子,她若不在了,就当做给他们的赔偿……
她话音一落,就见那青衫客人站起身道:“请带路,在下先看看再说。”
“好,好。”宋婶带着青衫客拐进了后堂,进了一间厢房。
青衫男子凝着躺在床上的女子,四目相对之时,身形微晃了晃,闭了闭眼,一声痛苦的呢喃从唇间模糊溢出:“霜儿……”
眼前的女子满脸红疹,看不清五官,可怖至极,可是那双明亮的眼睛……
跟秦晓霜的眼睛几乎一模一样!
他已经三年没见到秦晓霜了,但她的面容,一颦一笑都如在心上镌刻般,随着时光流逝不仅没有变淡,反而越见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