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婚太子后将军追悔莫及(142)
——
夕阳西下,谢恒懒懒靠在引枕上,眼瞧着秦烨手法笨拙的给自己戴上玉佩。
这人适才得了他一句‘会’,欢喜的跟什么似的,这半日功夫嘴角都噙着笑。
等晚些时候皇后宫中的人来了,他又执着的打开了云昼试图帮忙的手,非要自己亲自上手,偏生自己也是从小被伺候大的,戴个玉佩而已,手忙脚乱了许久。
不过回了棠京,朝中之事都有人帮着,不比在南疆时忙碌许多,他也乐得秦烨捣乱。
又过了一会,秦烨终于折腾好了,谢恒瞧着自己腰间的‘杰作’正要出言调侃,外间便有太监来禀:“殿下,晋王殿下前来求见。”
谢恒温和如玉的神色一下子淡了不少,心中颇有些被打搅的不耐,挑了挑眉道:“稀客啊?他来做什么?”
那太监躬着身苦着脸道:“晋王殿下什么都没说,只说求见殿下,如今人在别苑外候着呢。”
谢恒摆了摆手:“让他进来吧。”言罢将目光转向仍旧欣赏着玉佩却有些神思不属的秦烨,哄道:“煜之?”
秦烨没好气的望他一眼,知道自己又要‘暂避’,半点不挪动:“臣就这么见不得人?”
一样的说辞,人却不一样了。
上一次谢恒觉得心烦意乱,这次他觉得……有点可爱?
他望着秦烨系完玉佩后未及收回的纤长手指,喉结滚了滚,而后伸手指了指自己腰间的玉佩,调笑道:“你都是有母后玉佩的人了,哪里见不得人?”
说着又顿了顿,有些无奈又纵容似的:“孤寝居之所一应陈设皆有仪制,别摔瓷瓶了,否则殿中省的主事该来东宫哭了。”
秦烨:“……”
他做事都是有目的的!不是无的放矢摔来取乐!
谢恪在别苑外耐心等了许久,这才得了允准进来。
他一进门,便瞧见自己皇兄慵懒闲散的靠着,桌案上虽然堆了一叠奏折,却摞得甚是整齐,一点翻动过的痕迹没有。
活像有个妖妃缠得脱不开身似的。
第65章 夫夫相处守则。
谢恪半晌才将目光从那叠仿佛从未动过的奏折上挪开, 礼仪极周全的朝着谢恒一拜:“臣弟参见皇兄。”
这人素来行礼都是能省则省,少有这么规行矩步的时候,更别说这是私下相见了,谢恒有些意外的挑挑眉:“坐。”
不多时, 有宫娥送了新沏的茶上来, 谢恪端着喝了一口, 味道尚没尝出来, 先夸道:“皇兄这儿果然件件都是好的, 盛夏时节别苑避暑, 既无宫中冗繁炎热, 也更随意清闲些, 雅致许多。”
谢恒望着谢恪发白的指尖,轻轻一笑。
眼前这人是一辈子从心所欲惯了的,连皇帝都纵他几分, 这只怕是第一次试图放下身段说些软话, 显得十分的扭捏不自然。
“九弟有话直言就是。”他道。
谢恪被人看穿心思, 脸上难得一红, 心下却着实放松许多,连坐姿都变得松泛了些,道:“臣弟适才收到一封宁寻的加急传书,说他偶然察觉出身边有高手跟踪,不知来人踪迹,如今即将返程有些疑虑。”
宁寻去巡查盐政, 在知道晋王和太子的约定后就老实不客气的住在了顾明玄府上, 顾明玄也当真照料于他。如今操心的,只是回程的安危问题。
谢恒心道果然是宁寻的事才能劳得晋王大驾,脸上却无甚表情:“九弟该不会以为是孤的人?若要在西边动手, 不必遮遮掩掩。”他顿了顿,很是直接的道:“甚至,那封加急的密信也递不到你手中。”
他说得皆是实情,谢恪也半点不否认,只是道:“臣弟也这样想,可……若是旁人能在西边动手,岂不更是冒犯了宁国公与东宫?”
谢恒觑了一眼晋王,不急不缓的道:“若真有人在西边动手,明玄自然会教他一个遵守法纪的道理。”
言下之意,无论谁在西边动了搅乱刺杀的念头,宁国公顾明玄自然会下令肃清,让来人付出该有的代价。
谢恪却压根在意的不是这个。
他知道顾家世镇西疆,顾明玄治下的西疆如铁桶一样密不透风,更不在意什么有人搅事会冒犯了东宫和顾家的威严。
关键是,即便顾明玄事后出手肃清,那宁寻呢?
出点意外可怎么好?
他咬着牙,闭了闭眼道:“臣弟此来,是想皇兄修书一封急发宁国公,让他多遣军中精锐好手护佑宁寻归京,臣弟感激不尽。”
有求于人,谢恪却根本不知道该再说些什么。
开价?
太子和他一样是富贵锦绣里养出来的,什么好东西不曾见过?
他唯一优于太子的,便是先太子薨后皇帝突如其来又浓烈到耀目的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