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婚太子后将军追悔莫及(34)
棠京这地界,砸块门板就能砸中几个五品,可要说崇襄侯府有多拿不出手,倒也不能够。
从没人指着他鼻子问他一句“你什么身份”。
片刻后,文疏才反应过来,冷哼一声,自报家门:“家父崇襄侯,我在家中行二,单字一个疏字。”
他满以为报了家门就能震住眼前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厮,却见谢之遥朝天翻了个白眼:“没听说过。”
他家再落魄,如今也还顶着个末等郡王的头衔,崇襄侯府,倒也真不怎么在意。
文疏气急道:“你又是谁?我看你身上穿得是定国公府下人的衣服,既是定国公府的下人,倒是忙着替别的人打抱不平了,你也不怕我跟公爷禀告一声,治你一个吃里扒外的罪名!”
谢之遥寸步不让:“跟公爷禀告一声?就凭你?总不会郡主娘娘说带你来相看一二,你就端起了定国公正君的架子吧?也不照照镜子,您配吗?”
……
谢恒站在那,就这么看着他们两人毫无风度的吵架。
早在文疏自报家门的时候,他心头就警醒起来,这么一会,关于眼前这位的所有信息,尽在脑中一一闪过。
文疏,是原书里主角谢之遥手下一大派系,棠京勋贵的领头人。
书里,谢之遥的父亲庐山郡王因故治罪,被叛削爵流放,谢之遥亦被牵连,先是下狱,后又被贬谪为民、度日艰难。
是一次偶然间与文疏相遇,一见如故后,谢之遥方才在文疏的帮助下,渐脱困窘,这才有日后的帝王大业。
而现在,这两人在秦烨府里,站着跟垂髫小童一样吵架。
一见如故是肯定没有了,他既然答应了要救谢之遥他爹,那么渐脱困窘必然也是不存在了。
那么再挖一个墙角,也是可以的吧?
谢恒看着凉亭外雨声渐弱,挥手制止了谢之遥,朝文疏露出了一个颠倒众生的笑容。
知微堂。
“人没了?”明宣郡主看着匆匆来报的侍女,语气震惊。
那侍女十分惶恐的低着头,道:“文公子一炷香前还在后院等着,后来许是下了雨,便没见着人了。问了沿途的下人,说是看见文公子曾在凉亭避雨,如今四处在找,并没见着人。”
秦烨躺在床上,没忍住轻咳了一声,低低笑了一下。
他刚刚就在想,太子定然还没离府,若是同在后院,难道会遇不上?
若是遇上了,知道这位崇襄侯二公子是来“相看”他的,也不知道会作何处理。
看眼下的情景,这是把人直接带走了?
也不知道是好言相劝还是直接打晕套了麻袋……
明宣郡主却是已然看向秦烨,露出狐疑的神色:“是你让人将文疏遣走了?”
秦烨心中好笑,却只淡淡道:“儿子一直呆在卧榻之上,可没功夫派人出去赶人。”
明宣郡主见状越发肯定,怒道:“这是定国公府!谁不知道满京城就这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若没你点头,就是文疏自己想走,他能插翅膀飞出去不成?你就这么不想议亲,非要把自己绑死在太子那条船上,到底为的什么?”
秦烨见她越发纠缠不放,更不会把谢恒说出去,只得说了点实话:“母亲可知,陛下欲将我换下南疆总督一职,甚至若有机会,还又想将北边顾明玄换下来,看好的替换人选是谁?”
明宣郡主亦是常在京畿深谙朝事之人,虽不满秦烨避重就轻,还是回答道:“左不过是那两位,陛下的义子、如今的殿前司指挥使宋迁,和万寿公主的驸马、神卫军右将军左邈。”
“满齐朝够资历够军功,且和太子、晋王都牵扯不深,还能得陛下信重的,只剩下这两位了。”
秦烨微微颔首,言简意赅的道:“我信不过这二人。”
未及明宣郡主发问,他就续道:“宋迁、左邈,深受陛下信重,可他二人皆是媚上欺下之人,又因行事偏激与太子晋王皆是不睦。这样的人养在京城倒也罢了,到了边疆掌了兵权,不是好事。”
“甚至……会起兵变,以致民不聊生。”
短短几句话,堪称石破天惊。
若是谢恒在此,只怕心下不免对秦烨更添几分看重。
无他,秦烨看人的目光实在毒辣,书里,造反的就是这二位。
明宣郡主却是摇头道:“这与你信不信得过没什么关系,在陛下心里,他二人可比你和顾明玄可靠的多。”
明宣郡主很快反应过来,有些惊疑不定的道:“你是想……?”
换个不信赖宋迁、左邈的人当皇帝?
这念头太可怕,几乎一涌上就被狠狠的压了下去,屋内无人,明宣郡主却还是站了起来,环视一圈后压低了声音:“你疯了!当上登基三十余载,虽无贤名,却不乏手段。你忘了当年先太子是怎么死在南疆的,先皇后又是怎么郁郁而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