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南山下(108)
她说完就要往里进,长公子却上前一步,溶月看了一眼他,就见长公子整整衣袖说道:“公主这段日子入了多少富贵门,又沾染了多少富贵气,现下来我这寒舍,我真是害怕怠慢了公主啊。”
说是那样说,可是那话里的夹枪带棒,满满嘲讽,谁听不出来啊。
公主这下是完全觉得好笑了,只觉得他吃醋的样子可爱的心都要融化了。
她抱着女儿轻轻靠近长公子的怀中,话语中带着柔情,而带着几分掩饰不住的笑意:“举世望去,多少门都为公主打开,那是权势和利益之门,唯有你这一扇门可不是。”
若是这扇门不肯开的话,公主就有国无家了。
长公子微微低头便可闻到妻子发间的香味,女儿也仰着小脸叫着爹爹,他刚才内心那一股有些烦躁的火气就那么消散了,只剩下满满的充盈感。
他只需要轻轻地伸手,便可以抱着妻女,可他弯起的动作却一顿。
大厦将倾,覆巢之下。
谢虞秦三家早就结成了同盟,可长公子却有些踟躇。
长公子的祖先即使在被打压之时,仍然没有过造反的心思。
但末世的气息已经汹涌而上,昏庸的朝堂,各地的灾情,外敌入侵,都快要将这个王朝覆灭。
而最重要的是那些在水生火热中的黎民百姓,足以将他们原本的坚持覆灭。
长公子于是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地走进了朝堂,赢得了皇帝的信任。
可他的心什么时候有了点微微裂隙呢?
大概是他第一次见到公主吧?
那个据说是皇帝最宠爱的公主,也是他们的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
天边一钩残月,带三星。
溶月公主,便是那个“月”字。
这句话原本是个谜语,它的谜底是个“心”字,意味着三家要齐心协力。
可这颗心如今却微微迷茫。
他还记得他第一次见到公主的时候,那是一个艳阳天,他去见那位昏庸皇帝如珠如玉的女儿。
他以为这估计又是一位刁蛮任性难对付的女孩,却不知公主那天似乎没有睡好,懒洋洋的,并未怎么打扮。
听见他来,她只穿着白罗襦黄绣裙,臂间搭粉色披帛,很简单的装束,露出一张白皙秀美甚至有些呆萌的小脸,一双龙凤眼乌黑润泽。
唇不点而朱,眉无黛而翠。
他听到她因为软糯的声音响起。
他的心微微一晃,恍惚间竟不知道她说了什么,竟只傻得点头说道:“是。”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当时公主对她说的是:“听说你去过很多地方,也见过和本公主一样美的人吗?”
只因为当年慌神的一个“是”,没想到竟然让公主记恨上了,之后才闹出了那么多的乌龙,说起来还真是有些啼笑皆非。
长公子细想来,不由得笑了。
她不知道,她在他心里,美不胜收。
时间的潮流已经无法给他回头的机会,他若是此刻回头,之前与秦虞两家的交际足以让整个谢家覆灭。
且公主毕竟已经嫁入谢家,就是谢家人,倒是若是偷梁换柱,保她一命,虽有些困难,但不至于难以登天。
这样想着,他缓缓顿住的手又重新有了力量,坚定而又有力量地环住了妻女。
局势逐渐如火如荼起来。
待到第二年的四月初,谢秦虞三家起义的日子即将来到,长公子却发现监视他的人的数量又明显增多,他周围的人几乎都被监视起来,几乎没有办法传达消息给外面。
他倒是不着急,公主近日和其他的世家小姐,抱着女儿去附近的寺庙祈福,他倒是有一日清闲。
四月的京城真的很美,宫阙林立,里坊交错,两市并立,街衢翼翼,河渠纵横,熙熙攘攘,城中一派泱泱新气象。
层层叠叠的绿色就如此堆积起来,那是一侧的小溪旁种着的树。
树木高大,郁郁葱葱。
空气中沾染了几股燥热的气息,一切都暗潮涌动起来。
那些街边交头接耳的,躲躲闪闪的,佯装平民打扮的,都盯着一个方向。
与此同时,在那小溪旁两侧,有两个渔夫打扮的人在那里钓鱼,看起来应该是一老一孙。
这一老一孙中,年轻模样的原本想上前搭话,长公子淡飘飘的眼神一晃,那人动作一听,看向了年长的人。
他反应很快,立即就很自然地抱怨道:“爷爷我要和你换个位置,那里都没有什么鱼啊!”
年长的人慈祥地笑了笑,说了一声:“你啊。”但还是和他换了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