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反派一见钟情(177)
迦梨走到老翁面前,拿出一粒金铢,“您拿到的金铢可是这样子的?”
王宫发放的金铢和金叶子都有独特的标志。
老翁掏出一粒来对比,“奇怪,怎么会一模一样呢,你们是一伙的吗?还是说,他们三个是小偷?”
“当然不是。”迦梨心中已有决断。
老翁弱弱问道:“那,你会把我们的金铢和金叶子要回去吗?”
“不会,你们走吧,确实有大事要发生了,走得越远越好。”迦梨让阿舍坦再给他们一些钱。
迦梨看着这阿扬塔仅剩的几个百姓仓皇离去。
阿舍坦移步上前,“陛下,那个老头帮他们指出正确的路,为什么不罚他?”
迦梨睨了他一眼,“阿舍坦,不要用你揣测那罗的方式揣测朕,朕与他不一样。”
阿舍坦低下头:“是臣逾越。”
“看来菱歌带走了那罗,依我对他的了解,就算那老翁带他们找到了路,那罗也不会打开通路,他恨凡人。”
“万一他们逼迫公子——”
“那也没关系,母亲死之前告诉我,归墟之门加了一层封印,只有我能打开。”
迦梨理了理裙摆,“走吧,去瓮中捉鳖。”
……
菱歌悠悠睁开眼。
意识清醒,她第一反应是到处找镜子。
没找到镜子,只看到了一湾水池。
池面倒映出一个女子身着抹胸、长裙,披着帔斤,戴宝冠坠飘带梳高髻,一身首饰金灿,清丽高洁。
又变成了另一个人的模样了!菱歌愁眉苦脸,幸好这次她还知道自己是谁。
朦胧雾气笼罩着周围,却在她心念一动时散开了,露出一条布满鹅卵石的路。
一个与她打扮别无二致的少女兴冲冲地跑过来,“你在这里啊,是不是又睡过头了?你啊,你这样子以后怎么去下界嘛。”
菱歌不知道该说什么,少女却好像已经听到了什么,自顾自地回话,“你想得可美,别忘了,我们每个人都要去下界布道。做得好呢他们还会为咱们立像,那可都是功德啊。你不要我要。”
少女热络地挽住她的手,“我知道你喜欢待在天河,可是现在已经有莳花侍者了,不需要第二个灌溉的人。嗯嗯,你有信心取代她,那就看看以后会不会成真吧。”
两人并肩而行,不多时来到上千道石阶前。
云雾散去,金光乍现,菱歌睁大双眸,仿佛看到了人世间最美的景象。
无数与她一样的少女在云表穿行,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空。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①或反弹琵琶,或拨弄箜篌,或轻调阮咸,或手脚并用,雷公鼓轰。
少女回头调笑,衣带飘然,脚尖轻轻一点,向上飞去。
菱歌学她的模样,轻松跃起,她略有些笨拙地调整姿态,跟上少女。
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
不多时,少女先踏在坚实的地板上,菱歌紧随其后。
“快来,讲经要开始了!”少女向她招手。
菱歌追着她到了一处甚为广阔的地方,最中间的水池里栽种着一朵朵摇曳生姿的莲花,水池也是莲花样的,从上而下看仿佛一朵盛开的莲花。
最前方坐着一个身穿右袒袈裟,手掐念珠的人。水池两旁坐着许多和他一样打扮的,他们安静地听着那人讲课。
像一道白光照亮了黑夜,菱歌想起来了,她先前听过这些声音,却不知道是什么场景。
少女找到两个空置的蒲团,让菱歌坐下和她一起听。
菱歌以为讲经的内容会晦涩难懂,但她此刻意外地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
上座的是迦里迦阿罗汉,正在讲光目圣女的典故。
光目乃是地藏王前身,光目诞生于清净莲华目如来像法时,为救杀生贪食的母亲,她供养罗汉,诚念如来,塑画形象,得以福力救母。
然而母亲因孽为下贱,短命寿十三,更落恶道。由此光目发愿,誓度恶道众生,“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等正觉”。②少女昏昏欲睡,菱歌却听得入神,最后阿罗汉问在座可明白个中深意,他们纷纷应和。
菱歌听到了她曾经听过的那些箴言,尤其是最后一句,对方念出时,她不禁低声复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声音合为一体。
阿罗汉忽然抬起眉宇,和善的目光穿过众僧,落在她身上。
“你回来了啊。”他轻轻一哂。
他认得我?菱歌想和他说话,阿罗汉却起身走远了,众僧也起身。
“哎,不管我听多少次都想睡,好困。”菱歌身旁的少女双手高举过头顶,伸了一个懒腰,“走吧,他们都去布道了,咱们也去。”
菱歌跟着少女走到边缘,往下看是无尽云层,一朵又一朵。然而那些云层移开了,却是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