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宠爱之秦妃(23)
“夫人,你还记得公子嘉吗?”我压低声音道。
她的身子颤抖了一下,猛地抓住我:“你是什么人?”
“是殿下派我进宫,照顾夫人。”我柔声道,为何想起他,心里还是忍不住要难过。
她呆呆地看了我半晌,眼中流出两行清泪,哽咽道:“他还好吗?”
“很好,他现在在代郡,那里有两万赵军,还有几十万忠于赵国的百姓。”我轻声道,只希望这些话,对她的心病能有帮助。
她扬起嘴唇,象是想笑,却耸动着肩膀哭了起来:“他还在……那就好……只要他还活着,赵国就不会亡……。”
我深深地叹息一声,现在没有谁能救赵国,就算是智勇双全的公子嘉也不能,秦国太强大了,可是这些话,我不忍说出口。
她哭了好一阵,终于止住,看着我:“你是嘉的什么人?”
鼻子里一阵酸涩,我勉强笑道:“奴婢是太子殿下的侍女。”只是侍女而已啊。他在那遥远的代郡,还会想起我吗?会思念我吗?有离姻在他身边,她一定会想方设法毁掉他心里,所有和我有关的记忆。
她含着泪,轻轻笑了:“弟弟太没眼光,象灵儿这样聪慧的好女孩,怎么只是侍女?”
被她由衷的夸奖,泪水再也抑制不住,纷纷奔涌而出,我急忙回过头,咬牙道:“夫人早些睡吧,灵儿出去了。”
说完转身出门,迎面碰到青儿,她端着火盆,惊讶地看着我:“灵儿姐,你怎么哭了?”
那日被离姻推下河,我没有哭,今日被秦王以死威胁,我也没有哭,此刻,我却哭了。
我很想解释,却说不出话,只能加快脚步,从她身边擦过,感觉到身后赵夫人讶异的目光一直追随着我,我不敢回头,只怕自己会哭出声来。
这一晚,我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都睡不着,一忽儿想到嘉,他现在好吗?代郡只是偏安之所,秦军的铁蹄,终究会踏上那块土地,到那时,他该何以处之?
一忽儿又想到嬴政,想到他熟悉的面容,冷彻透骨的声音,还有那个自从来到古代,就隔三差五纠缠着我的恶梦。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太监过来传旨,命令我和青儿立刻收拾一下,搬到芷阳宫,侍奉王上。
第八章 秦王的侍女
象是晴天闪过一个霹雳,我呆立了好一阵,甚至忘了谢恩。
青儿从身后拉了我一把,我这才跪下道:“谢王上。”其实我很想拒绝,但是就算借给我一千个胆子,我也不敢。不明白那个轻食人的老虎,那个反复无常,动辄杀人的千古一帝,为何要将我和青儿弄到他身边去。
我下意识地回头,赵夫人还睡着,没有醒,可是我和青儿这一走,她的病怕是又要加重了。而我面对那个阴沉的男人,竟没有勇气说一个不字。
回到自己房间,我无精打采的收拾东西,想到自己以后的日子,不禁不寒而栗。
青儿却是一脸的兴奋,小嘴不停地说着话:“灵儿姐,你说王上为什么要我们去芷阳宫?”
“不知道。”我有气无力地说。
“那些夫人的侍女,平时惯会仗势欺人,到了芷阳宫,做了王上的侍女,她们一定不敢欺负我们了。”她笑的很甜,我心里却直泛酸水。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被她们欺负,也好过去过那种伴君如伴虎的悲惨岁月。
“灵儿姐,你为什么不高兴?”青儿看着我说,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透着迷惑。
“我舍不得赵夫人。”我叹了口气,把包裹提在手上,只是几件换洗的粗布衣服。赵夫人赏给下人的东西,我一样都没拿,她已经很艰难。
“夫人有没有我们,都没什么区别。”青儿淡淡道,稚嫩的声音竟似不含感情。
我吃惊地看着她:“青儿,可不能说这话,夫人对我们那么好。”
“好有什么用?跟着她。只会受人欺负。”青儿不屑地撇了撇嘴。
我头上冒出冷汗。忍不住斥道:“青儿。这不是你该说地话。她可是夫人。”
“姐姐。你怎么不明白。赵国已经亡了。赵夫人失了宠。难道要我们跟着她去冷宫。”
她这话怎么听。怎么觉着无情。到这后宫里才几天。当初纯真可爱地女孩。什么时候变了。变得我都觉得陌生。“青儿。这些话是谁教你地?”我定定地看着她。
她也看着我:“没有人教我。是我自己想地。姐姐知道吗?昨晚。韩夫人投井死了。”
“投井?”那个模样秀丽。性情温厚地年轻夫人。怎么会这样?我只觉得头皮一阵阵发麻。
“就在你回房睡觉的那会儿,听说韩夫人在花园里散步时,不小心冲撞了齐夫人,被齐夫人身边的侍女呵斥了几句,一时想不开,就……王上下旨,没有责罚齐夫人的侍女,却把韩夫人的侍女全部赐死了,若是赵夫人哪天也上吊或是投井的,我们不是也要……。”青儿平静的表情,就象说的是一件极平常的事。
“不要说了。”我猛地打断她。青儿一脸的愕然。
我闭了闭眼,转过身,径直出了门。
***
“把这个端上去。小心些。”如玉是芷阳宫年龄最大的侍女,所有人都叫她玉姐姐,我和青儿刚安顿好,她就唤了我过去,把一个大大的漆盘递到我手里。
漆盘里装着几捆竹简。
我低着头,屏息走进大殿。
“王上,燕国派来使者议和。”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声音。
燕国使者难道是荆轲,我心中一惊,顾不得失礼,悄悄抬头望去,说话的是一个三四十岁,相貌堂堂的男子。
“李斯,燕太子丹在秦为质多年,此次议和,定然没有诚意。”是另一个清朗的男声。
啊,那个相貌堂堂的男人,竟然是李斯。
我一边端着漆盘向前走,一边悄悄回望,,第二个说话的是一个俊雅男子,头束高冠,一身白衣。似乎注意到我的目光,他的目光也转了过来,和我的眸子对了一下,居然微微一笑。
我立刻收敛心神,快步走到秦王面前,把漆盘里的竹简放在几上。又躬身退了出去。自始至终,我没有抬头看他,却能感觉到他冰一般的目光。
和青儿等一干侍女并排在大殿外立了很久,直到正午的阳光照在我们脸上。
大臣们议完事纷纷走了出来,那个头束高冠的俊雅男子在我身边停下脚步,突然开口:“你叫什么名字?”
“奴婢赵灵。”我施礼道。
“赵灵?”他好看的嘴唇突地抿紧,微微蹙眉:“你是赵人?”
“奴婢是赵国邯郸人。”天地良心,我可能根本不是赵人,却要对每个秦国人重复这句假话,要知道秦人最恨的就是赵人。长平一战,不光赵国损失惨重,秦国也是国虚民饥,十五岁以上男子尽皆从军。
他看了我一眼,表情怪异,似想说什么,最终什么都没说,很快擦身而过。
我忍不住问一旁的如玉:“他是谁?”
如玉压低声音道:“是昌平君殿下。”
昌平君?原来这位俊雅的公子就是史上赫赫有名,镇压长信候叛乱的秦国君候。
他为何在殿上冲着我笑,又为何问我的名字呢?
午膳很快呈上来了。我和其他侍女端着漆盘鱼贯而入。
十几个侍女,大大小小不下几十个菜,还有米饭,肉,酒。这秦王真是浪费,一个人哪能吃得下这么多东西。想想在女奴营的日子,一天只有三个**的干粮吃。我不禁暗暗磨牙。
“王上想吃什么?”是如玉温柔恭敬的声音。
他从奏章上抬起头,略略扫了一眼,看向我。如玉急忙接过我手里的盘子,小心地放在几上,盛好饭菜,递给他。
他接过饭碗,一边吃,一边低头看着案上的竹简。
不知过了多久,我站到腿酸,肚子又饿,可看他那速度,怕是两个时辰都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