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城都盼着农家糖宝失宠(13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老不尊则少不敬。”
拿辈分来压阮棠,那也得看什么样的长辈。
长辈不慈,她的字典里也没有尊敬两个字。
说着不待那人开口,阮棠又道:“糖宝打算召一百个青壮年修路,每天干五个时辰,一天十文钱,包三餐。如果不吃饭就一天二十文钱。不能偷懒,不然就扣钱。”
这话一出,人群里一片的热议。
“想参加的就上前来报名。”
阮棠话一落,村长立马就从屋里拿出了纸笔给阮棠。
当下报名的可多了,但阮棠要的是青壮年,有力气一些的。
所以她指了指村长家旁的一块大约五六十斤重的石头道,“能抱起来才能报名。”
“这么容易吗,小问题。”
一个个自信的青壮年上前轻轻松松地抱起了石头,然后走到阮棠的面前报名。
阮棠一个个登记,姓名,年龄,吃不吃饭?想领十文工钱,还是二十文工钱,身体有没有受伤或者暗疾等等。
“糖宝,二十文太少了,可不可以再加点。”有人问道。
“二十文,不能再多了,你们不愿意干,我就找其它村的。反正这路一通,其它村也是要走的。”
阮棠可不惯着他们,免得他们得寸进尺了。
这些人当下立马闭嘴,这么好的事,可不能便宜外村人。
只是村里也只有五十个人合格,所以阮棠还要是从外村找人。
当下她就想到了杨家村,所以阮棠骑马去了一趟杨家。
如今杨家的几位舅舅舅娘勤快了许多,每天卖鱼卖豆腐都有进账,都能看的到钱,这是实打实的。
不像租土地出去给别人种,得靠天吃饭,收成好的时候还好,收成不好的时候,租户也困难,照样会赊欠。
一听到阮棠要出钱修路,还要找青壮年,杨家几个舅舅都表示他们也可以。
说实话,如果按阮棠的标准,这几个舅舅全都不合格,他们在阮棠看起来,五十斤都抬不起来的。
但几个舅舅愿意干,阮棠哪有不同意的,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几位舅舅,修路可是很辛苦的,不能半途而废的。到时候你们不愿意干了,退出了,也会影响到其它人,大家不干了,路都没法修了。”
“糖宝,你放心,舅舅肯定干,不会放弃的。”
杨老太动动嘴,想说什么,但还是没出声。
很快,在几位舅舅的帮助下,阮棠也招到了五十个青壮年,至于几位舅舅,那是额外的。
几乎在第二天,就开始动工了。
现在先自带锄头和铲子,阮棠也跟县城里石铁匠买了锄头和铲子。
大家都没有想到阮棠这么豪气,一下子就上百把锄头和铲子。
而且阮棠还设了补给点,准备好茶水,请了村里的妇女过来煮饭烧菜。
阮棠让杨大舅和杨二舅做监工,帮忙盯着,要是偷懒的就开除。
阮棠还以为那个二流子的懒汉叔公会干不下去,却没有想到还挺能坚持的 ,而且不吃饭,一天二十文钱。
稻香村修路,十里八乡都挺关注的,有人甚至还过来问有没有活干。
阮棠为了赶工,又陆续招了不少人干活。
也因为与李家村有人矛盾,所以阮棠不招李家村人,这一来,李家村的人不免就怨了李家了。
若不是李家,他们李家村不可能和阮家结怨。
村长也挺后悔的,这李如花嫁给钱老爷后,他一直关注着,可李如花都没有怀上,村长觉得想从李家这里要好处难了。
如今十里八乡都可以沾阮家的便利,偏偏李家村除外,这心里多少不甘心。
李家也怨声载道,谁能想到阮家富起来了呢。
李大嫂道:“肯定是阮家压着如花运了,所以如花才怀不上。”
李家人一听都纷纷认同,李老太一脸阴毒道:“不行,绝不能让阮家人踩到我们头上。”
第105章 杨四娘生产
阮棠想修一条像官道一样又宽又大又平坦的路,其实阮棠挺怀念钢筋水泥的路的,但现在没有这个条件。
人多力量大,几百人修路,阮棠也特别舍得让大家吃好,毕竟干的是体力活,一天五个时辰,就是十个小时,中午吃饭休息。
阮棠每周都会列出一个菜单,鱼是经常能吃到的,有时候吃鸡,有时候吃鸭,有时候吃兔,反正隔三差五不缺肉吃。
还有青菜豆腐,瓜豆这些,荤素搭配。
一天到晚茶水不断,偶尔下午还有一碗解暑的绿豆糖水。
所以工人们干活特别的起劲,每天都想着,今天有什么好吃的。
不仅有好吃的,还有钱拿,这几百个工人对着阮家可不就使劲的夸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