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城都盼着农家糖宝失宠(205)
从前发奋励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阮庆生,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能免徭役,免赋税,想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那个时候的阮有文,最想成为关举人那样的人。
他仰慕敬重关举人,到后来的破灭。
现在阮有文站在举人的高度,与关举人曾经的不愉快,早不放在心上了。
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会试,不再去与关举人比较。
老御史红了眼,“好。”
虽然老御史是继父,也是父亲,但有一个隔应人的渣爹在。
阮有田、阮有粮、阮有林都已经过继到早逝的大伯名下。
阮有文和阮小姑过继给老御史,当天老御史给阮有文赐字修贤。
王有文,字修贤,希望阮有文成为有德有才之人。
阮秀儿,王秀妍,优秀美好的姑娘。
四叔和小姑都很高兴,王修贤,王秀妍,这名字真好。
阮有文的举人宴和过继宴,不止请了县城官员,还有府城俞家。
但没有想到学政大人回京之前,也来拜访老御史,所以也请了学政大人参加。
学政大人姓谭,谭子民。
他对老御史的情绪是很别扭的,当初他见谁都讨好,想左右逢源,觉得这才是自己认为的官场之道。
但老御史总对他不满意,看不惯他,后来在被老御史狠狠评批之后,他心里还很不服气的,觉得老御史为人古板刻薄,刁难下属,不好相处,找了机会便调离了御史台。
可离开了御史台之后,谭子民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官场的水深火热,一不小心就万劫不复。
而且也不是你想左右逢源,人家就会买帐的,别人反而觉得你是墙头草,两边倒。
对比那么多任上峰,反而是老御史的时候学到不少东西,让他受益无穷。
但当初老御史当时的态度和语气,谭子民现在想起来依然觉得自尊心很受挫,牙痒痒的。
不过也不得不承认,他因此而清醒不少,没有迷失在官场的阿谀奉承里。
“你可想知道王老历经三朝,几乎得罪了大半朝廷。”甚至连皇帝都不待见。
阮有文点了点头,谭子民又道,“你以后若是入了官场,是非常艰难的。”
“我不怕,大不了我不为官。我爹很好,是个好官,值得敬重。”
阮有文眼里有着对老御史的儒慕,老御史满足了他对于老师和父亲的一切想法。
“等于你入了官场,希望你还会说这样的话。”
谭子民在官场多年,即使有时候对官场心灰意冷的时候,也没这个魄力辞官。
在官场久了,会想往上爬,会上瘾,根本舍不得放弃。
而且有时候没有退路了,你一家老小都在,你退下来了,如何护的住一家老小。
像老御史这样两袖清风,孤身一人,一世清名,无所畏惧,在朝堂时所向披靡,离开的时候也潇洒如风。
谭子民羡慕,但做不到,也无法成为这样的人。
“老大人过的很好。”
老御史一脸笑意的颔首,“我该早些回乡的。”
这样他就能早点遇见翠娘,早点成为一家人,翠娘就不用受这么多的苦。
“老大人,你不问问朝堂之事?”谭子民问道。
“朝堂还不是那样,有我没我也没差。”
老御史并不觉得朝堂没有他会受什么影响,只是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职,仰不愧天,俯不愧地。
他向来都是坦坦荡荡的,便是皇帝的冷待,他也不放在心上。
对于朝廷,他尽力了,问心无愧。
“无老大人在,今朝堂之风不好。”
谭子民从前也没觉得老御史在有多重要,可老御史离开后,连御史台也成了皇帝的人,再没那种清明清正之风了。
皇帝施仁政,当仁君,只想听好话,却助长了官员结党营私,贪腐成风。
谭子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朝堂的危机,他仿佛身陷泥潭,脱不开身了。
第156章 四叔成亲
朝堂现在如何,老御史也有心无力,他努力过了,但皇帝不乐意,他有什么办法。
只希望太子和九殿下能努力让朝堂变好,老御史对太子看法保留,但跟宗政御谈论过,心里对宗政御极有信心的。
而且太子与九殿下同母所出,又是嫡皇子,若是兄弟感情好,日后能相辅相成也不错。
只是皇家的亲情,不好说。
他已经老了,力不从心了,未来还是年轻人的天下。
举人宴后,谭子民便离开了。
接下来便是四叔和俞婉心的婚礼,俞家嫁女,还是嫡长女,这婚事不是一般的隆重。
而且俞家也是有心大办,去一去这两年江家带来的晦气。
本来江家失子,又是俞婉心的未婚夫,也是俞家看着长大的孩子,俞家也很痛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