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城都盼着农家糖宝失宠(484)
她没有底气,也自卑,又胆怯,不过她在江南架子摆的很大,虚张声势,不太敢回京,怕宫里不给脸。
现在怀着忐忑的心思进了宫,总算是松了口气了。
皇帝现在除了平王,基本没有什么兄弟,姐妹也只剩两个。
一个皇姐,便是永和长公主,和亲西域的。
一个皇妹,则是面前的永平长公主。
只要永平长公主不犯什么罪恶之事,不牵扯进后宫争斗里,这辈子还是安稳的。
和皇后失魂落魄的离开不同,永平长公主出宫的时候,仿佛脚踩着棉花,满是喜悦。
明喜郡主也高昂着头颅,心里喜滋滋的。
“母亲,你说女儿什么时候才能进东宫。”
明喜郡主已经迫不及待了。
“急什么,既然皇后也有此心思,你就等着吧。”
永平长公主想到刚刚东宫那一幕,心里也定了。
看来太子和太子妃感情也不好,只要女儿进了东宫,生了儿子,未来的赢面很大。
永平长公主对自己女儿的相貌也有信心。
这一晚,小皇孙突然发烧了。
整个太医院的人都被传唤到东宫,阮棠也不例外。
宗政御也匆匆赶了过来,站在阮棠的身边。
东宫灯火通明,太子和太子妃都急红了眼了。
未满百天的婴儿发烧,这是相当危险的一件事。
太医们这会都不敢动了,小皇孙的身体太虚弱了,如果吃药退烧,身体又受不住。
但不吃药,又不行。
所以这药怎么配,该怎么吃,都要斟酌再斟酌,一个不心就小皇孙就没了。
一些人精的太医,就想尽办法推脱,表示自己医术不精。
也有下了断论,表示小皇孙快不行了。
许太医和院正也是棘手的不行,他们也不敢轻易去治。
“小师妹,你看小皇孙该怎么治?”
到了这个时候许太医也求问了阮棠,院正都竖起了耳朵。
太医他们也是没有办法了,泡了温水澡没用。
泡了草药浴也没退。
小皇孙皮肤太嫩了,也不能用酒擦身。
“这是我开的药方,大师兄,请过目。”
阮棠把脉案和药方写的出来,许太医一拍大腿,“妙啊,小师妹果然厉害,大师兄惭愧。”
许太医确实惭愧不已,觉得自己从前还是太自大了, 以为自己已经学有所成了。
却没有想到,跟小师妹一比,还是有距离。
阮棠这药方是结合着阮旭天的笔记,以及老大夫的医书,开的药方。
许太医拿给了院正过目,阮正点头,“这药方可以一试。”
其它太医看了也点头,“这一味药用的精,我怎么就想不到呢。”
“我亲自抓药,熬药。”
为了保险一些,阮棠表示自己亲自来,免得节外生枝。
“有劳了。”
人精的太医们巴不得阮棠包揽下来。
空间里有些药,但小皇孙的身体太虚弱了,虚不受补,阮棠也不敢乱用。
她虽写了药方,但也是保守治疗。
阮棠亲自抓药,配药,熬药,宗政御想陪她,她不让,多次赶他离开。
但宗政御还是不远不近地守着她,心里想着要尽快成亲,把阮棠带回宁州去。
不然留在京城,没完没了了。
小皇孙现在是整个皇室的第一个孙子,还是皇长孙。
七皇子后院生了女儿了,还没有得儿子。
所以现在皇长孙的命是重中之重。
宗政御也希望能保住这个孩子。
只是小皇孙身体太弱了,随时夭折,宗政御不希望阮棠留在京城。
阮棠熬好了药,立马就盛出来,然后亲自送到了太子这边。
太子和太子妃都守在小皇孙的身边,皇帝也在,地下跪了一众太医。
阮棠两个碗不停的倒腾着,让药凉下来。
“太子殿下,下官来吧。”
太子这才让了位,阮棠抱起了小皇孙,他全身红通通的,头上还敷着湿巾帕。
阮棠拿着小勺子,轻轻地吹着汤药,一点一点地喂给小皇孙。
大家都看着她的动作,不由屏住了呼吸。
连宗政御的心都紧紧地揪住了,为阮棠捏了把汗。
“大家都出去吧,都挤在屋子里,对小皇孙治疗也不利。”
皇帝一听,立马让大家都出去。
太子朝着太子妃道,“你也出去吧。”
“臣妾”太子妃不愿意离开,那是她的孩子,现在生病了,她这当娘的哪里放的下心。
这会太子妃确实担心的不行,双手合十,不停的默念着,希望这个孩子能保住。
虽然今天她心里骂着这个儿子是小白狼眼,可真不希望这个孩子没了。
阮棠喂了药后,又开始给小皇孙擦身,宗政御朝着太子道,“我留下来和御药师一起照顾康儿,皇兄和皇嫂也去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