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城都盼着农家糖宝失宠(548)
这样来钱,实在是太轻松了。
可如今李如花害死了钱老爷子,李家也早把阮家得罪透了,李老头死了,又要把村长和族人们得罪。
李家以后该怎么办?
“娘,回来吧。”
李家兄弟对视一眼,眼里都是苦涩。
李家的媳妇也同样不好受,本以为能过上富贵的日子,可却成了过眼云烟。
这个时候李家的媳妇们自然就怪了李婆子。
觉得这一切都是李婆子所为,若不是她贪得无厌,没有管好李如花这个女儿,怂恿李如花和离。
现在李如花还在阮家享福呢,那李家自然也能跟着沾光。
被儿媳指责,李婆子自然不干了,她当初就和两个儿媳骂了起来,“当初可是你们说钱地主家缺儿子,要纳妾的。是你们怂恿如花的,现在你们却怪到我老婆子的身上,若不是你们,我老婆子怎么会劝女儿和离。”
这一瞬间,李家婆媳几个又吵了起来。
相互撕扯之下,婆媳几人就在众目睦睦之下干架了。
李家兄弟有的护娘,有的媳着儿媳,打着打着,兄弟俩也互欧起来。
这一刻,什么兄情感情都抛到了脑后。
李老头还尸骨未寒,还在堂屋摆着,还没有下葬呢。
李家这边就打起来了架来。
“啊啊啊……”
李家的孙子大吼一声,“这个家没法待了。”
说完,他冲出了家门。
其它的几个孙子也是如此,纷纷跑出去了。
李家人这才停手下来,但也叫不回儿孙。
李村长道,“够了,赶紧把你爹安葬了吧,太不像话了。”
李家兄弟也没有再去顾着儿子们,他们以为儿子们会回来的。
李婆子和媳妇们也是这样想的。
却不想,他们把李老头下葬后,一连几天,迟迟都不见李家的孙子们回来。
李家人慌了,到处的找孙子,找儿子。
然后,有人说,看到他们往哪里跑,往哪里去了。
李家一路打一路问,走了好久。
却看到了乞讨的柳老头和柳婆子。
他们惊呆了,特别是李婆子,想到柳家的孙子都送去了学堂。
还以为王荣武偷偷给他们钱了,没有想到钱是靠着这样来的。
李婆子想嘲笑柳婆子他们,可是看到他们两个碗里的铜钱。
顿时李婆子也心里生出了一种想法,她不走了,她蹲到了柳老头和柳婆子的对面去,然后把自己弄的灰头土脸的。
没有破碗,她就朝着儿子儿媳们道,“你们给我弄个破碗来。”
李家的儿子儿媳顿时脸色尴尬,“娘,别闹了,走吧。”
他们还是要脸的,不愿意留在这里,更不愿意乞讨。
又不是干不动了,只要他们肯干,家的地都能过活。
可李婆子不愿意走了,“我老了,干不动了,你们给我拿个破碗来,我讨到了钱,以后还能给几个孙子娶媳妇。”
李家的儿媳就真的给李婆子找了一个破碗。
“你疯了。”李老大看着自己的儿媳。
“我没疯。”李大儿媳道,“娘自己愿意,而且娘说的也是实话,娘干不动了,在这里坐坐说不定就有贵人给钱。你看对面柳家的老头老婆子这样都能讨到钱送孙子上学堂。”
最终李家的儿子儿媳都沉默了。
他们默默地离开,表示要去找儿子,留李婆子一个人在原地。
乞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柳老头和柳婆子就经常被别的乞丐给搜刮了。
但他们也学聪明一些,想办法藏银子,甚至有时候含到柳婆子的嘴里躲过了搜查。
两人也经过了一段很艰难的日子,才渐能生存下来。
也不一定每天都讨到钱,他们夫妻俩还会挨家挨户的乞讨,甚至去下跪磕头。
什么脸面尊严都不要了。
而李婆子初来乍到,不知这些。
她蹲了一天,饿的头晕眼花也没讨到一文钱。
还是怀里藏着半块馒头,拼命的喝水,不然得饿死了。
第二天,好不容易讨到了一文钱,李婆子欣喜,却没有及时的藏起来。
一个乞丐路过,直接就拿了。
李婆子登时大怒,冲过去抢,被刮了两个嘴巴子,打的晕头转向。
乞丐还放话这是规矩,以后讨到的钱必须上交。
看着强势的乞丐离去,李婆子愤恨地转向对面的柳老头和柳婆子,控诉道,“你们太坏了,竟然不告诉我乞讨还有规矩。”
柳老头比她更不满,“谁让你到我们面前来乞讨,抢我们的钱。”
李婆子气坏了,“这路又不是你们的,只准你们在这里乞讨,不准我也乞讨吗。”
李婆子不管,她甚至还跑到了对面去,蹲到了柳婆子的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