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城都盼着农家糖宝失宠(564)
“你觉得派谁去好?”
“杨凡”
上辈子也是杨凡去,而且在毅勇侯还有永安伯不在后,杨凡‘异军突起’成了大雍的主将。
而且接连在东胡和南蛮的战事中立了大功。
大雍的将军当然不止杨凡一个,甚至大雍的将军很多。
五品以上为将军,从五品以下则是副将。
而五品到一品将军之间,有九个等级。
一品,从一品。
二品,从二品。
三品,从三品。
四品,从四品。
五品。
而每个等级,又分三阶段:初授,升授,加授。
初授是晋级受封的。
立功了,就是升授。
再立功,就是加授。
如果再立功,就可以晋一级。
不过看功劳大小,晋升的阶段等级也不一样。
现在杨凡是四品,升授宣威将军。
王荣武是从四品,加授信武将军。
大雍的武将等级也特别的复杂,像宣威将军的宣威,信武将军的信武,这些封号是跟职位固定的,不是跟人固定。
杨凡现在在西北打仗,如果其它地方突发战争,不可能再把杨凡调离。
这个时候,宗政御就要考量其它的将军。
他把武将的将军名单都拿出来,一一的阅览分析。
皇长孙没有打扰,他有时候感觉自己在皇叔的面前暴露了。
但有时候,他又觉得没有暴露。
或许没有暴露吧,毕竟重生这样离奇的事情,谁也想不到的。
即便他们从前也信神佛,可没真实发生在自己身上,都难以想像到。
晚间,夫妻俩睡前,阮棠就问着宗政御:“御哥哥,西北战事如何了?”
“交锋了几回,我们暂时小胜。”
宗政御道,“但西域地广人稀,气候恶劣,风沙大,还有戈壁滩,以及广袤的沙漠,将士们需要时间去适应。”
阮棠还想到了一点,便是高原反应。
如果单单只是西北打,那可能还好,但越往西域去,高原反应肯定更强烈。
再加上环境恶劣,将士们要保证草粮供应,还有水源的问题,这仗不好打。
单是风沙大,沙漠和戈壁滩,对行军打仗就有很大的困难了。
“如果需要,我也可以去帮忙。”
阮棠这话一出,宗政御笑了,“还用不着你,大雍将领不少,我有考量。”
宗政御肯定是更愿意用自己更信任的将领,不过每个将军性格不同,实力不一,都要安排好。
这用人也是一门学问,轻易不能用错了人,不然就是拿大雍江山和将士们的命不当一回事了。
“那御哥哥,你会去战场吗?”
阮棠心里感觉宗政御这样子,对战事如此关心,甚至在暗中安排。
不止带兵打仗的人,甚至物资草粮这些都一一过问。
而战场上的将领,背后也代表着各方势力。
有皇帝的人,太子的人,平王的人,宗政御的人。
甚至还有其它权臣往军队里暗中培养且安插的人。
这其中,有皇后背后的冯家,也有太子妃背后的杨家等等。
这些权臣官员们,他们不止是培养文官的潜力股,也会培养将军的潜力股。
只要培养出一个将军,再捧上去,就能掌控到兵权。
这其中,最为迫切的就是皇后的娘家,冯家。
冯家从前在文官路子上,被严家压的死死的,但又不得不依靠严家。
现在严家倒了,可皇帝却卡着,也没有让冯家人进入朝堂参政。
冯家觉得他们是最憋屈的后族了,身为国丈,还有国舅,却没有一点在朝堂上的权利。
所以文官路子走不通的情况下,冯家人就开始暗中培养一些身手好的人去从军。
只要他们混出头,冯家在军中就有了人脉。
但现在冯家的人却屈居杨凡和王荣武之下,没法出头。
宗政御摇头,“先看战事如何,如果局势很严重,我可能会请旨去战场,但父皇,还有朝臣未必会同意。”
现在不是宗政御想去就去的,皇帝那里也不会同意。
毕竟宗政御已经是掌管宁州又有实权的王爷了,若是去到了战争,就等于兵权。
到时候,就是宗政御没有想法,别人都不信了。
阮棠一想,也想明白了。
而此时,冯国丈和冯国舅就为此事议论了。
“父亲,这次的杨凡和王荣武不可小觑,有他们在上面压着,我们安排的蒋副将都没法出头。”
他们这几年送了不下十个人到军队里去,但只有蒋副将的职位最高,是从四品初授,宣武将军。
比王荣武还有杨凡的职位还低。
西北如今这么多的将领,蒋副将要出头并不容易。
而冯家现在迫切的需要军权,需要立足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