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城都盼着农家糖宝失宠(583)
后被母后接到凤仪宫,生产前送回东宫,生产的时候,儿臣在贡院,听闻母后从早到晚彻夜地守着,甚至太子妃侧妃她们都被赶离了。
儿臣也不愿意怀疑自己的母后,怀疑母族,可此事关系重大,母后与冯家胆大包天,妄图以冯家血脉,充皇室子孙。
儿臣若轻轻揭过,如何对的起父皇三十来年的教养之恩,如何对的起列宗列宗。”
皇帝深吸口气,直接让人去把为冯承徽安胎的太医给抓来审。
却不想小德子公公一过去,那个太医昨晚醉酒,一脚栽到坑里死了。
还有两个稳婆,一个说投奔远嫁的女儿,离京消失了。
一个说心绞痛,急病死了。
还有一个宫女,说是嫁给了青梅竹马的未婚夫,但一去查,那个宫女被暴力倾向的未婚夫给失手打死了。
然后未婚夫被抓到了牢房里,与牢中的罪犯发生斗殴,死了。
三个月的时间,这一桩桩事凑到一起,真有这么巧?
皇帝不信,太子也不信。
“皇家的血脉不容混淆,不管是真是假,这个孩子都不能留。”
皇帝的表情冷酷森然。
太子道,“父皇废了儿臣吧,母后是儿臣的生身之母,冯家是儿臣的母族。即便废了他们,定了他们的罪,儿臣上位后,天下人又如何看待儿臣。儿臣也无颜为天下之主,为天下表率。”
说到这里,太子又道,“从前母后在宫中,便一直干涉着儿臣之事,从皇觉寺回来后,也一直未消停过。以皇后之尊,儿臣的生母为由,总是插手东宫之事。连儿臣去哪个院子,她都要干涉。”
“这些你为何不同朕说。”
皇帝气了,就知道皇后不是什么好的。
而且进了皇觉寺这么多年,不知道反省,如今竟然还敢做出胆大包天之事。
“儿臣如何让这些琐碎之事烦到父皇,儿臣就想着,母以子贵,子以母贵,只要儿臣还是太子的一天,也是母后的尊荣,冯家的荣耀。就是后人也会记着,儿臣是冯氏女所出。”
提到皇后,太子就不可避免的提到了太子妃,“还有太子妃,是儿臣有眼无珠,选错了人。”
皇帝立马就想到了宗政御离宫之事,便道:“确实选错了人,待你继位,便封她为贵妃,后位暂且先空着,有合适的人再晋封。”
皇帝也想过废太子妃,但这样影响不好。
太子摇头,“儿臣也曾想过,可有母如此,有妻如此,儿臣倦也。”
“你先回东宫,好好理清你东宫之事,你九弟搬出宫去了,太子妃让禁足吧。至于那冯家血脉,暂且先留着,先别打草惊蛇,让他病着,百日宴也无须办了。至于你母后,朕来解决。”
太子瞪大了眼睛,“九弟搬出宫了,是太子妃逼的?”
“是不是她逼的不知,但你九弟从御书房出来后,被她拦下了。”
皇帝对太子妃也很是不喜,甚至都同情儿子了,生母没有办法选择,但正妻也选错了。
而且杨家是大雍的肱骨之臣,杨太傅还是皇帝的老师,杨家的女儿也不能随随便便废了,这样会寒了朝臣之心。
所以皇帝就想着,到时候太子上位,可以以太子妃生子有疾之事,不封皇后,封贵妃就行了。
至于皇后,皇帝想着让皇后就这样死吧。
可是皇后死了,还是有皇后尊荣。
百年后,还得与他合葬,这就让皇帝膈应了。
一旦混淆血脉之事查清,他不会再容皇后。
“朕再给你一次机会,一年的时间,如果你还是不愿意当太子,朕不再勉强你。”
皇帝也并不想放弃太子。
希望这个儿子能立起来。
“多谢父皇。”
第440章 孤没有龙命,你也没有凤命
太子一离开,皇帝立马派人去敲打皇后,又把皇后给禁足了。
皇后回宫后,三番几次被皇帝禁足,这心态都有些崩。
但想着未来,她忍了。
而且太子没有被废,皇后也松了口气。
但小皇孙染了风寒又没有好,冯承徽又被降位了,皇后心里担心的不行。
她想让人去东宫看小皇孙,可才反应过来自己被禁足了,皇帝还派人守着,连消息都传不出去。
皇后一阵的气闷。
东宫这边,妻妾们看着太子回来了,都非常的开心。
却不想太子一回来,一脸的冷肃地夺了太子妃的管家之权,交给了明喜郡主和周侧妃管理。
太子妃被禁足了。
她不可置信地看着太子,“太子爷,臣妾做错了什么,臣妾不服。”
“九弟搬出宫了,你如愿了吧。”
太子的话一出,太子妃目光闪了闪,一脸无辜道,“是九弟说了什么吗,太子爷误会臣妾了,臣妾并没有和九弟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