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城都盼着农家糖宝失宠(644)
他跪了下来请罪,也没有隐瞒着他送走废后之事。
太上皇哪里舍得怪自己的孙子,从前他以为那是儿子的梦,现在才知道是孙子的。
想到废后和太子妃,以及他们背后的冯家杨家还有刑家所干的事,就是诛一百次都不嫌多。
太上皇看着雍亲王,再看着大孙子, 只觉得他们三代实惨。
他们亲娘,妻子,都不是好的。
他们这都是什么命啊。
“明日朕去皇觉寺,你们也去吧。”
太上皇觉得还是要去庙里拜拜,去去晦气才行。
太后被烧成灰,雍亲王妃被娘家人草草葬到一荒山里,连个坟堆都没有。
至于废后,雍亲王把她葬在京城一处离庵堂近的山中,木碑上没有立字,成了无名的孤坟。
九公主没有和废后葬到一起, 她被葬到另一座山,与废后所在的山隔着一道深不见底的悬崖,遥遥相望。
太上皇和雍亲王还有宗政鑫在皇觉寺一住就是半个月,也许上了年纪了,太上皇整颗心都平静下来了。
在皇觉寺一住,都有些不想回宫了。
雍亲王和宗政鑫又陪着太上皇多住了半个月,然后父子两人便离开了京城。
这个时候,普昌县传来了许常山病重的消息。
阮棠这会犯难,她赶回普昌县,但燿燿欣欣还小。
而且她如今身为皇后,要离京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事了。
不过阮棠还是和宗政御商量一下,“御哥哥,师傅病重,我想回一趟普昌县。”
“一起去吧。”
宗政御毫不犹豫道。
阮棠一愣,“御哥哥也去?”
“正好也回一趟宁王府,也许以后回去的机会不多了。”
现在太上皇还在,平王也还在,朝堂上如今稳固,宗政御去一趟普昌县也没什么担心的。
但以后太上皇和平王不在了,宗政御就算要离开,也不是想走就走的。
都是都要提前至少三五个月以上计划好,安排好的。
宗政御让人通知了太上皇和平王,太上皇匆匆从皇觉寺赶回来了。
“去吧,宫里有朕看着,也代朕为许常山上柱香。”
太上皇同意了,宗政御和阮棠就准备带着孩子一起出发了。
没想到平王和平王妃也要带孩子去。
还有老御史和唐婆子他们也表示回去。
而且老御史还上折子告老还乡。
宗政御同意了,下旨封老御史为文国公,唐婆子也成了文国公夫人。
许氏一脉的徒子徒孙们也纷纷赶往普昌县。
这一路上浩浩荡荡的,没有什么意外发生。
到了普昌县的时候,许常山也快不行了。
阮棠正好赶上见最后一面。
“师傅”
阮棠赶紧给许常山倒了一杯灵泉。
昏迷的许常山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睛看向了阮棠和儿孙,还有许太医一众弟子徒孙。
他沉重的开口,“我气数已尽,不用救了。”
“师傅”屋里的一众弟子红了眼。
特别是许太医,老泪纵横,觉得自己很不孝。
“正好你们大家都在,趁着我还有一口气,有件事我要公布一下,我之所以有今日的成就,是因为我在山洞里捡到了一本无名的竹简卷轴,直到最近,我才发现那份竹简是阮旭天所著。”
阮棠心里疯狂尖叫,“戒灵,你听到了吗,师傅说阮旭天!!!”
【听到了,这有什么奇怪的,阮旭天从前的手稿多的是,有些他自己写着写着弄丢了也不记得了。】
“所以,阮旭天在这个世界吗,那在哪个朝代?”
阮棠心里一大堆的疑问。
【也是也不是】
“那你和我解释清楚啊,我整个人都懵了。”
【你先顾好眼前的事,待过后我再跟你解释。】
阮棠这才把注意力回到了师傅的身上。
“师傅,阮旭天是何人,为何没有听说过他的事迹?”
阮棠出声问道。
大家也点了点头,从古至今,并没有听说过阮旭天这个人。
许常山摇头,“我也不曾听闻,也许是千百年的神医吧,那道书简,我翻了不下千万次,直到最近竹简破了,我才看到了阮旭天这个名。”
许常山让人从他的床底下的抽屉里拿出了一个书简卷轴。
大家上前摊开来,就看到了最末尾的竹片被分成了两瓣,上面写着阮旭天的大名。
阮棠瞪大了眼睛,仔细地看那上面的字迹,真是阮旭天。
许常山道:“从今以后,再无许氏医门,我要让阮旭天的名字流传下去。”
许氏医门的弟子们都懵了。
“你们可听到了?” 许常山朝着一众徒子徒孙说完,就是一阵的咳嗽。
“谨遵师傅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