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城都盼着农家糖宝失宠(684)
京中,永和长公主在京中待闷了,听闻宁州,也想去见识一下。
她问了永安长公主要不要去,永安长公主自然不感兴趣。
在永安长公主看来,最富有的便是江南,她从江南进京,就再也不想离开京城了。
怎么可能愿意去宁州。
即便听大家吹嘘着宁州多好多好,永安长公主认为,也不过是因为阮棠和宗政御还有王阮两家的原故罢了。
永和长公主和宗政御一提,宗政御同意了,安排了人马护卫永和长公主去宁州。
永和长公主一走,永安长公主立马高兴了。
觉得没有永和长公主在,整个京城她最大。
虽然最大的是宗政御和阮棠,但在永安长公主的眼里,这两个是小辈,而且只要她不犯事,两个小辈也管不到她这里来。
这确实也是这样,可永和长公主去了宁州后,永安长公主就放飞自我了。
仗着身份把自己当审判者插手人家后宅妻妾婆媳之事,上窜下跳的,还口无遮拦。
妻妾之事,本来就很敏感的,立场是敌对的。
妻为尊,妾位卑。
妾虽也是合法的,但后宅争宠,没有谁真正的单纯,心机手段,十八般文武才艺都能用上。
永安长公主刚进京的时候,还是正妻代表。
现在不知道脑子抽了,还是因为儿媳善妒不愿意她儿子纳妾的原因,反正到处宣扬三从四德。
指责正妻不够大度,正妻不主动为丈夫纳妾。
甚至还为妾说话,大义凛然,匡扶弱小。
偏偏附和永安长公主的人真不少。
有些人,年轻的时候,不愿意丈夫纳妾,但当了婆婆之后,就恨不得把儿子后院塞满。
还有许多从小到大被洗脑的女性,也是赞同这样的说法。
她们把自己当成了妇德的典范,嫁人后,自己不方便,就主动给丈夫纳妾,主动把丈夫推到妾侍那边夜宿。
就算心里不乐意,为了名声,她们也忍下来了。
等当了婆婆后,更是觉得她的一切是对的,她的儿媳也必须这么做才对,而且要做的比她更好。
不然,就是善妒不容人。
阮棠虽然没有说过妻妾论,或者妇容妇德论。
她也知道以自己之力,是很难改变这个世道对女人的洗脑和思想束缚的。
只是她以为她和宗政御帝后两个做出了天下表率,再加上王阮两家也都是一夫一妻,至少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人的观念。
却没有想到,高举着娶妻纳妾,左拥右抱论,反应最激烈是一些女人。
如果是男人们反对,阮棠还能理解,但是男人们都还没有怎么叫嚣呢,就一大群脑子糊涂的女人在前面冲锋陷阵,为男人的性福谋利。
从前这些人还没那么高调,在永安长公主的煽动之下,越演越烈。
甚至还有大胆的人说皇后不贤,怂恿永安长公主去劝。
永安长公主私下道,现在不能去劝,不然直接开罪了皇后。
她们要继续扩散,得到更多的人支持,到时候朝堂重视起来,皇帝认同了她们,松口选秀,皇后能如何。
是啊,大家都觉得只要皇帝开口选秀,皇后闹也没用,反而会受到大家的指责。
所以她们觉得最主要的是通过民间的支持率,让皇帝重视起来。
“看来永安姑母不止是对儿媳不满,对我这个皇后也不满啊。”
阮棠微微一笑,“把永安姑母那群人一个个记录下来,她们既然这么想做大度的女人,本宫自然要成全她们的。”
阮棠自己也有两个公主,她是不愿意附马纳妾的。
这么看着,永安长公主好像也没啥弱点的。
阮棠把永安长公主的儿子后院资料一看,永安长公主的儿子中了进士后,如今是京中一个七品小官。
但除了正妻,后院妾侍就已经有八位了。
除了一个是正妻开脸之外,六个是永安长公主赐的,还有一个是儿子相中的。
“本宫要看到那个后院彻底乱起来。”
阮棠这会对永安长公主是真的厌恶了。
老老实实当公主不好么,非得这样上窜下跳。
如果宗政御要纳妃,阮棠确实不能怎么样,但惹毛了她,只有两败俱伤。
甚至她最后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后果也是无法估量的。
但现在不是宗政御的问题,而是一群跳梁小丑,吃饱了闲的没事干,想要利用民间的影响力,妄图左右朝堂,影响宗政御纳妃之事。
这就其心可诛了。
本来朝臣们就已经提过几回了,都被宗政御给否定了。
朝臣们不提,永安长公主这些人却反而大义凛然地把事情给揽下来。
甚至在民间插手人家妻妾婆媳之事,还把自己当成了天下妇德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