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城都盼着农家糖宝失宠(84)
然后又跑到空地下采了一些野生的小粉花做成了一个粉色的花环,往阮小姑的头一戴。
瞬间唐婆子和大伯娘还有杨四娘都惊艳了。
“这这,太好看了,秀儿跟仙女似的。”杨四娘都恨不得阮棠也给她编头发做一个这样漂亮的花圈。
但想到自己现在几个孩子的娘了,又大着肚子,已经不是少女的模样了,心里不住的遗憾。
阮小姑红了脸,欣喜地跑到了水面照了照,爱不释手地摸了摸头上的彩带和花环。
“糖宝真是心灵手巧,以后糖宝和我一起学做针线吧。”
阮小姑道了一句。
“你教大妞二妞,糖宝我来教。”唐婆子也是会点针线做的,从前也靠着针线活养家。
只不过现在年纪大了,眼力不好,所以才很少拿针线。
“我我不行吧。”
阮棠欣赏刺绣手工艺品,可让她拿针拿凶器还行,让她定定地坐着刺绣,她觉得有点强人所难。
第64章 公子太会做生意了
等大妞二妞回来,阮棠又把大妞二妞编了辫子,做了同样的花环,大妞和二妞开心极了。
没有女孩不爱美的,小姑娘也一样。
“这头花要怎么卖?”大伯娘问道。
“卖给县城的千金小姐。”
这些布是好布料,卖便宜了确实亏,毕竟还有大家的手工费。
卖贵了,乡里人不会花这个钱买。
所以阮棠盯的只有县城里的千金小姐,这类的消费人群。
现在她做的头花比较新奇,市面上还没有得卖,赚的就是一个新字。
而且这个头花很简单,别人一学就会了,到时候别人模仿了,想要再靠头花挣钱就没那么容易。
古代一匹布是四丈,一丈是十尺,一匹布就等于四十尺,就相当于一匹布13.33米,可以做不少头花。
阮棠特别地拿着头花去问阿紫和许嬷嬷,她们见的世面比较多。
许嬷嬷和阿紫看着头花眼前一亮,“这看起来不输宫花。”
宫里也有宫花,但宫里的宫花是金银珠宝做的,并没有用布做的。
宜婆也稀罕的很,“糖宝真是手巧。”
宗政御一顿,“糖宝,这些头花你有多少?”
“就是王家的四匹布做的,不知道是什么料子。”阮棠道。
“是绫罗绸锻,一匹布大约二十两左右,平民只能穿布衣,也可以用素雅的绫罗绸锻,但不能穿锦绣。”许嬷嬷道。
阮棠点了点头,她听唐婆子说过,平民只能穿布衣,不能穿精美鲜艳的颜色。
想到这里,阮棠再一次感叹道:万恶的封建社会。
“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宗政御说着朝许嬷嬷和阿紫道:“你们把剩余的料子也拿出来,交给糖宝做头花,不过这些料子,要送往京城,须做的更精美一些。”
“可以”阮棠没有想到过来还能接到生意。
“一朵花,我给你一两银子。”
际棠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一两银子一朵花,钱真的这么好赚吗?
她和唐婆子她们商量的顶多也就八十文、一百文钱一朵,还是卖给千金小姐的。
现在宗政御说的一两银子,可以买十朵了。
“公子, 会不会太多了,您不用对我这么好的。”好到她有些心虚了。
虽然她知道这些布料不便宜,但一匹布有13.33米,一米至少可以做二十朵头花,可以许好多的花瓣头花。
蝴蝶节,一米可以做两百个。
更不说还有一些碎布也可以做。
一两银子一朵头花,真是“一本万利”,赚翻了。
“你这手工值得。”
宗政御一看到头花,立马就想到怎么赚宫里的钱了。
上辈子,有宫女弄出了头花,也是绢花,不过是很大朵的,直接戴在头顶,宗政御觉得丑死了,却风靡整个京城,甚至影响到各地去。
所以这会宗政御就想把阮棠做的绢花卖到宫里,甚至京城,去赚一笔。
阮棠高兴坏了,一两一朵,一匹布保守上百个,至少也一百两啊。
“公子,你可以买各种颜色的布,每个颜色都有才好看,还可以做彩色的。还可以买一些小小的珍珠,最好有孔的,串在绢花上。”
宗政御轻轻颔首,然后吩咐着侍卫出去买。
阮家人忙开了,阮棠、唐婆子、阮小姑、大伯娘、杨四娘不家大妞二妞,甚至许嬷嬷和阿紫和宜婆也一起来。
大伯娘和杨四娘多少惦记着娘家人,想着要不要让娘家人来帮忙,可以一起赚钱。
但被唐婆子给警告了。
现在赚的就是一个新子,一旦这手工艺传出去,让公子赚钱了,算谁的。
一两银子一朵啊,唐婆子怕宗政御亏钱,心里过不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