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折钗记(69)

作者:红楼小后宫 阅读记录

大观园中,雪芹轩外,薛家母女和贾芸围坐在葡萄藤架下,喝着潇湘馆送来的武夷山茶,看着一芽两叶的绿茶尖儿在景德镇出的青花瓷杯里打着旋儿,泛出一串细细的泡沫来。

此次《蔡文姬》新剧上演,又多承了宝钗的跨刀相助,贾芸特意包了两个雅间,邀请薛家母女将两出新戏一并看了,回来之后,又邀着他们吃茶说话。两人自无异议,便在天井之中摆开了桌椅,又命莺儿等去外头薛蟠那里取来了一些奇异罕见的果子,在雪芹轩中满满的铺排开一桌,倒也丰盛热闹。

“薛姨妈,这两出新戏看的如何?”

原本按着贾芸的辈分,是应该叫一声薛家奶奶的,可是薛姨妈却执意的要贾芸单论一辈儿,和宝玉黛玉一样,只叫姨妈便可,贾芸谦辞了两回,见拗不过也就罢了。

“我看着自然还是芸哥儿的戏更好!”

薛姨妈不是一个精明的人,就连夸赞别人也显得有些儿笨拙,这口气听上去倒是有些“只看人情,不问内容”的意思了。

好在宝钗是个方家,闻言笑道:

“两个戏说起来都是好的,只是《曹大家》比起芸二爷的《蔡文姬》,还是流于平淡了,虽说通篇诗骚满章,毕竟缺了筋骨的,经不起咀嚼,不像二爷的《蔡文姬》,环环相扣,尤其是‘求情’一场,平地拔起,峻峰凛然,方才能见出胸中的大沟壑大手笔!”

“呵呵,宝姑娘实在过奖了。”

听着宝钗MM的评价和称赞之词,贾芸露出一脸的灿烂笑意,轻轻问道,

“却不知,宝姑娘是更喜欢曹大家还是蔡文姬呢?”

第四卷 梨园待诏 第六十九章 任是无情也动人

更新时间:2010-6-28 10:32:51 本章字数:2639

薛宝钗似乎没想到贾芸会突然问出这样的问题来,闻言怔了片刻,左思右想的竟是不知该如何回答。

按着以前的宝钗,只怕是毫不犹豫的会选择曹大家,可是自看了那出《蔡文姬》的话剧后,又觉得似乎那样的人生才有意思,才有趣味,偏偏又不好意思在贾芸面前表露出这番心思,左右为难间,竟是被贾芸生生的问住!

贾芸微微笑着,这才是他带着薛家母女去看戏的真正用意。原著中的宝钗,实在是太过端庄沉稳,太过练达老到,也太过温柔豁达了,仿佛人前人后,都是为了别人而活着。贾母帮她过生日,她却只是顺着老太太的意思,专点老年人喜欢的烂甜食物和热闹戏文,就像在当日的红楼戏院中,为了自己的家族,她也可以硬着头皮以自己为质,恳求贾芸的帮助。

可是,她毕竟只是一个二十岁的少女啊,难道那懵懂的情怀之中,真的就没有一丝儿的浪漫和张狂么?不!四下无人之际,我们可以看到她持着一并团扇,追扑一对大蝴蝶,直到香汗淋漓,面红耳赤。我们也可以看到,面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奚落,她也会偶一露峥嵘,三言两语的讥讽一下那个憨惫的宝玉。

这才是一个花季少女的可爱之处啊。

其实,贾芸心中所希望的,是宝钗能够在自己的影响下,鲜鲜亮亮在所有人面前舒展上一回自己的美丽和智慧,曹公说:“任是无情也动人”,谁能否认作者对于这个人物由衷的喜爱和用心,可是,谁又能不感慨,宝钗的悲剧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只怕倒是来自于自身的。永远把自己自觉的当成家族的一枚砝码,到最后,换来的,终究只是无尽的痛苦和落寞罢了。

贾芸并没有奢望着自己能够折下这支金钗,可是他希望,在宝钗的结局中,无论有没有自己的位置,总是要摆脱掉原著中的那份悲悼才好啊。

秋风飒然,雪芹轩外的小池塘中飘进了几瓣枯叶,抖出一圈浅浅的波纹。薛家母女和贾芸只是沉默得低头吃着茶,莺儿、小红和四儿这些丫头们则乖觉的围拢在不远处看着,万籁俱寂,仿佛都在等待着宝钗的回答,良久,这个美丽的少女才终于抬起头来,深深的注目贾芸,檀口轻启,说道是:

“若得汉使董祀郎,便做文姬又何妨!”

月淡星沉,那一夜的贾芸辗转难眠!

————————————————————

“二爷二爷,快些起床吧,老爷差人叫你呢……”

第二日的清晨,贾芸犹在迷迷糊糊的回味着宝钗MM那一句告白似的誓词,小红却高声喊着冲进了里屋,身后的四儿抱着一大堆衣裤,手忙脚乱的帮着贾芸打理整饬。

“怎么回事?”

贾芸的脑子里依旧一片混沌,只得任由两个小丫头摆弄自己。一旁的小红说道:

“谁又知道呢,一早外头就来了玉钏儿姐姐,说是奉了老爷夫人之命,请芸二爷去一趟正厅。”

“不知道又有什么事儿了?”

贾芸无奈的摇摇头,走出了卧室,只见一个年轻的白衣少女正背负着双手站在门口,打量着自己屋子里的景象,看见贾芸出来,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行了一礼,说道:

“我是太太房里的玉钏儿,当日的事情还要谢谢芸二爷的救命之恩呢。”

“谢我?”

贾芸一愣,玉钏儿忙说道:

“我听宝玉房里的晴雯说,宝二爷肯去跟太太求情,还是吃了你的激将法呢。”

贾芸明白了过来,当日金钏儿被王夫人要逐出贾府,却是贾芸登门请宝玉去安抚了他老娘的怒火,这才保下了金钏儿,否则,按着书里的描写,回去几天之后,这个刚烈的姑娘就要投井自尽的,这么想来,自己倒也的确当得起救命恩人这个说法。只是没想到,那个晴雯倒是个心直口快的,把自己也供了出来,并未专美于自己的宝玉主子。

“可知道老爷传唤有何吩咐?”

贾芸笑着询问,玉钏儿却摇着头说道:

“老爷上朝回来就急匆匆的命我传你,究竟所为何事,我也不知呢,不过,看老爷夫人的神色,并无慌张恼怒之气,想来该是好事儿吧。”

贾芸稍稍的放下了心来,先前,他还以为贾政又要和自己商谈关于红楼戏院归并官中的事项呢。

“如此,咱们便走吧。”

贾芸和玉钏儿两人一前一后起步出门,炷香功夫,便来到了荣禧堂上。贾政、贾赦、贾珍、贾琏等色色都在,望着贾芸的脸色也多多少少有些奇怪。

“二老爷唤我有事?”

贾芸上前一礼,语态谦逊。自己关在大观园中已经很久了,贾芸实在很想能说服这个贾政松开禁令,允许自己出门。

“嗯,你倒果然是个能惹事的,就算关在园中也是无用,你瞧瞧,当今太后的懿旨,说起来,咱们家还是头一回奉接呢。”

贾政依旧是一副严肃方正的表情,只是指着桌上供奉的那一卷帛书侃侃而谈,贾芸皱了皱眉头,显然并不明白其中的关窍,直到上前打开了懿旨,才知道竟是宫里也听说了自己的新剧《蔡文姬》,特意邀请红楼戏院二赴大内演出,并专门点明要让戏文的作者“莎翁”贾芸一并前来。

“如何,你可真是有天大的面子啊。”

贾政不无讥讽的说道,

“自先皇宾天,太后多久没有召见过臣工了?没想到,竟是由你来破例,咱家的芸哥儿着实是了不起的!”

一旁的贾琏也笑道:

“难怪太后当日会亲下懿旨令京兆尹放人,原来竟也是红楼戏院的戏迷呢,真真是再没想到的,这下九流的戏子竟然也会惊动了她老人家,以至于出入宫掖,有如家常便饭一般,听戴太监说,那个柳五儿还被赏了一块腰牌,大是得宠呢,就连园子里的柳家夫妻,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听说正在张罗着要回乡买地,作富家翁去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