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本反派竟成了主角之友(138)+番外

作者: 宝金 阅读记录

读了信才知道,皇兄之所以赏赐他种地套装,竟是峄城公主和舒兰与揣度他的心思,特意为他求来的!

叶清瞻只觉心下悲凉。

他写信抱怨农业上头他改革不动,其实是疯狂暗示公主侄女去求求她爹,该拨款搞“大燕好农民”选举了。

选出出色的庄稼把式,赏他,夸他,让天下人都看得到他。

这么操作三两次,大燕的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应该就会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不断提升。

若不如此,叶清瞻实在想不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办法。他面对着什么也没有的局面,可不只能用笨办法前进吗?

否则,这没有良种、没有农机、没有农药、没有大棚、没有科学种植、没有研究人才的困局,该如何打破?

在这一年里,他愁得喝了无数杯黄酒,却只干了两件事。

其一,发动百姓修水渠,挖池塘。就算不能主动应对天气变化,至少尽量减轻水旱灾害的危害。

其二,组织人手在各村里都修坚固高大的“大仓”,在南梁人前来抢粮的时候,百姓们可以带着家中财物粮食躲进去,一边放烟花烧烽火召唤燕军,一边用大仓里附赠的连发弩予以还击。

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叶清瞻对此并不满意。他仍然和峄城公主、舒兰与保持着信件联系,不时哭诉,希望他们灵光一闪,在皇帝身边提个醒儿……

于是两位留在京城的小帮手认为,她们从他的书信里读到了他的梦想与需求……

他想要粮食!想要能种出好多粮食的方法!有粮食他就无敌了!

舒兰与认为,如果叶清瞻真想得到这些东西,他直接去找鹿鸣就行了。鹿鸣把自己的几个“发明”留在京城叶清瞻的铺子里寄售赚钱,单“洗衣浆”一样,就给他赚了不下二百两银子。可他人却跟着叶清瞻去南边见世面,想找他再方便不过。

他那个空间里,就算拿不出超级稻的种子,摸出几个土豆切开来种下去,总是没问题的吧?

她在回信中仍然建议,没钱搞不动海选吗?那就先贴个榜出去,征集一下民间好种子嘛。

而峄城公主却觉得,可以吃的东西大约都已经被百姓们种出来了。因此,叶清瞻的叙述,被她理解成了“皇叔想要几个种地的人才”。

种地的人才其实不那么好找,除了朝廷的农事官有些理论基础外,再好的庄稼汉,也不过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在天地里伺弄。

这就不好选了,每块田的状况不一样,每一年的状况也不一样,峄城公主怎么想都觉得叶清瞻的选人才计划不太可靠。

等这么选出农业人才来了,不还要验证他的经验堪不堪用么?那又要花掉一年时间。

不如直接送个能用的人给他。若只给个人,不够用,那便把书也给他,种子也给他,叫他放心折腾吧。

峄城公主一片好心,让叶清瞻每天被小农事官打搅。

懒惰的毅亲王实在不想自己读农书,索性将书籍和种子都交给他打理,嘱咐他一定要为大燕的农业发展找到一条新路,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千万不能不当回事——若有人敢怠慢农技探索,尽管来找亲王殿下,殿下支持农科研究!

这本来是一句美好的祝愿,叶清瞻压根也没指望那小子一个人能干成什么事儿!他甚至觉得,微服去乡下田间找老农聊天,也比在这个时代种对照组来得靠谱些。

但万事都怕人认真啊。

那农事官年岁小,心眼少,怕说话,可偏偏自认责任重大。因此他每日里不是伺弄各种秧秧苗苗,便是满地抓叶清瞻,汇报他的实验进度,寻求亲王殿下的支持理解和鼓励。

叶清瞻简直觉得自己是受害人了。

天下有谁喜欢听一个结巴的人一边打嗝,一边像是卡了条的磁带一般单字循环“臣种了豆豆豆豆豆豆“呢?

他端得是身心俱疲,他甚至反思了一下:无论是做王爷,做将军,做纨绔宗室,还是做江湖游侠,都不该操心一个农事官到底种了多少种豆吧?

他身边就不能有一个能完美领会他意思的人吗?能给他分担些许压力,叫他不必事必躬亲……若有这么一个人该多好?

叶清瞻是真的觉得自己很惨。他遇到过这样的人啊,比如公主侄女的阿婉女官。可想也知道,阿婉才不会跟着他走呢。

要是他也能有这么一个机灵懂事又有脑袋的副手就好了。

第61章

叶清瞻本是宗室里最有钱的主儿——他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从他还是个三四岁孩子的时候开始,但凡老毅亲王交给他名下的产业,便样样都有不菲的收入了。

至于他自己投资的产业,不拘是铺子,还是庄园,也是颇得财神看顾。无论水旱,不拘年景,他从没遇到过折了本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