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出魔入佛2(596)
连早先时候的羡慕,也都被这满满的忌惮排斥得丁点不剩了。
再光明的道途,再似锦的前路,在那位的目光垂注下,也得蒙上一层厚厚的、厚厚的阴霾,铺上锋锐的荆棘和刀刃。
“他居然没呆在景浩界世界里,还敢往还跑,这可真是......”
如果留在景浩界世界里,占据天时地利,又有那位道主大能可能留存的后手在,起码能给他少去五成的麻烦,可一旦出了景浩界,走到诸天寰宇来,那就真是不能保证了。
“谁说不是呢?”旁边的金仙大修也是默默地接了一句。
他看向那叶灵舟,看见静静地坐在船舱中却背脊挺直的小和尚,似喟叹似漠然,“但光是这一份心气胆性,也已经证明了一些东西。”
那位金仙大修也顺着旁边同伴的目光看了过去。
旁边的金仙大修这个时候又开口道,“你看见了吗?不单单只是我们啊......”
那位金仙大修闻言,悄然转了目光,往道宫之中的其他各位金仙大修看去。
先前时候是他不曾留心,现在这么一注意,还真让他看出了什么。
他无声地点了点头。
果真不是只有他们对这小和尚忌惮三分,就连其他的金仙,也都在隐隐透着些什么。
他最后看了那小和尚一眼,收回目光,低声提醒同伴,“开始了。”
作者有话要说:好了,各位亲们晚安。
第171章
自道宫那边若有似无地投落过来的视线陡然减去大半,净涪本尊觉得,或许是他们这些金仙大修终于开始商议正事了。
他稍稍放松了一下身体,以舒缓那近乎是下意识紧绷的神经。
方才那些或是善意,或是恶意,或是探究的目光,哪怕是以净涪本尊的心志,也扛得甚是艰难。
净涪险些都觉得有人会出手的。
他目光焦点凝聚,从手上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扫到身上青蓧玉色的袈裟,然后又转回来,再度看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还是修行吧。
实力的差距,也只能通过踏踏实实的修行来一点点弥补。
净涪本尊收摄心神,细品这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虽则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乃是佛门禅宗根本经典,佛身翻阅参悟,才最是恰当,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微言大义,对净涪本尊乃至是心魔身的助益都不少,倒也不必注意这些细枝末节。
而且以净涪本尊的修行来抽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的佛门理念,只纯粹钻研经文中的智慧般若,仔细品味之下,也确实别有一番体悟。
但是就在净涪本尊体悟《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文时候,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了悟忽然将他从那义理中拖拽了出来。
他皱着眉头四下张望。
这寰宇虚空中除了那一道道道光辉耀灼灼之外,再没有其他异样。
净涪本尊的眉头当即锁得更紧了。
可是任他再如何探究追寻,也还是一无所获。
他慢慢地收回目光。
只是这一次,净涪本尊体悟《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义理时候,就多少收了几分,不似先前那样的专注沉迷。
事实上,哪怕净涪本尊什么都没有发现,他的感知也完全没有出错。
就在刚才,就在净涪本尊乃至是那座道光辉耀的道宫里一众金仙大修的眼皮子底下,五个气机隐隐勾连的玄仙施施然地穿过了沉桑界的天地胎膜,进入了沉桑界天地里。
那五个玄仙进入沉桑界天地,就像是行走在自家的后花园里一样自在,全没有半点多余的动静,以致不论是天地胎膜之外,还是天地胎膜之内,除了一个人之外,竟再没有谁发现了他们的行迹。
那位已经提着空荡荡的鱼篓回到小院的少年看着这五位玄仙,满意地点点头。
“都各自寻找自己的位置吧。”
那五位玄仙修士齐齐对着少年笑了一笑,便侧目去看其他人。
“那我就先走一步了,各位。”
“今日一别,来日再聚时候,就该是我等等待多时的那个日子了,我也走了,各位道友慢待。”
“且去吧,我也要过去了。”
“走走走,莫多留,也不必留。”
“哈哈哈......”
少年提着鱼篓,看着这五位玄仙道别,脸上也始终盘桓着笑意。
等到这五位玄仙各自寻了方向之后,少年才抬起手来按了按自己的胸膛,“不急,都等了这么长时间了,且再等一等,就快到了......”
在他的低语中,少年的心跳渐渐恢复平稳。
他将鱼篓堆在小院的角落里,还如往常一样取来清水手手脚脚,就来到院子里的石桌边上坐下。
少年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沉桑界天地间正向着另一侧滑落的那个大日,默默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