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张网,八只乌鱼,一只明虾。
他把渔网穿在竹竿上吊着,继续往下一张网去。
第二张网的收获也一般般,几条乌头鱼,还有两条高眼鱼,倒是有几只梭子蟹。
开了这么远,油钱都要花不少呢,季淮开到第三张网的地方,还是等了等才收网,一边收网还一边喊道,“鱼多多啊,鱼多多~!”
“来鱼来鱼,全部给我来鱼!”
也不知道是不是大海听到了他的祈祷,刚拉上来的网就挂着一只肥硕的大马哈鱼,紧接着又有不少乌头鱼,还有几条舌头鱼,斑马虾也抓住两只,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小海货。
他看着渔网上的鱼,觉得不错。看这样,应该有个四五十斤,算是不错的丰收。
接下来就要赶回码头,下午三四点的海货最好卖,也最能卖出价格,看这个时间点,他能在四点半前赶回去。
他开足马力,开始往码头开去。
这个时候,阳光已经不那么炙热,海风徐徐,温热的阳光撒在他的身上,季淮抬头擦了擦脸上的汗珠,又看了看那三张渔网上的鱼,露出了满足的微笑。
海鸟在还在盘旋着,往下一冲刺,叼住了一只海鱼。
季淮空出一只手,冲它竖起大拇指。
*
三点过半,码头热闹非凡,两边的道路上蹲了不少的商贩,大爷大妈门穿着水鞋坐在摊子前或者蹲着。
道路上都是水渍,显得有些脏乱,但这里有最新鲜、价格最便宜的海鲜,不少人会专门开车来这里买海货,还有些外地人也会慕名而来,买去附近的大排档加工。
“要不要?二十五一斤。”
“大八爪鱼二十五,小八爪鱼十三。”
“不能挑,小螃蟹八块不挑。”
……
吆喝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这是舌头鱼,要这一条是吧?两斤六两。”大妈一边扯着袋子一边说,掏出那条鱼,刀起刀落,三两下就除去内脏,然后切好装在袋子里。
……
季淮跟着其他小渔船来到岸边,不少人就在那里等着了。
海岸上的东西都被他们逛了一遍,没能卖到想要的海鲜,而一艘艘回来的小渔船不知道会带些什么回来。
就像开盲盒般,或许会有惊喜。
季淮把鱼解下来,放在了框子里,准备提着上岸。
他的手里拿着三只虾,站在渔船上就冲岸上那几人说着,“海虾四十一只,要不要?只有这三只,活着的。”
一只明虾,两只斑马虾,个头有两个手指那么大。
“三十五。”凑过来的人还价。
“四十四十,一百一十五三只。”季淮没做过多的让步。
真正的野生海虾就这么贵,他们一次也抓不了几只,数量少,所以得按个卖。再说了,野生不是养殖虾,没有几十块一斤。退一步说,个头这么大的养殖虾也得好几十一斤,野生得一百多接近两百块一斤。
算算这重量,几十块一个并不贵。
“一百块三个,我买了。”那个女人还在讨价还价。
“不卖。”季淮摇头。
这玩意儿不愁卖,有得是人买。
果不其然,他才刚上岸,就有不少人围上来看看有什么海货,那三只虾很快被人以一百二十块买走了。
他也坐再路边开始卖海货。因为是新鲜上岸,一开始来看的人不少,好货都得抢着买。
“这条黄花鱼我要了。”
“黄盒子鱼怎么卖?”
“人家卖高眼鱼才三十八,你怎么要四十?”
……
“卖了卖了,便宜都卖了。”
“给你装起来?我怎么可能卖贵?再送你一条小海鳗,拿回去红烧。”
“乌鱼便宜啊,我就卖二十五一斤,要不要来一条?”
……
喝酒吹嘘是季淮的长项,换到做生意上来,自然也不会太吝啬,买卖还是做得成的。
短短一会,那几条带鱼和黄花鱼以及高眼鱼就被买走了。
好吃的鱼卖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般般的鱼,别的摊位也不少,所以卖得就慢了。
海边人嘴刁,什么鱼好吃,什么鱼不好吃,那都是一清二楚,价格也就哪个区间。做生意的也不敢太开高价。
与此同时。
殷采牵着季子晴的手,也慢慢往码头走。
“小心点,别踩到水坑。”她低头嘱咐着女儿。
今天下午老板娘要在店里等一个朋友,正好能看店,就提前让她下班。她去接季子晴放学,碰上发工资,想带女儿来买点海鲜。
她以往下班也会来这里逛一逛,晚上的海鲜便宜,都会买一点点,但是都是很常见很便宜的海鲜,好吃的海鲜再怎么便宜,那也得二三十一斤,要么就是死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