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庶子的庶子(女穿男)(19)
饶是如此,还分了好几块。
菜籽买了七八种,一个不落的给种上了。
赵家父子在后院忙了三四天,猪圈终于修好了,沈君月从集市上买了两只猪,一公一母两只小崽子,四只母鸡、一只公鸡,鸭子两双,统共花了一两银子。
饶是秦贞数学不怎么好,但是这些日子来,两人花的银子,算下来也差不多二十两了。
这些东西买回来,可不止占地方这么简单,起码得往嘴里吃东西。
猪倒是好吃,除了麦麸和玉米之外,后面那一堆干草倒是能凑合着过个冬。
然而,这中间除了干草之外,哪一样不要钱了,
约等于分家分到的五十两,去了一小半了。
哭!
秦贞这一天回来,天空刚好飘起了雪花。
有同学的家人给他送伞来了,秦贞家里住的近,倒是没人管他。
八卦的柳师兄眉飞色舞道:“师弟,要不要我送你一程。”
秦贞摇头,这点雪花又不能把人怎么样,抱着书优哉游哉地回去了。
一进门,就见沈君月和双儿两人,抬着她这几日晒的席子,送进了堂屋,见他回来,沈君月道:“还愣着做什么快来帮忙。”
秦贞忙跑过去接过她手里的东西,三人合力将席子抬了进去。
秦贞奇怪道:“你这到底是什么呀?”
搬来的第一天,她就在鼓捣这些麦子。
又是洗又是辗的,他原先以为是要种到后院的,后来发现不是。
再后来,这麦子里面还参了什么酵母粉。
现在的情况已经在外头晒了二十来天了,每日晾晒着,也不敢淋雨。
闻着味道有点奇怪。
沈君月道:“酒曲。”
秦贞懵,“啥玩意儿?”
“酒曲。”
秦贞默了一会道:“酿酒用的?”
沈君月点头。
秦贞暗暗咋舌,“厉害!”
说着给她点了个赞。
沈君月傲然道:“我说过了,咱不吃白饭。”
秦贞:您什么时候说过?
一天到晚的让我干活。
这几日天天翻地,他明显感觉自己又瘦了不少,这几天天气冷了,他穿上以前小了的棉衣,居然不紧巴了,唯一可惜的就是袖子有点短。
倒是一旁的双儿听得满眼羡慕,“娘子好厉害,娘子居然还会酿酒!”
沈君月微微笑道:“你跟着我好好学,将来也会像我一样厉害的。”
双儿用力点头,“娘子放心,双儿一定认真学习。”
秦贞抽抽嘴角,他发现自打双儿来了他们家,沈君月那张冰冰冷冷的脸,算是解封了。
第14章 邻居·秦家
一场雪过后,沈大终于从外头回来了。
背回来了一大麻袋的盐。
据说是因为要过年了,业城那边的盐价还降了一些,本来说好的是百文一斤,到了后来还给他们少了十文,又因为他们买的多,说是一个村子的人集体拿票买的。
于是,又少了五文,约等于八五折拿到手。
原先他们告诉邻居一百二十文,现在等于多赚了十五文。
秦贞一算,他们这十几袋,能赚个二百来文钱。
两家一平分,并没有多少。
沈君月道:“钱不能这么算……”
这算是一个细水长流的无本买卖,正因为秦贞与县太爷的关系,就算是后来有人告他们卖盐,他们也不怕。
因为他们卖的并不是私盐。
再加上,他们是从业城买回来的,说白了,业城的盐为什么那么便宜?
这种事情,本县的百姓可能有所耳闻,但是却并没有真凭实据,可他们有啊。
反正沈君月不怕。
他们这十来袋盐卖出去,不说别的,起码在镇子上,他们的口碑就建立起来了。
盐这种东西生活必须品。
不怕没有回头客。
秦贞再次给她点了个赞。
沈君月道:“你没事,帮我把猪喂喂。”
秦贞:“……”
秦贞才用麦麸和干草给猪拌好了猪食,提着水桶准备去后院。
就见邻居几位大婶嘻嘻哈哈地来了。
见秦贞要去喂猪,大婶们你一句,我一句就旁若无人的聊了起来。
见到沈君月后,围着她将秦贞夸得都能开出花来。
“小秦真是个勤快的孩子……”
“你们两人脾气都好,还都勤快,将来日子肯定越过越好的!”
“我还听说了,小秦学习特别认真,指不定明年就能中个秀才,到时候小月就是秀才娘子了……”
沈君月嘴角含着笑,“婶子们过奖了。”
说起考试这事。
沈君月最近也听说了不少。
这年头考虑得回原籍,秦家老家在张坪县,离这边还有一千多里路,已经跨省了。
如今交通不便,秦贞要是真回去考试,他们起码得提前几个月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