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后我和摄政王HE了(67)

作者:乔一水 阅读记录

而这时候户部尚书也走了过来,眼神惊疑不定,夏云桐抬眼一扫,惊讶的发现,刘夫人与二房夫人的反应不一样。

刘夫人眉头紧紧皱着,脸色并不好。

而二房夫人手里本来拿着帕子,此时被她紧紧的攥在手里,用一种阴森森的眼神,死死地盯着夏云桐。

夏云桐有理由相信,如果屋子里只有她们两个人,这女人没准会掐死她。

此时柳大夫脸色变幻不定,几息之后,就问站在一旁的夏云桐:“熏香里可是有象骨花?”

夏云桐肯定的点点头,这事儿必须要当面讲清楚的。

至于那个二夫人到底怎么回事,就不是他们两个需要操心的问题了。

她要帮柳大夫保住回春堂。

“是的,这熏香里有象骨花,与药方里的一味药材相冲,像骨花本就有催眠的作用,又被特殊处理过,所以才导致老夫人昏迷不醒……”

柳大夫恍然大悟,已是满头大汗,嘴里叨咕着:“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竟然忽略了熏香炉里燃的香。

刘大人脸色大变,都是官场的老狐狸,有些事情不需要说的多详细,就已心知肚明。

人家柳大夫开的药没问题,是自家香炉出了问题。

香炉为什么出了问题?

那肯定是有心人为之了。

他瞥了一眼自己的夫人,却不经意看到二弟媳略带惊慌的脸色,还有,她的两只手无意识的搅在一起,显示她现在心绪不宁。

突然,刘大人想到前段时间母亲提出分家时,二弟以及他的夫人死活不同意的事儿来。

刘大人将阴沉的视线收回来,只当什么都没看到,提高了声音喊道:“来人……”

外面候着的孙嬷嬷连忙进屋,刘大人指了指熏香炉,孙嬷嬷愣了一下,随即动作迅速的指挥丫鬟婆子,将熏香炉搬了出去。

而府里的董大夫也急匆匆的赶来,他对柳大夫一直是敬佩的,背地里也说了不少话,刘大人才没有那么震怒。

他与刘大人见礼,看到老夫人屋子里的熏香炉搬了出去,先是不解,随后低下头来,眼底里露出思索,难道,这熏香有问题?

柳大夫虽然性子耿直,可也知道他如今站在谁家。

他愧疚的对刘大人说道:“刘大人,是草民的错,草民医术不精,竟然忽略了这一处……”

说着就要跪下请罪。

刘大人脸色和缓了一些,主动扶起他,声音低沉的道:“柳大夫,你往日待老夫人精心,今日且恕你无罪,你赶紧开药方,让我母亲快点醒来。”

柳大夫没有动作,只看向夏云桐。

夏云桐并没推辞,她现在挂的名头就是柳大夫师父新收的小徒弟。

她如今是少年人的装扮,眉毛加粗了一些,头发全都梳起来用木簪挽住,皮肤不在蜡黄,看着很有精神。

所以她直言道:“柳师兄,你的药方没问题,要让老夫人醒过来,我要先行针。”

第52章 您这寿数且长着呢

不等柳大夫说话呢,刘大人急声催促道:“那快点儿啊。”

一开始他没注意这个少年,但知道他是柳大夫师父的徒弟,也就是他的师弟,既然这少年首先发现熏香有问题,肯定也有真本事。

就是年龄小了一些,可柳大夫为人历来较真,这事儿换做别人,早就跑的不见踪影,但他三番五次的求见他,就是想要弄清楚怎么回事。

所以,他对柳大夫还是信任的。

柳大夫跟着点头,然后动作利落的打开了药箱,拿出了他的那套金针。

柳大夫之所以能名扬京城,能给达官贵人看病问诊,还能与赵老侯爷说上话,就是因为他有师父亲传的金针,且他的医术深得真传。

夏云桐在看到那套金针的时候,身体一下子僵直了。

她的眼神里带着不可置信甚至还有惊悚。

夏云桐强行的控制着自己的心跳,她的手紧紧攥在一起,非常用力,也让自己迅速的平静下来。

她没看错,这就是在现代社会,外公给了她却又收回去的那套金针。

所谓的金针,并不纯粹是金子打制,而是一种密度极大的金属定制而成,一共十几根,长针约为六寸,小针是用毫米计算的。

简直是太熟悉了,连仿制这个可能性似乎都不用去想。

可是这套明明应该在现实世界的金针,哪怕是历史的长河缓缓流淌,可也不应该出现在一本书里!

所有思绪不过是刹那即逝。

夏云桐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的吐出来,这看在他人眼里没有起疑,只当这是慎重的表现。

夏云桐开始给刘老夫人行针。

半个时辰过去了,夏云桐额头渗出了汗水,这具身体,还是弱了一些,说句实话,此时不过是没人知道她的底细,如果有人知道,那简直会震惊的眼珠子掉在地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