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官居一品(121)+番外

作者:三戒大师 阅读记录

“我看着很多船上的官军根本没下来,就直接开回来了。”边上人纷纷补充道:“实在是丢人啊!”

“那俞将军呢?”沈默感到一阵阵无力,心说要是官军都这样,那大明朝还有救吗?

“俞将军……哎,那倒是位英雄啊。”众人交口称赞道:“他冲在最前面,功夫高强无比。连杀了七八个倭寇,最后身边人跑光了。才不得不退下来。”“若不是他地亲兵接应,俞将军就真真回不来了。”

※※※※

乡勇们所说的基本上是事实,所以俞将军此时的心情也就可想而知了,亲兵端上热腾腾地鱼肉米饭,他是一口也吃不下去,坐在河边望着那化人滩直生闷气。

这时亲兵报告,那位沈公子求见。俞大猷心说,听听昨天这小哥的作为,显然是个很有谋略之人,立即亲自起身,把沈默请过来。沈默不经寒暄,单刀直入道:“俞将军,大明朝的军队就这么烂吗?”

俞大猷汗颜道:“也不是都这么烂,至少我从广东带来的兵。就绝不是这样。”

“那您地兵上哪去了?”

“被部堂大人强行换去了。”俞大猷闷声道:“虽然人数没少,可部堂大人手下的兵,都是出自浙江、山东这些富庶地方,他们当兵是为了混碗饭吃,就算不当兵还能种田经商,犯不着去拼命。”

这年代文官对武将拥有绝对地权威。根本不容反驳。

沈默无言。可现状摆在这,就是一堆烂白菜,该下锅还是得下锅啊。两人一番商议,决定只能智取、不能力敌,便各自发挥所长,一个出谋划策,一个按经验进行修正补充,终于定下了破敌之计。

拍板之后,两人便分头行动,整个一下午都在忙活着准备。

再说化人滩上的倭寇。虽然有水有干粮还能捕到鱼。可瓮中之鳖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

倭寇首领召集手下。对他们道:“官兵肯定还会打过来的,下次我们不杀人了,我们抢船!”手下纷纷答应下来。

次日一早,倭寇发现果然如首领所料,明军又一次攻上来了,便又一次躲进了芦苇荡中。他们这次明军官兵似乎很不情愿,只是在那个超级能打地将军地驱策下,才磨磨蹭蹭的开始登陆。

倭寇这次比较有耐心,待明军全部下了船,这才从芦苇荡中杀出去。明军果然还是一如既往地软蛋,甫一接触,便很快崩溃,哭爹喊娘的往船上跑去。

倭寇们谨记着首领的指示,也不理会那些四散奔逃的明军,专以夺船为目的,一番折腾下来,硬生生夺下了五条大船。

倭寇还剩下二百五十个,正好一船五十个,虽然有些挤,但只要能回到海上就好。

“龙头,我们往哪开?”倭寇们争先恐后跳上船去,扳起船桨准备开船,却发现不知该往哪去。

“古人有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媳妇归。’”首领深思熟虑一番,很有学问的吟道:“我们往东,一定回到海边的,到了海边就是我们的地盘了。”

“老大英明!你就是那定盘地星!”一时间谀词如潮,令首领大人十分兴奋,学着老船主的样子,一挥手道:“出发!”五条载满倭兵的大船,便在宽阔的河面上行驶起来。

首领大人盘算着这样朝东面驶去,不出两天,就可出海回他梦寐以求的‘舟山’了,不由放松了心情。他并不怕遇到官军,因为明军不光陆战不行,水战更不行。

第一四九章 皈依我佛

倭寇们一路向东而去,沿途田园风光,如行画中,引得这些畜生们嗷嗷狼嚎,发誓回去后重整旗鼓,要回来好生洗劫一番。

倭寇首领还即兴赋诗一首道:“白日绿树灰瓦,富得流油人家,金银财宝美女。口水流下,全部都抢回家!”登时引起了广泛赞誉以及传唱。

一路欢唱,不知不觉便到了水面宽阔的鉴湖上。当他们驶到湖心时,突然两岸杀声四起,鼓声震天,一只只载着官兵的小船,从各处的河湾开出,四面八方包抄过来。

歌声戛然而止,即便最愚蠢的倭寇,也发现自己中计了,都惊惶的望向首领大人。要说还是首领沉稳,他一摆手,沉声道:“不要管他们,使劲划船往东!”

他的判断是对的,官军的船虽多,但都非常小,根本对他们无法造成威胁,只是紧紧跟随在四周,对他们围而不攻。

倭寇的船大人多吃水深,速度根本提不上去,眼见着越来越多的明军围了上来。首领大人心里正慌,突然听手下大喊道:“我们的船漏水了!”低头一看,果然见船底冒出几股汩汩的大泉眼。

倭寇们手忙脚乱的去堵,却顾头不顾尾,怎么也堵不住,一会儿就漏进了小半船……再看其余四艘船上,情况也是如此。

眼见着沉船不可避免,倭寇们纷纷跳下水去,等待他们的。是官军地鸟铳弓箭,甚至还有渔网……虽然战斗力令人汗颜,但这种抢功劳、捞便宜的时候,这些老爷兵少爷兵们却瞪起眼睛,一个顶俩。他们也不跟倭寇靠近,就那么隔着一段距离,从四面八方射击。

倭寇们漂在水里。除了同伙的身体,连个遮蔽物都没有。想要游过去厮杀,又被官军的鸟铳弓箭射杀。真是进也无路、逃也无门,除了乖乖等死,还真没有别的能干的。

在一阵砰砰啪啪,硝烟弥漫之间——倭寇纷纷中弹中箭,惨嚎声响彻湖面,死相极为难看……虽然鸟铳这玩意儿操作起来太麻烦。射击精度也不高,但用来居高临下,打打落水狗,还是很惬意的。

只用了小半个时辰,这一带湖面上便飘满了浮尸。横行无忌,嚣张无比地倭寇终于死伤殆尽,就连那不可一世的首领也被渔网网住,做了明军地俘虏。

望着被血水染红的江面。沈默双手向天,高声呐喊道:“那些死在这些畜生手下的兄弟姐妹,你们可以安息了!”

※※※※

倭寇的船之所以会沉没,当然不是意外事故,而是因为沈默的计策——预先将几艘船底凿开,再用软木塞塞牢。然后估计假装战败。将船很自然的留给倭寇。

同时在鉴湖上设下埋伏,派渔民中的潜水好手,早等在这里。他们只等倭兵地船到,便从水下潜过去,把船底的大木塞统统给拔掉。让倭兵还没有弄清是怎么一回事,船就沉下去了。

于是乎,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也没奈何的几百个倭兵,便这样轻易拿下了。

身边的俞大猷伸出大拇哥,称赞沈默道:“此次立下如此大功,沈公子和那位长子兄弟居功甚伟。我会立刻上报张部堂。为你们两个请功!”

沈默却意兴索然的指着湖面上欢呼的大军道:“五千军民,三天时间。用尽千方百计,最后才将这三百倭寇剿灭,”说着定定望向俞大猷道:“俞将军,请告诉学生,天下统共有多少倭寇?”

“这个……”俞大猷面色羞愧道:“少说得有十万……当然也不是都这么厉害。”要是都这么厉害,那倭寇们就直接打进紫禁城,当个皇帝耍耍了。

“可至少都比我们的官军厉害!”几日来的所见所闻,让沈默无比窝火,此刻终于爆发出来,语调愤懑道:“难道我们大明朝,就永远被这些附骨之蛆欺凌下去?我们沿海地老百姓,就在没有一天安生日子了吗?”

俞大猷被说得面红耳赤,却一句话也无法反驳——就算他这本人,也觉着彻底消灭倭寇、肃清沿海的日子,似乎是遥遥无期,不可期待。

一通发泄之后,沈默觉着心里舒服多了,带着歉意的向俞大猷拱手道:“学生只是有感而发,绝不是针对将军的。”说着呵呵一笑道:“我对将军本人,尤其是您的剑术,还是敬仰无比的。”

俞大猷宽厚地笑笑道:“东南沦落到这种局势,是我们当兵的失职,公子无论怎么指责,一点都不过分。”

上一篇: 权柄 下一篇: 大独裁者报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