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官居一品(1323)+番外

作者:三戒大师 阅读记录

高拱的脸色当时就不好看了,但人家老徐说得冠冕堂皇,他也没法公开叫板,只能皮笑肉不笑道:“元翁谆谆教诲,他们肯定都铭记在心了,时候也不早了,让他们先去皇上那儿谢恩吧。”

徐阶谈兴未尽,闻言只能不情愿的中断话头,闷声道:“好吧……”

※※※※

还是由高拱带着,三人从文渊阁出来,一路上都很沉默,各自想着心事,方才在内阁的所见所闻,确实与自己的心理预期,有很大落差……本来都是在部里数一数二的堂上官,现在进了内阁,却得从头做起,好像初入衙门的小年青一样,是龙也得盘着,是虎也得卧着,委屈做小,甘当龙套。真是放着好日子不过,非得受这份小婢罪。

但转念一想,既然内阁这么多不如意的地方,为何外面人全都削减了脑袋往里钻?因为内阁纵有千般不好,但有一样,是外面无论如何也比不了的——它是国家的核心权力圈。纵使六部九卿各管一摊、皆有实权,像杨博那样的,更是威风八面,连首辅都得让他三分。但他们不入内阁,就没法参与到这个国家的最高决策中。尽管他们可以道听途说,了解到当时的情形,但毕竟不是目见耳闻,就没法清晰理解每道政令背后的故事,应对上必然被动,久而久之,便彻底落了下风,被人牵着鼻子走。

内阁阁员就不同了,虽然每日小心翼翼,但每次会议都不会缺席,至不济也能看个明明白白,再强点的,甚至可以借力打力、翻云覆雨……毕竟内阁大学士们也都是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端,有争端的地方,就有可乘之机,有可乘之机,就有聪明人发挥的空间……这就是内阁阁员强于六部九卿的道理。

三人都不觉着自己是笨人,所以走到乾清宫外时,便对未来恢复了信心……

一经通报,很快便出来个穿着大红金线蟒衣的太监迎接,四人一看,乃是老熟人冯保。

都是裕邸出来的旧人,冯保一见他们,也觉着格外亲热。但苦于周围人多,无法表达,只能堆出一脸的笑容,道:“诸位阁老早,快进去吧,咱们皇上没吃早饭,特意等着你们呢。”这小子多会说话,一句‘咱们皇上’,就把要表达的意思,明白无误的传达出来了。

沈默三个也笑着和他打招呼,恭喜冯公公高升,把冯保得乐合不拢嘴……就像内阁中的情形一样,宫里裕邸的旧人也都鸡犬升天。原来的大太监中,黄锦退了,要去南京享福,马森虽然还掌着司礼监、御马监,但内官监、以及乾清宫的管事太监,这些紧要的衙门,全都换成了裕邸的旧人,新旧交替已成必然之势。

冯保现在就当上了乾清宫的管事太监,虽然不在内宫实权太监之列,但因为是皇帝近人,所以地位很高,不仅穿着大太监才能穿的大红蟒衣,谁见了他也得客客气气的叫一声,冯公公。

但高拱不买账,因为他觉着当太监的就该有个太监样,哪怕贪财点,愚蠢点也无妨,可这冯保附庸风雅、颇有学识,若是让这种掌了权,难免又是个王振、刘谨那样的野心家……其实以他和皇帝的关系,想要封杀冯保,不过动动嘴而已,但他自持身份,不屑插嘴内宫之事,心说只要有自己在,还怕小鬼翻了天?所以只是不冷不热的应一声,便道:“皇上这时候在西暖阁,我们进去吧。”小样,凭俺们师生的关系,还用得着你在中间传话?

冯巩早习惯了高拱这样,只是缩缩脖子道:“其实今儿在东暖阁。”

“哦?”高拱微微有些意外,西暖阁是皇帝起居的地方,东暖阁是皇帝批阅奏章、处理政务的地方。隆庆皇帝自登极起,便对政务极为懈怠,极少涉足东暖阁,尤其是入冬后,更是整日窝在西暖阁中,与后妃饮酒取乐,即使接见大臣,也只是在外间,从不出阁。

今日这是刮得什么风,怎么换地方了?

带着疑问,他率沈默三个进入东暖阁的外间,上来几个小太监,给阁员们解披风,拿暖帽,然后躬身退下,整个过程不仅迅速,竟一点动静都没发出。

见沈默和张居正朝自己投来赞赏的目光,冯保脸上不禁有些得意,这是他训练的结果,别的宫里的太监,可没这份素质。

高拱当然不会理他,此刻已经换上一副严肃谨敬的面容,朝内间沉声道:“臣高拱携新进大学士求见。”这原本是太监们的活,但高拱给他们省了。

“各位快进来吧……”里面响起一把带着喜悦的声音。

两个太监把厚厚的门帘拉开,一股热气便扑面而来,四人鱼贯进去,大礼参拜之后,皇帝便叫起来,亲热道:“快入席吧,师傅们起了个大早,肯定饿坏了吧。”

高拱起身笑道:“谢皇上关心,我等阁臣唯有兢兢业业、加倍努力,才对的起皇上的信任。”

“也得注意身体,不要累坏了。”隆庆关切笑道。

沈默等人也起身,多日不见,皇帝又瘦了,面容发黄、气色不济,这显然不是一个才三十岁的年轻人,该有的样子。

“快入席吧。”隆庆在正席上坐下,指着旁边的一张方桌道:“跟皇帝一起吃饭,遭罪,所以咱们分开吃。”他是个很体贴下属的君王,经常留徐阶、高拱等人吃饭,但发现高拱还好,其余人总是恭谨地欠着身子坐着,一边小心翼翼地动筷子。心里还在不停地打着算盘,生怕给皇上一个坏印象……就连徐阶也不例外。

这不是吃饭,这简直是活受罪,所以隆庆以后请大臣吃饭,总是自己单独一桌,再给他们另开一席,好让他们吃得痛快。

四人再次谢恩,便围着方桌坐下,小太监们马上摆上了一桌早点,琳琅满目总有好几十样,色香俱全、煞是诱人。折腾了一早晨的高拱几人,早已是饥肠辘辘,但皇帝不动筷子,他们也不好开始,便坐在那等着。

“师傅们教导过,放开肚皮吃饭,立定脚跟做人。”隆庆微笑道:“咱们分头吃饭,什么话吃完饭再说。”便端了一碗莲子雪花羹,专心喝起来。

见皇帝开始用膳,四人心下自在许多,便拿起碗筷,开始祭各自的五脏庙。冯保在边上看着,心说吃相上也很体现性格,高拱和陈以勤运筷如飞、呼啦呼啦的风卷残云,高胡子的吃相尤为不雅,甚至粘得胡子上都是饭汤。而沈默和张居正就斯文多了,绝不会飞象过河、也不会拨草寻蛇、更不会发出声音,吃相从容淡定,饿死都有个饱样……冯保以斯文自居,所以看沈默和张居正,要比那两个顺眼多了。

※※※※

隆庆食欲不振,吃得不多,不一会儿就放下筷子,皇上已经要漱口了。沈张二人正好面对皇帝,一见这情景,连忙也搁下筷子。陈以勤见他俩做直身子,也不吃了,高拱嘴里正含着个灌汤的小笼包,咽不下吐不出,一时有些发窘。

“你们吃,不要管我。”隆庆连忙解围道:“朕早先用了点,已经不饿了。”说着起身道:“朕先去里间写字,师傅们吃饱了再过来。”不待他们起身谢恩,便抽身进去了。高拱这才放下了心,把嘴里的小笼包慢慢吃下去,狠狠瞪他们三个一眼。

虽然说是继续吃,但哪能让皇帝久等?四人连三赶二地扒拉了几口,就忙放下筷子,进去里间了,里间是御书房。迎面是一排高大的书架,书籍盈架、卷帙浩繁,看上去却少有翻动。‘宵衣旰食’的泥金横匾下,是紫檀木的宽大书案,上面文房四宝摆放整齐,隆庆正在提笔写字。看见几人进来,也不停下,口中道:“师傅们吃好了吗?请先坐下用茶,朕马上就完。”

四个人便屏息凝神,等着隆庆写完字,除了高拱外,三人心中都不平静……看皇帝这样子,并不像外间所传的那样昏聩,甚至比在潜邸时,更加有风度了。果然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啊。

上一篇: 权柄 下一篇: 大独裁者报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