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官居一品(400)+番外

作者:三戒大师 阅读记录

※※※※

午宴设在高踞丘岭,飞檐凌空的沧浪亭,为了与这幽静淡雅的气氛相协,桌上菜肴不多,不丽,却都出自名厨之手,返璞归真,毫不逊色与这山水胜景。

除了他们三个,黄锦既然已经暴露身份,自然不会再站着,便四人两两对坐在亭内……陆绩虽然很讨厌沈默,但更不想跟个公公对坐,只好继续忍受沈默那张可恶的脸。

酒桌上,陆家老少不再提那十口箱子,沈默自然识趣,也不再提一千车丝绸,至于黄锦,因为来前约法三章,都得听沈默的,只好闷头吃菜,化悲愤为食欲。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陆鼎捻着酒杯又道:“听说大人的市舶司要在苏州开埠?”

“八字没一撇呢。”沈默一脸坦诚的笑道:“时机还不成熟,如果真的要开了,肯定先咨询老大人的意见。”

陆鼎见他一推三二五,不由有些着急……话说苏州开埠的消息,其实去年就传得纷纷扬扬,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一旦开埠成功,会把这座原本就很繁华的城市,推向一个无可比拟的高度。届时南来北往的客商,将是现在的数倍之多,城内的房价、地价物价也将应声上涨,如果抓不住这随之带来的商机和财富,将会被对手远远抛下,甚至面临着被淘汰吞并的风险。

但是沈默到苏州城也有一段日子,却一直按兵不动,这让充满希望和焦灼的大家户们分外煎熬,所以陆鼎今天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也要打听到点什么。

只听他追问道:“府尊大人是否有什么难处?”

沈默知道再装作混不吝,就真让人瞧不起了,便拿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道:“不瞒老大人说,其实下官何尝不想早日开埠呢?”说着叹口气道:“但倭寇如此猖獗,屡次深入内地,本就觊觎苏州,若是此时贸然开埠,恐怕会更加引起他们的垂涎,到时候其全力一搏,突破松江防线,我们苏州城可就危险了!”

这话未必全部属实,但总有几分可信,因为沈默一直在等一个人,一个能保护他的人,这个人和他的部队没来,他就坚决不动。

“大人您不必担心……”陆鼎笑道:“我敢打包票,苏州城是不会遭到倭寇攻击的。”说着压低声音道:“这里是生财的地方,谁跟这里过不去,就是断了大家的财路……”他说这话时,众人耳边仿佛响起了万户织机的交响声。

沈默却不相信有永久的中立地,之所以一时没有遭到攻击,是因为别人不想杀鸡取卵,但还有那捞不着吃鸡蛋的,就只能把鸡炖了!

见他依然面色游移不定,陆鼎又道:“如果您觉着太麻烦,寒家愿意出钱出力出人、全力帮大人选址开埠。”

“呵呵,”沈默笑笑道:“到时候少不了麻烦老大人。”心中却冷笑道:‘我的禁脔休想染指!’

虽然东拉西扯的打太极,沈默也不能一点口风不漏,那样就显得太没有人味了,便想起什么似的道:“过几天,下官想勘查一下吴淞江水道,老大人可有兴趣同往啊。”

“乐意奉陪,”陆鼎终于不那么失望了。

※※※※

一顿饭吃到红日西斜,层林尽染,沈默望一眼亭外的风光,不由赞道:“好美啊!”

陆鼎呵呵笑道:“难得大人喜欢,可以经常来坐坐,小老儿不胜欢喜。”

“一定,一定。”沈默站起身来,与陆鼎相携下山。到了山下时,沈默看一眼一直跟在后面默不作声的陆绩道:“老大人陪了下官一天,也累了,就先回去歇息吧,让子玉送送我就行了。”

陆鼎自然知道沈默这是有话要和他说,看看陆绩,见他也点头,便笑道:“那老朽就斗胆不送了,大人走好。”

“告辞。”沈默朝他拱拱手,便在陆鼎的目送下,在陆子玉的陪伴下,往门口走去。

黄锦远远跟在后面,看两人身量差不多高,又都是身着白衣,样子十分的和谐。却听两人的对话,充斥着火药味……

沈默先笑眯眯问道:“子玉啊,你今年多大?”

仿佛长辈一般的语气,让陆子玉十分的恼火,瞪他一眼道:“你还有完没完?谁是你侄子?我告诉你,我比你大三岁!”

“这么说你调查过我?”沈默笑问道。

“嗯……”警觉的看他一眼,陆子玉突然冷笑道:“不要以为就你认识锦衣卫。”

沈默心中一动,看来自己去见朱十三的事情,对方已经知道了,便呵呵笑道:“对了,看你的打扮,像个读书人。”

“是又怎么样?”陆子玉无比郁闷的。

“读了几年?”沈默问道。

“十几年。”陆子玉道。

“至少是个举人了吧?”沈默笑问道:“我看你挺聪明的。”

“生员……”陆子玉怒道:“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好不好?”

“那好,咱们就提一壶开的?”沈默随意笑道:“那箱子里装的什么?”

“装的是……”陆子玉狡黠笑笑道:“我不告诉你。”他这一笑,竟让沈默有惊艳的感觉,如果不是看他有喉结、大脚、没穿耳朵眼,胸部太平,沈默真要以为他是女扮男装了。心说:‘奶奶的,你妈真给你生错性别了。’不禁叹气道:“子玉,有没有人跟你说过一件事?”

“什么?”陆子玉问道。

“你笑起来太女气了。”沈默摇头道:“男子汉大丈夫,笑着要爽朗,要露出八颗牙齿。”

“你管不着……”陆子玉郁闷道,这时候已经走到门口,他没好气道:“好了,送到了,我回去了。”

沈默突然敛去笑容,目光肃杀道:“不管你叔叔是谁,在苏州城里给我放安分点,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那突然迸发出的杀气,唬得陆子玉呆在当场,等他回过神来,已经看不到沈默的踪影。

第三九零章 大宝贝还是大麻烦

经过短暂的适应期,沈默很快习惯了自己的新岗位,他亲笔在府门上大书‘求通民情,愿闻己过’八个大字。并对属下官吏严加约束,裁汰冗员空额,严格逐月考核,禁止扰民滥差,一时间官风为之一肃,效率大为提高,尤其是几个案子断得漂亮,传为美谈,让人也对这位新大人刮目相看!

一时间,还没有真正展开拳脚,沈默‘断案如神、爱民如子’的好名声,便已经在苏州城内小有所传了。

实际沈默上任一个月,除了审案子,就是内部正风,向衙门里的散漫浮躁之气开刀,用考核的办法,逼得官吏们一改往日作风认真干活,兢兢业业,只求月底弄个考核合格,工作效率也得以大幅度提高,他准备合适的时候,在全府推广开来。

当然了,推广是否有效,沈默还不确定,因为他之所以玩得转,是因为上辈子也是一路混过来的,这辈子又一手策划着父亲从临时工转职正式工,最后坐上县里三把手的位置,所以对官府里那些歪门邪道,贪污伎俩,他都清清楚楚,谁也没法跟他玩花样。

正因为他明白无官不贪的道理,便没有对下面人的钱粮耗羡动刀,给大伙都留了后路。小的们心知肚明,知道大人没打算做绝,为了那点油水,也就咬着牙坚持下去了……心说挺一挺吧,什么时候大人的新鲜劲儿过了,我们也就解脱了。

不过总体来说,经过一个月的磨合,严格要求加威逼利诱,沈老爷已经对自己的衙门如指臂使、令行禁止了。沈默甚至还有时间去府学里讲讲学,在府里搞个文会什么的……这并不是不务正业,而是两项很重要的活动,因为前者让他博得广大苏州士子的拥戴和尊敬。而且成为有名望的学者大儒,是沈默一直以来的追求,想做到这一点,就得不停的讲学,积攒人望和能力,直到有一天,名气大到云南、海南的士子都跑来求学,那他就离目标不远了。

这条路无疑是艰辛而漫长的,但好在他沈六首的名气太大了,现在虽然刚起步,但已经有浙江,尤其是绍兴士子慕名前来求学,临近州府的士子也有一些,据说还有从应天跑过来的呢。

上一篇: 权柄 下一篇: 大独裁者报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