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631)+番外
“吴爱卿,你也想学赵贞吉吗?”嘉靖狭长的双目,闪动着幽幽的光,让吴鹏不寒而栗,他可没赵老夫子那份胆量,缩缩脖子道:“臣不敢,臣遵命……”
“很好。”嘉靖颔首道:“着,吴鹏忠诚勤勉,鞠躬尽瘁,实乃百官志楷模。特进少傅衔,出镇蓟州,督饷练兵。”顿一顿,目光有些促狭的划过群臣道:“不再担任吏部尚书一职。”
“臣……谢恩……”吴鹏跪在地上泣声道,心里滴血道:‘顶你个肺啊……’
※※※※
新晋一品的吴尚书,兴许是太过欢喜,竟然趴在地上起不来了,嘉靖让人将他扶下去歇息。
吴鹏还没离开金殿,便听嘉靖帝道:“诸位爱卿,推选出一位继任者吧。”他便一口鲜血喷出来,昏厥了过去。
但没人再关心他的死活,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未来吏部尚书的人选上,这个紧要的职位,可不能落在对方手里。
严嵩这边推举出了吏部左侍郎欧阳必进,徐阶那边推的是吏部右侍郎冯天驭,双方争执一番,最后只能用红豆绿豆来分胜负。
结果是十八比十七,欧阳必进以一票险胜。
李芳将盛着两种豆子的两个碟子,用托盘举着,给皇帝过目,嘉靖眯着眼睛数了有数,仿佛在盘算着什么。
严党一干人心里打鼓,暗暗道不会又要出什么幺蛾子吧?
直到嘉靖将豆子丢到盘里,拍拍手道:“就这么着吧……”大伙儿这才长长舒了口气。
“欧阳必进任吏部尚书,冯天驭迁左侍郎,至于右侍郎吗?”嘉靖淡淡道:“先空着吧……高拱……”
“臣在。”在朝班最后一排的高拱出列拱手道。
“要是秋闱后你还没吃板子,”嘉靖淡淡道:“就去吏部当这个侍郎吧。”
“臣遵旨。”高拱欣喜莫名道。
待他退回去,嘉靖似乎有些累了,疲乏的挥挥手道:“还有什么事儿,没事儿就散了吧。”
严嵩和徐阶都没话说了,今天被各打五十大板,又好似都有所收获,心里面百味杂陈,都在回味呢,一时没工夫再打嘴仗了。
正当众人以为朝会要散了时,礼部左侍郎袁炜出列道:“启奏陛下,臣有本。”
第五二一章 推销
只见袁炜跪在地上,大声禀报道:“皇上大喜!老天爷给我大明朝喜降了皇孙!”
他这样一说,别人也只好跟着道:“臣等恭贺皇上。”太监们也道:“奴婢恭贺主子……”便齐刷刷跪了一地。
嘉靖帝睥睨着御阶下的众人,眉头不易察觉的抖了一抖,最后落在袁炜脸上。
平时不敢正视嘉靖目光的袁炜,此刻将眼睛迎向皇帝,这叫做‘迎喜’,不算是失利。
但让他失望的是,嘉靖面上的表情很复杂,就是没有一丝欢喜……
君臣对视片刻,嘉靖从袁炜的目光中,看到了浓浓的乞求,终于心中一叹,挤出一丝笑容道:“朕的孙子朕岂会不知?都俩月了吧。”
“是。”袁炜点点头,沉声道:“但世子还没有名字,请陛下赐名。”心中暗骂道:‘狗日的二龙不相见,儿子想让老子给孙子起名字,还得拜托我这个外人。’
他,以及在场所有人,都认为嘉靖帝无可推辞,却见嘉靖淡淡一笑道:“不急吧。”
“陛下,”袁炜这下急了。道:“世子没有名字,就没法入宗人府的族谱,就始终不是合法的景王世子啊!”
“话不能这样说。”嘉靖还是不紧不慢道:“早起名他是朕的孙子,晚起名也不会变成别人的,”说着苦笑一声道:“朕也是有苦衷的,平民百姓家的孩子,也不是一出生就取大号,也是‘狗蛋’、‘狗剩’的叫着,等长大些了,才起名吗?”便朝袁炜笑道:“先让景王想个小名吧,好养活。”
他这样说,却也可能是发自真心,因为嘉靖自己生了八个儿子,结果就活了裕王、景王两个,裕王生了两个儿子,也全都夭折了,这让他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孩子命单薄,担不起皇家的贵重,还是等长大了再说。
当然,这只是群臣的猜测,至于嘉靖心里到底怎么想,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见袁炜一脸深深的失望,嘉靖似乎有些不忍,望向跪在身边的李芳道:“李芳。”
李芳赶紧道:“奴婢在。”
“照祖制,添了皇孙宫里该怎么赏?”嘉靖一边从座位上起来,一边问道。
“回主子。若是添了皇孙,宫里要赏赐喜庆宝物三十六样,还要调派十名太监十名宫女过去伺候。”李芳顿一顿又道:“若是世子的话,宝物、太监、宫女的数量,都得翻一番。”
“一个孩子还用那么多人伺候?”嘉靖顺一下披散的长发道:“国家太紧了,按照普通皇孙赏赐即可。”
“是。”李芳伺候嘉靖几十年,能从他的言辞中,感觉出一些异样来……往常,这位主子虽然对后代刻薄,却是外冷心热,但这次对景王世子,竟好似外冷心也冷,让人冷的打寒颤。
※※※※
不管别人怎样,高拱可是双喜临门,一喜皇帝公开允诺,只要国子监能在秋闱中取得好成绩,便升他为吏部右侍郎,那可比在国子监这清水衙门里销魂多了。
更让他高兴的,是皇帝对景王世子的态度,那种出人意料的冷淡,足以让那些墙头草掂量掂量。看看是不是胜负已成定局,也能让那些依附于景王的人,没机会为景王的上位造势。
对他和裕王来说,这真是好的不能再好的结果,所以早晨出门还阴着脸的高祭酒,此刻怎么也按耐不住心花怒放。他脑海中一直回荡着沈默昨日说的那句‘先赢的后输,先输的后赢’,现在看来,竟是无比的先见之明。
不论是严党与徐党的斗争,还是裕王与景王的较量,全都切合了沈默的预言,这让高拱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背景深厚的青年官员……他觉着,沈默要么跟宫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要么就是有洞察君心的能力。但无论是哪一种,都足以证明其价值,绝对值得大力拉拢。
据说景王的侍讲唐汝辑,曾与沈默同在东南为官,相交莫逆。所以高拱觉着,必须加紧拉拢,以免其倒向景王那一边。
所以当讲完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后,高拱双目炯炯的望着沈默道:“江南,你对目前的状况满意吗?”
沈默心说,呵,高氏猎头公司啊,便微笑道:“挺满意的。”
“对自己的前途有什么看法?”高拱又问道。
“有大人的英明领导。”沈默正色道:“下官信心十足。”
高拱失笑道:“少在这跟我打官腔,老夫五十好几的人了,还听得出哪一句是真心话。”
“大人误会了,这句真是真心话。”沈默指天发誓道:“我敢拿先人起誓。”
“哦……”见他如此说,高拱倒有些犯糊涂了。道:“你怎么对我那么有信心?”
“我会看相。”沈默神秘兮兮的笑道:“大人的相貌告诉我,您会出将入相的。”
“真的假的?”要是早些时候沈默这么说,高拱一定会把他轰出去,但经过今日朝堂上的印证,让他由不得不相信,这小子确实有异于常人的地方,便笑道:“倒要听你分说一下。”
“呵呵,下官姑妄说之,大人姑妄听之。”沈默端详着高拱的脸,开始忽悠道:“您额阔面头、眉骨棱高、目长如寸;山根、年寿平直,兰廷丰盈、耳大而坚、口阔又丰!实在生得一副九成好面相。”
听沈默说的一套套的,高拱不知不觉便入彀了,低声问道:“什么叫九成好面相?”
“这是比较通俗的说法,是说您的命格已经贵到巅峰,距离极点也不过丝毫之间。”沈默淡淡笑道。
“面相真能跟命运联系起来吗?”高拱问道。
“那是当然,”沈默侃侃而谈道:“东汉的王充说: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人命禀于天,则有表候于天。”意思是,人的命运是由天定的,天意怎样,必然在身体上表现出来。“只要看骨骼相貌,就能知道其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