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官居一品(747)+番外

作者:三戒大师 阅读记录

来伺候他的丫鬟,看到他脸上的沟壑,只以为是夜里出汗所致,便用温热的毛巾轻轻一擦,彻底抹去了痕迹……于是你永远不知道,在那样一个冬夜里。永远镇定自若的沈大人,曾经哭得鼻涕都流出来了。

擦完身子,感觉清爽一些,但头依然很重,四肢依然无力,可见身上的寒气仍然顽固停留,这让有些躺不住的沈默无可奈何,早饭也没胃口吃。

这时徐渭端着个陶罐子进来,咧嘴笑道:“没胃口吃饭,那就喝点稀汤吧。”说着将陶罐搁在桌上,打开盖子热气腾腾而出。让丫鬟舀一碗,喂沈默喝下道:“这可是为你特制的,听我的话乖乖喝一天,保准你晚上就退烧。”

“真的?”沈默将信将疑道:“这里面是什么?”

“黄豆、黑豆和绿豆、还有葱白葱须,从天不亮就开始煮,”徐渭显摆道:“怎么样,我够意思吧?”

“你这方子从来哪来的?”他估计徐渭博学多才,指不定从那本书上看的方子。

徐渭却以为他不放心,不由笑骂一声道:“知道你这家伙的命金贵,这方子是从李先生留下的笔记上看到的,这下放心了吧。”

“我不是那个意思……”沈默道:“就是随口一问。”

“得了,不跟你个病人一般见识。”徐渭大度道:“把这一罐儿连豆子全部吃光喝完。然后盖上被子发汗,身上的寒气就没有了。”

“这么多?”沈默看看那陶罐,不由发愁道:“这可怎么喝得完?”他不由想起嘉靖帝喝那个‘苦菜汤’时的痛苦,心说李先生怎么竟弄些这样的方子?这不存心让人难堪吗?因为这两日他连出恭都得靠丫鬟,这让他大感丢面子,所以尽可能的喝水少……喝得水少,发烧就总好不了,已经成恶性循环了还不自知,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不过这次他还是听话了,乖乖将一罐子的豆子汤吃干净,然后钻进被子里发汗。到了傍晚时分,徐渭又端了个陶罐来,问他道:“怎么样了?”

“身上轻快多了。”沈默活动下四肢,轻声道:“不过还是没有一丝力气。”

“没事儿,喝了这个就好了。”徐渭又让丫鬟舀了喂给沈默,献宝似的道:“仍有黄豆、黑豆、没有绿豆和葱,但加了带皮淮山药,专治体虚乏力。”

沈默便又连汤带料全都吃下去,迷迷糊糊的发了一晚上汗,第二天醒来时,果然头也不疼了,身上有了力气,肚子也咕咕叫起来。便想起身找点吃的,撑着坐起来,克服了起初的头晕后,想去拿桌上的点心。谁知脚下虚浮,一拌蒜踢倒了地上的便桶,惊醒了外面的丫鬟,赶紧跑进来查看——只见大人将便桶踢翻在地,仿佛在找什么东西。

沈默一脸尴尬,口不择言道:“我……想找点吃的。”

丫鬟登时大脑短路,也很应景道:“那桶是空的……”

沈默登时一脸黑线,咂咂嘴道:“紫鹃,你……你要气死我啊……”

※※※※

只有丫鬟在卧房里收拾残局,沈默暂且转到隔壁书房去。让刚才那么一闹,也没了食欲,又喝了那种用豆子煮的汤,暗自苦笑道:‘顿顿水饱,真是苦了我老实的胃了。’

这时瞥见桌上搁着本蓝皮册子,一看是李时珍的笔迹,沈默拿起来翻开,尽是些常见病症的应对方法,对于什么症状如何应付都写得十分详细。沈默心中不由一阵温暖,他想起了李时珍走的时候,因为自己办案不能相送,只是匆匆回家一晤。李时珍把这本书交给他,让他没事儿的时候好好看看……这位老是横眉冷对的李先生,其实是个热心肠啊。

翻到折角的地方,果然看到了自己服用的两剂方子。沈默最佩服李时珍这种大巧不工,化腐朽为神奇,能用身边常见之物治病的本事,心说:‘我得学上几手,日后有备无患。’便将那折角小心的抚平,准备手抄一本,一来可以加深记忆,二来闲得无聊,三来他准备将原本珍藏,将来子孙不争气,还能拿出来换个钱啥的。

抄写了七八页后,他突然停下笔,定定望着那一页上字迹,整个人都愣住了。只见上面写道:‘菰笋一斤,佐鲫鱼,可排体内毒素,更可解忧思惊惧。’愣了片刻,他也顾不上抄了,继续翻书往下看,又找到了一条记载如何治小儿口疮、产后腹痛、筋骨诸病的方子,用的是牛膝酒!仔细读来,除了介绍牛膝酒有上书功效外,还有凝神定魂之奇效。

‘解忧思惊惧?凝神定魂……’沈默抬起头来,目光飘忽不定,他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李时珍要告诉自己什么,闭目回想一下,当日李时珍说:‘有空好好看看。’时的情形,听其言似乎别有深意,但观其行并无特别之处,这让沈默不禁狐疑起来。

想了半天也不敢确定,他轻叹一声,将那两页的内容抄下来,但惟独漏了那两句。然后竟将那两页李时珍的‘真迹’撕下来,再看一眼上面的‘忧思惊惧’、‘凝神定魂’,这几个触目惊心的字眼,将这两页纸折起来,轻轻松入炭盆中。

火苗轻轻窜起来,旋即将那两页纸全然吞没,再也没人能看到……

在书房中枯坐小半个时辰,沈默出声道:“把朱九送来的卷宗拿来。”他知道三尺一定在外面。

果然,不一会儿,三尺将一口贴着北镇抚司封条的箱子报过来,按照沈默的示意,小心搁在桌上,松口气道:“还真沉哩。”

沈默却没有像往常一样打趣,只是点点头道:“出去吧,把门关好。”

三尺轻声道:“大人,您身子刚好,又要忙啊?”

“那有什么办法?”沈默叹口气道:“这一生病,把什么都耽搁了,宫里快要等不及了吧。”说着朝他笑笑道:“我就是看看,不费劲的,出去吧。”

三尺担心的看他一眼,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

※※※※

待门关上,沈默轻轻扯掉封条,又从腰间摸出一把钥匙,打开箱子上的暗锁,将颇有分量的箱盖打开,便见一摞卷宗整齐的码放在里面。

沈默将一本本案卷从箱子里拿出来,铺放在面前的大案上,一共是九本,有问道士的、有问太监的、有问陆府家人的,还有问陆绣的……

沈默双手交错在胸前,托着下颚凝视这些卷宗,试图从这些真真假假的供词中,窥到事件的真相……

这件事他做过不下十次,但这次有所不同,因为他意识到,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恐怕自缘身在此山中。这次他决定以一种超然的姿态,跳到局外去,以一种怀疑一切的态度,重新审视这案子!

毒死陆炳的,是鹤顶红无疑,但这毒一定来自丹药吗?会不会是来自别处?一开始,沈默便发现了一个误区,总是想当然以为是丹药有毒,会不会陆炳还吃了别的什么东西?比如服丹总要喝水吧,他想到陆炳总爱喝那种很酽得浓茶,就完全可以掺入鹤顶红而不被发觉。而且这种方法,比在丹药中下毒,更加稳妥,不像后者撞大运似的——说不定陆炳福星高照,始终都没吃到那毒丸呢。

当然,北镇抚司是干什么的?第一时间便对那杯子进行了检验,发现并无毒性,这在卷宗中都有记载,所以当时沈默他们,便忽略了这一点。但现在细想起来,当时事出突然,且以救治大都督为要,不可能对房间里所有东西都进行检查……

想到这,沈默仔细翻开关于陆炳中毒前后的卷宗——重点看他中毒前,都发生了什么。当时在场的,只有两个在外屋的侍卫,和陆炳的九姨太……陆炳这人十分多情,喜欢把身边的美貌侍女收为姨太太,这位九姨太就是他原先的贴身侍女,成为姨太太之后,也没丢弃本行,总是形影不离的伺候他……根据九姨太的口供,陆炳在服丹后不久,便开始腹中绞痛,口鼻流血,她才惊叫着将外面人呼唤进来。

上一篇: 权柄 下一篇: 大独裁者报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