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官居一品(876)+番外

作者:三戒大师 阅读记录

在徐阁老的努力下,这项仍很强硬的措施,终于获得了朱批,已经憋坏了的刘焘终于可以行动了。他将一干御史集结堂前,大声宣读了圣谕,黑着脸对手下一干人道:“我知道这样肯定会招人恨,也知道你们会恨我,但既然当了御史,就不能想着左右逢源,招人怕、惹人恨就对了!”说着重重一拍胸口道:“文官补飞禽、武官补猛兽,我们胸前却是的神兽獬豸,獬豸是什么?专触不直、不正、不法者!是人间正气的守护神,是奸邪小人的‘鬼见愁’!太祖皇帝赋予我们纠察百官、风闻奏事而不论罪的权力,就是希望我们能像獬豸一样,与贪赃枉法者势不两立,保大明政治清明!”

“无数前辈没有辜负太祖的期望,他们不畏强权、仗义死节,弹劾了无数巨贪蠹国者,为国除害的同时,也成全了自己百世流芳的美名,以至于人们一提起御史。便会肃然起敬,认为是忠臣、是清官!”说到这,他重重叹口气道:“但这二十年来,我们和光同尘、我们同流合污,甚至助纣为虐、为虎作伥,我们玷污了自己的神圣,我们丧失了自己的尊严和传统……你们扪心自问,大明朝立国二百年,可曾有哪一朝的御史,比我们还差劲?”

一席掷地有声的讲话,羞得众御史都低下了头,刘焘这才放缓了语气,道:“我也知道,原先严党执政,都察院也在他们手中,大伙儿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是时局使然,也不能全怪大家。”刚说了两句让人宽心的,他又话锋一转道:“但现在压制言路的人走了,没有人剥夺咱们说话的权力了,如果还奉行‘百言百当、不如一默’,甚至还给别人当枪使。那请你这就离开,本官会让你体面的转到别处任职;你要是选择留下来,就得遵守御史的本分,不然休怪本官无情。本官这里,只留志同道合的铁骨男儿!”

无论心中作何感想,众御史都齐声应和道:“愿与大人同志,复我御史美名!”

“好,”刘焘猛一挥手道:“众御史听令!”

“在!”

“自今日起,都察院全力纠察百官,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

“是!”众御史被刘焘弄得热血沸腾,不少人当时就冲动了,一种在大明朝愈发罕见的神圣感,竟重又孳生起来。

御史一冲动,百官就倒霉。想想吧,一百多个憋足了劲儿,比着赛着挑毛病、找麻烦的家伙,不分昼夜的盯着你,就是鸡蛋也要给你挑出骨头来,多让人不寒而栗啊。

※※※※

在吏部的通力配合下,这场廉政风暴,终于实实在在的刮起来了,无数官员应声落马,其中不乏显赫一时的高官……

嘉靖四十一年六月,广东道御史郑洛,参奏大理寺卿万采贪赃;江西道御史林润弹劾仓场总督鄢懋卿贪赃;河南道御史陈克俭弹劾河南巡抚万虞尤贪赃,证据确凿,不容置辩,徐阶和袁炜共同票拟‘革职闲住’,获得嘉靖皇帝批准。

次月,兵部侍郎何鳌、刑部侍郎涂立、工部侍郎刘伯跃等十多员中央、地方大臣,又遭到弹劾,再次获得嘉靖皇帝批准。

又一月,有御史马安诠、胡应坤等人,弹劾严家父子不法事二十条,要求将其父子押回京城问斩……折子被内阁打回来,又通过司礼监的关系辗转送上去,终于还是到了嘉靖皇帝跟前。

嘉靖这次终于不批准了,他招来徐阶,不满道:“老严嵩已经致仕了,严世蕃也发配雷州,那些人还想怎样?非要斩草除根?怎么就这么不容人呢?”

徐阶却不紧不慢道:“皇上明鉴。您已经申明圣意,不许再弹劾严家父子,下官也反复下文强调,不可能有人不知,却还敢上书忤逆圣意,八成是别有所图。”

“难道不是有人为讨好你这个首相?”嘉靖冷哼一声道。

“严阁老是下官的老上司,下官对他老人家,是发自内心的尊敬,严阁老在时,下官会每日问安;严阁老致仕了,学生也经常写信,问候他老人家,恭祝他身体健康,寿比南山,这都是发自内心的,”徐阶赶紧解释道:“如果有人想要讨好老臣,应该帮严阁老说好话才对,谁要是以为落井下石能让老夫感激,那真是大错特错了。”

听了徐阶这话,嘉靖面上的寒意稍减,他知道这么一件事儿。在徐阶上位之后,他儿子徐璠曾经对他说,父亲你受了那么多委屈,还让天下人多有误会,应该报复一下严家父子,好给自己正名。徐阶闻言勃然大怒,破口大骂道:“你这逆子难道不知?若无严阁老提携,我能得到今天的地位,要是再敢说对严阁老不利的话,我就打断你的腿!”

私下对儿子都是这种态度,面对别人是更是如此,这些嘉靖都是知道的。所以他才觉着徐阶不是想整严嵩,而只是单纯的为了使朝廷重焕新貌。如是想过,嘉靖便不再追究徐阶的责任,吩咐道:“那两个顶风作案的御史,要严加惩处,若是有背后的主使,同样严惩不贷,绝不能姑息。”说着苍凉的叹息道:“有道是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严惟中伺候朕三十年,该有个好下场啊……”

“是,老臣明白了。”见老严嵩在圣心中的地位仍如此之高,徐阶心中凛然,只能恭声应下。

待徐阶退下后,嘉靖漠然坐在蒲团上,望着空荡荡的大殿,心里充满了孤独,他竟十分想念老严嵩,几十年的交情,甚至已经超越君臣的范畴,带着点朋友的意味。嘉靖已经习惯有严嵩陪伴,有严嵩服侍,现在那条熟悉的老狗不在了,皇帝莫名惆怅起来。

※※※※

过了不知多久,陈洪轻手轻脚进来轻声道:“主子,到晚课时间了。”

嘉靖闻言点点头,陈洪便从香炉里提出那把小铜壶,伺候皇帝进了丹,本想告退,却不见嘉靖入定,便轻声问道:“主子有什么心事儿吗?”

过了一会儿,嘉靖缓缓问道:“严嵩最近过得怎样?”

陈洪闻言面露悲伤道:“回主子,很不好。严阁老离京返乡,沿途百姓知道了,纷纷赶来看笑话,处处指指点点,让他老人家非常尴尬。竟然一路遭骂,万般凄凉,无奈之下,只好命家人护送车辆在前面先走,自己则仅带着管家严年和一个小厮在身边伺候,三人雇一头小驴骑着,缀在后面赶路……结果一个半月的路程,走了将近三个月,严阁老支撑不住,走到南昌就病倒了,到现在还在那养病,没能返乡呢。”

嘉靖听了皱眉道:“严嵩是致仕,又不是罢官,那些人安敢如此对他?”

“唉,主子,那些愚民知道什么?还不是别人一煽动,就跟着瞎起哄吗?”陈洪一脸忿忿道:“奴婢斗胆说一句,您该帮帮严阁老了,不然他真要被人欺负死了。”

“难道把他再请回来当首辅?”嘉靖缓缓摇头道:“算了,到了南昌应该好点了吧,他这些年就算对不起两京一十二省的百姓,却也给江西办了许多好事,那里的老百姓不会再伤他心了吧?”

“可朝廷还有很多人不死心……”陈洪小声道:“主子,奴才不是替严家说话,而是觉着他们太不像话了,什么都得内阁说了算,不把主子放在眼里……”

嘉靖一下被戳到痛处,又一次沉默了,对于目前的状况,他确实感觉不爽,因为徐阶在当上首辅前后的表现,让他大跌眼镜——当严嵩在时,身为次辅的徐阶对嘉靖一味柔顺奉承,抢着为他炼丹,挖空心思写青词,甚至比严嵩还体贴,在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为皇帝重修寝宫,以至于让皇帝觉着,有了这个松江人,没有严嵩也一样。

但当嘉靖真的赶跑了严嵩,把徐阶扶上首辅位置后,他发现这小个子变了,他虽然仍披着柔顺的外衣,但老谋深算、极有主见,并可以娴熟的运用朝中犬牙交错的势力,将各种力量拧到一块,成就自身的强大。这种强大是嘉靖皇帝也无可奈何的。

上一篇: 权柄 下一篇: 大独裁者报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