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官居一品(998)+番外

作者:三戒大师 阅读记录

“可关口是,这件事根本没发生,”沈默毫不躲闪的看着徐阶道:“老师,一切都是王本固一人所言,浙江远在千里之外,几天前,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只能凭他们的奏报,也许等胡宗宪的来了,又是一个版本!”

“他要是能上书的话,”徐阶道:“事情哪会沦落到这一步?”

“这次一定会上书,”沈默咬牙道:“如果不上书,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两人默默的对视,首辅值房里的空气,仿佛都要凝滞了。

就在这时,外面一声奏报,打断了里面人的沉默:“六百里加急,东南总督胡宗宪来报。”

沈默面上流露出一丝轻松,徐阶摆摆手,示意他哪来哪去。

※※※※

当沈默再次从屏风后转出,徐阶已经将胡宗宪的奏报,摆在了他的面前。

果然上面又是另一种说法,据胡宗宪所报,自从王本固升任浙江巡抚,总管东南钱粮之后。便对军队百般克扣。致使他许多战前的承诺无法兑现,就连过年的犒赏都只发了两成,因此导致士气低落、军心不稳;而王本固那厮不仅不设法安抚,反而擅入军营,体罚军官,致使部队险些哗变,唯恐不可收拾,其才仓皇而退。胡宗宪请求朝廷立即撤换王本固,补发所欠军饷,并派员安抚官兵,以稳定东南局势。

“真让你说对了,”徐阶瞥沈默一眼道:“果然是各执一词,针锋相对啊。”

“就说这双方一掐架,”沈默讪讪笑道:“这话都听不得。”

“你在这儿等着,”徐阶起身道:“连续两个六百里加急,老夫必须立刻禀明皇上了。”要是连这个都不禀报,那皇帝真要问一句,拿我当摆设吗?

“学生还是先出去等着吧。”虽然不至于发生‘林教头误入白虎堂’的桥段,但这毕竟是军机重地,自己还是避嫌的好。

“不是让你在这儿干等的,”徐阶指一指桌上的一摞奏本道:“这是各省在正月里送来的奏本,本本都是重大、紧急的事情,你把他们看完,按自己的意思票拟一下。”所谓票拟,就是把意见写在小纸条上,夹在看过的奏折里。这是内阁最初获得权力的源头,但到了夏言、严嵩、徐阶当权时,因为皇帝极少会驳回内阁的意见,已经改为直接在奏折上用蓝笔批阅了。

现在徐阶让沈默学着看奏折、草拟处理意见,很明显有栽培的意思……说句题外话,这在以前,只是张居正的专利,也不知徐阁老现在是个什么想法。

沈默自然表情微微激动,应一声,便站在大案边上,开始翻开第一本奏章。

“拿个凳子坐下,慢慢的看。”徐阶在他身边站了片刻,殷殷嘱咐道:“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论天塌下来,主事的人都不能急,稳下心来,看明白、想清楚、慎之又慎的下定决策,”说着笑笑道:“对于宰辅来说,犹豫不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莽撞草率,千万要切记,这里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千万人的命运,甚至是国家的兴衰。”

沈默本来还不觉着什么,让徐阶这么一说,顿感手中的奏章沉重无比,看每个字都感觉费力无比。

见他的样子,与当初的张居正如出一辙,徐阶嘴角挂起一丝会心的笑容,悄悄离开了值房,穿戴整齐后,捧着奏本,直往圣寿宫而去。

到了宫外,才知道皇帝正在,要说对修炼的痴迷程度,嘉靖绝对是骨灰级的,明明病得都下不了床了,还坚持每天午时打坐,只是时间要短很多。

徐阶整日在宫里,对此了若指掌,本是捏着点来的,谁知今日皇帝还没收工,不由惊奇问道:“怎么今日用时如此之长啊?”

在外面伺候的马全小声道:“好像是已经收工了,然后皇上又叫拿金钱,似乎在里面卜卦。”

“卜卦……”徐阶微微皱眉,待了一会儿,又低声问道:“今早有奏报吗?”

马全点点头道:“南方的,两个呢。”

徐阶明白了,便不做声,等着皇帝收工,一直等到晌午,里面才有了动静,只见老太监李芳蹒跚出来,朝徐阶拱拱手道:“皇上说,您老准来,果然是料事如神。”

徐阶朝李芳抱拳道:“公公,下官可以进去见皇上了吗?”

“皇上累了……”李芳微微摇头道:“不想见您了。”

“啊……”徐阶有些吃惊,不知自己怎么惹到皇帝了。

“您别误会,”李芳道:“皇上真的是累了。”

“是……”徐阶微笑道:“那下官先回去,晚些时候再来。”

“大人走好……”李芳说完一拍脑袋,歉意道:“大人留步,瞧我这记性,这是皇上让给您的。”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张纸片。

徐阶赶忙双手接过,也不打开,便朝宫里磕了个头,捧着离开了圣寿宫。

第七二四章 元亨利贞(上)

沈默在首辅值房中,翻看着各省呈奏上来的奏章,这还是他第一次站在帝国治理者的高度上,俯瞰大明的全景,几乎是本本叫苦连天,仿佛都是十万火急的大事件,哪一件不解决都有山河变色的危险,可全解决的话,朝廷又没这个能力,到底如何把这些事情分出轻重缓急,可把沈默给愁坏了,这才明白徐阶那些话的意思。

‘如果犹豫不决是一种美德……’沈默不禁自嘲道:“那就让我继续美下去吧。”于是他稳下神来,专心读那些奏章,等徐阶回来时,一个字都没拟。

对这个结果徐阶并不意外,微笑问他道:“为何这么长时间,一个字都没批?”

“学生不敢……”沈默嘴角挂起一丝苦笑,道:“恐怕不跟着老师学习个三五年,学生是不敢烹这锅小鲜的。”

“没批好啊,”徐阶笑笑道:“你要是贸贸然就动手,老夫反而会怀疑自己的眼光……”说着敛起笑容道:“这个不急,以后慢慢学。先来帮我参详下这个。”便将袖中的纸片掏出来,轻轻搁在桌上。

“这是……”沈默轻声问一句,他看到那纸片上有三道横杠,像是‘三’,又长短一样。

徐阶缓缓道:“我方才去求见,但皇上没见我,只把这个递出来了。”停一下,他又道:“据说皇上卜卦来着。”

沈默马上明白这三根横杠是什么了——正是卦象中的三根阳爻,不由轻声道:“乾卦。”

“嗯,”徐阶点点头道:“你觉着……皇上会是个什么意思?”

“乾卦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沈默沉吟片刻,轻声道:“皇上的意思应该不差。”

“呵呵……”徐阶意义不明的笑笑,轻点一下那卦象道:“乾,元亨利贞。你说这个贞字是不是指胡宗宪?”胡宗宪字汝贞,显然在回来的路上,徐阶已经反复琢磨过,且有所得了。

沈默心说,您老这辈子琢磨圣意,都快走火入魔了,怎么比我还爱猜谜呢?但他也乐得徐阶望这方向想,便顺着说道:“老师这一说,学生倒有些茅塞顿开了……您看,元指天;亨指通达;利指有利,意思是不是说,天意有利于胡宗宪呢?”

徐阶一点不觉着沈默在瞎掰,因为这套路十分符合皇帝的思维方式。至少他可以确定,在看到这个卦象后,皇帝八成会如是想。便捻须慢慢叹道:“看来胡宗宪命不该绝啊。”

“老师说的是……”沈默如孩童般洗耳恭听,还积极发言道:“贞者,节也,皇上应该也想让胡汝贞保持晚节。”便又压低声音道:“他毕竟是皇上仰仗多年的大将,若是凭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便身败名裂,皇上难免会落下宋高宗那样的恶名。”

这话其实是带刺的,要是把嘉靖比作宋高宗,那徐阶岂不成了秦桧?徐阁老一阵老脸微红,只好微微点头道:“拙言啊,既然天不绝他,你可要让他珍惜这次机会啊。”

“学生……”虽然也没什么好办法,但沈默还是咬牙道:“自会尽力的。”

上一篇: 权柄 下一篇: 大独裁者报告

同类小说推荐: